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证赛岗”融合探究

2018-07-12李慈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

李慈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科技的更新换代,就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该文将立足于笔者自身教育实践,通过探究以工学结合、课程岗位交融、证书比赛补充等四位一体的“课证赛岗”融合模式,努力尝试教学改革,力图为企业输送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现代计算机专业人才。

关键词:课岗交融;证赛补充;人才培养;中职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2-0116-02

笔者通过对我校历届毕业生的回访和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其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数少之又少,73%左右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便从事房地产行业、自行创业、做销售等,很少人是直接走上计算机岗位的。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个需要警醒的信号。我们需要从就业环境、岗位要求、学生自身发展轨迹等多因素出发,确定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课、证、赛、岗”的含义和内容

“课,证,赛,岗”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推动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其整合了课程体系、证书考试、技能竞赛、工学结合等多种教学理念。具体来说,其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岗:岗即岗位,其倡导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岗位需求出发。现阶段,计算机人才岗位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选择,加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催生出了许多新兴的计算机岗位如APP Inventor手机编程、H5网页设计、智能家居、3d打印等。这就要求中职学生在充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与较强的学习力,学习更多先进技术进而适应市场的更高岗位要求。

2)课:课简单来说便是课程,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和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突破,在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其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中职教育的时限一般为三年,三年的学习时间,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规律,将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知识层层挖掘,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同学科特性,运用不同的课程教学方法。

3)证即证书。证书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考取的证书包括但不限于办公软件中级证、图形图像处理三级证书、网页制作员中级证、视频编辑中级证等。这些证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该学生在计算机行业的专业程度,越高含金量的证书越容易让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之中脱颖而出。

4)赛即為竞赛。竞赛能够使人在一段时间内出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要远远高于平时普通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竞赛对于学生学习成果检验、选拔激励、树立榜样模范的积极作用,用比赛来促进训练、用竞赛来强化学习成果。实际教学工作之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专业特色浓郁的技能竞赛中去,促进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2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证、赛、岗”融合探究实践

“课证赛岗”融合要求中职计算机教育者在充分听取计算机行业工作者与教育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各个层次岗位进行分析,探索出相应的能力目标要求。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将市场对计算机岗位人才要求的素质、知识贯穿于其中,及时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将计算机职业证书考试与教学大纲相结合起来,做到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课程与证书考评相融合。

2.1 课岗交融,彰显岗位实际需求

针对促进应用型人才就业板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对于以岗定课理念予以了高度肯定,这就要求我校与对口企业积极展开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为我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而我校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其所需专业技能人才,实现二者双赢的局面。

如我校开展了《平面设计综合实训》《3dsmax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聘请行业专家到校上课,让学生在实训中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又将符合条件的学生送入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学生毕业即就业,为了减少企业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去进行岗前培训,我们可以借鉴IT技术技能培训和认证的教学模式,以技能培训和企业任务为主,进行模块化教学。

第一学年:通用技能的培养。通过导学探究式、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进行实训教学,完成学生从入门到基础技能的提高。包括通过“中英文录入”“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等校内竞赛和考证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氛围和兴趣。

第二学年:岗位核心能力培养。通过真实企业任务促进校内模拟岗位环境氛围,将学生按方向分小组轮流跟岗到文印室、网络中心、机房维护、文字排版、网站建设、广告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实操中,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工作岗位中,让单项专业技能得到纵向的综合发展。

第三学年:专业技能综合实践培养。学生通过综合课程体系学习后开始实现“企业人”的转变,可以参加社会上IT技术技能认证或者软考;通过工学结合的实践课程让通用技能与岗位能力进行相互融合与提升。

2.2 课证补充,改革教学内容

职业类资格证书是计算机专业人才走上岗位、参加就业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提升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课程内容设计与选用时,教师需要及时摈除一些过时的、很少用到的教学内容,始终使得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相匹配,同时,学习内容与证书考试相结合的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在计算机专业的不同领域如开发、管理、维护等职业资格培训时,教师也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因内容施教。

2.3 课赛互动,理论联系实践相结合

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竞赛对于学生水平提升的深刻意义,发挥竞赛对于学生学习成果检验、学生选拔激励、树立榜样模范的积极作用,用比赛来促进训练、用竞赛来强化学习成果。当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参加校、市、省、国赛等技能竞赛,如广州市中职技能竞赛工业产品设计、APP Inventor手机编程、网络综合布线,影视后期制作等。为了推动课赛互动工作的常态化,我校教师结合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了相应课程如APP Inventor手机编程、手机微网站制作等。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其计算机能力要求也由单一向综合逐步拓展。学生利用竞赛考验自身所学知识和技能,实现理论学习与实操的紧密结合,学有所用。

3 “课、证、赛、岗”融合探究效果行之有效

从2013级开始,我校积极运用“课证赛岗”融合探究模式,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中包括我校学生参加广东省、广州市技能竞赛收获颇丰,年年获奖,晋级省赛人数逐渐增加,获奖总人数逐年攀升;学生参加高新技术办公软件中级通过率高达98%,图形图像操作员证达92%,网页制作中级考证达86%等;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78%以上;企业与毕业生满意度都比较高。

4 总结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课、证、赛、岗”融合的实践探究,不断优化自身教育理念与方法,进而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间的无缝对接,培养出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行之有效。但,计算机技术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其对于学生的技能要求越高,同时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雪松,李逵,段荟. 中职网络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计算机时代,2013(8):56-57+60.

[2]徐兵,盛丽梅,胥加美. 中职院校“多元发展、项目学习、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180-183.

[3]葛立欣. 基于“课证赛”融通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J]. 软件工程,2017,20(4):58-60.

猜你喜欢

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准、精、特、趣”的四大追求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