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高校留学生文化课建设研究

2018-07-12胡争艳李抒捷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课留学生

胡争艳 李抒捷

摘 要:文化课建设对高校和留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云南高校留学生文化课建设面临授课内容缺乏统一性,授课教师传播意识不强,授课对象接受意愿不强等问题。要推动留学生文化课建设,云南高校应建设文化课内容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增强文化体验。

关键词:云南高校;留学生;文化课

开展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应对新形势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是衡量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云南省高校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2015年达到11136人。加强留学生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能只关注留学生人数,重点在于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

本文以云南省高校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化课建设的意义,总结云南省高校留学生文化课建设面临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进一步推动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一、云南高校留学生文化课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留学生适应云南的学习与生活

留学生初到中国,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了解很少,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人的言语和行为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只有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文化现象,才能恰当地理解所见所闻,适应在中国的生活。

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文化具有特殊性。留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应学习和感受云南区域文化,丰富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尽快适应云南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文化冲突。

2.有助于加深云南高校的文化底蕴,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云南高校积极探索文化课授课体系,必将有力推动教育改革。留学生教育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是推动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途径。对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可以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加深对中国的感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云南高校探索“双一流”建设,不能单纯照搬西方模式或走国内其他高校的路子,而应扎根云南文化的土壤,发挥地方优势,走具有云南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道路。留学生文化课建设可以帮助云南省高校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增强文化底蕴,在全球化语境中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激烈的高校竞争发展中保持鲜明的云南特色。

3.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服务“一带一路”

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后,可以将中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相结合,选取本国人民易于接受的故事内容,以适合的方式讲述,促进中国故事的传播。很多留学生未来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受众更多,影响力更大。

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云南文化的讲述,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更感性、更直观地了解云南,改变留学生对云南、中国的固有认识,塑造正面的地区和国家形象,推动云南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区域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深入留学生教育合作。

二、云南高校留学生文化课建设面临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

云南高校对文化课建设缺乏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设计上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课程设置上只安排了1~2门文化基础课和文化选修课,课时有限;课程考核标准不明確,无法评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习得效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如果在讲述过程中面面俱到,就只能做到概述,导致学生一知半解,很难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如果仅选取部分内容讲述,又会造成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片面理解,无法形成完整形象。有限的教学课时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导致目前的文化课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另外,市面上关于中国文化的教材不够完备,英语教材更是少之又少,造成了云南高校留学生文化课教材选择的困难与无奈。

2.授课教师讲授能力不足,传播意识不强

中国文化的广博性决定了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讲好中国文化。云南高校留学生文化课教师的授课能力不足,首先表现为不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授课时未能做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帮助留学生准确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其次是英语水平不高,无法通过英语辅助教学,向汉语水平不高的留学生准确传授文化知识;无法用英语开设文化课,适应全英文授课专业留学生的学习要求。再次是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强,无法克服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没有全面考虑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减少授课过程中的沟通障碍。

另外,授课教师的文化传播意识不强,只局限于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专业知识,介绍课本内容,没有利用与学生日常相处的机会,让学生体验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不仅仅是文化课教师的任务,而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因此其他专任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中国学生都可以通过课堂渗透和日常交往等方式,向留学生介绍、展示中国文化。

3.授课对象认知范围有限,接受意愿不强

在云南学习的留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学习态度较好,但因为汉语水平有限,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对文化课的接受能力有限。为低年级学生开设的文化课基本上是成语及文章解释课,很难传递文化信息。很多留学生学习文化课不是从兴趣出发,而是以获得学分为目的,因此接受中国文化相对被动、意愿不强;有的学生对我国社会和传统文化持有偏见,不愿意主动学习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社会。在云南高校学习的留学生扎堆现象较严重,课下都是与本国学生相处,使用本国语言交流,造成了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障碍。

三、云南高校留学生文化课建设策略

1.建设文化课内容体系,丰富教学方法

云南高校应重视文化课建设,成立文化课教学研究会或研究组,确定统一的教学内容,研究丰富的教学模式,形成有效的评估体系,保证文化课的教学效果。文化课首先要讲述中国和云南省灿烂的传统文化。针对不同国家留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首先在教学上应有针对性地讲述与各国的友好交流史,阐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其次要讲述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尤其要彰显云南的少数民族特色,阐述云南的地理、旅游和民族优势,介绍云南的文化价值观。最后要介绍云南高校的校史校情和校园文化。留学生对高校发展历史、校园文化、学科特色、发展成绩及发展愿景的了解,可以增强留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提高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主动性。云南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集中力量编写文化课教材,应对教材不完备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文化课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单向输出方式,在介绍记忆类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文化价值的导入,使留学生不仅知华更要友华。其次要利用各类信息媒介,通过建立微信群、主题网站、论坛等方式介绍中国文化。再次要结合学生的国别、年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教授中国文化,避免千篇一律。云南高校教师可根据不同国家留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文化背景,着重介绍中国文化与其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增强文化认同感。最后要通过对话的方式介绍中国文化,避免以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强调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优势,甚至贬低其他国家的文化,也要避免采取宣扬和灌输的教学方式,以免引起留学生的反感。

2.建设文化课教师队伍,创建文化环境

加强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知识储备的文化课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英语能力,争取能够双语或全英语授课。要经常组织名家讲座,使文化课教师认识到文化课建设的意义,掌握有效的授课方法,学习跨文化沟通技巧。除了培养专业的文化课教师,还要建立文化课第二课堂。其他专业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融入式教育,向留学生讲述中国文化;行政人员、辅导员、中国学生等多个群体,可通过日常交往和以各类活动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向留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

构建文化习得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宣传,使中国文化融入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创新留学生管理模式,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让留学生切身感受中国文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文化习得的情感环境。

3.丰富文化体验,增强文化认同感

开展观摩型、情境型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中国文化。如开展“穿越”“时光穿梭”等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朝代或时间段作为“穿越”的时代,介绍这个时代的建筑、服装、思想、饮食等方面的知识;或者坐着“时光机”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游,介绍这一城市的相关文化知识。通过这一类课堂活動,留学生能够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以后到相关城市旅游时能够产生亲近感。

组织文娱类实践活动和文化比赛,使留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中国文化。利用节假日带领留学生参加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让留学生体验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人民的热情。还可以针对留学生开放热情的个性,组织学生参加文化比赛,如“我的中国梦”“瑞马”等活动,使留学生在准备比赛时主动搜索和学习文化知识,在比赛过程中亲身体验云南文化,在比赛结束后回味和思考精彩体验,使留学生从中国文化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肩负着让世界认识并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要重视文化课建设,通过留学生文化课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云南高校应认识到文化课建设的重要意义,主动分析目前文化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文化课内容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体验建设等方面构建适合留学生的文化课体系。

参考文献:

[1]云建辉,朱耀顺.“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高校面向南亚东南亚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

[2]张袁月,栾凤池.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3]袁海萍.刍议高校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6(12).

[4]杨鹏.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教热点(中旬刊),2017(9).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性项目(项目编号:2016zzx021)。

猜你喜欢

文化课留学生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室留学生》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艺考生文化课复习的三个技巧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关于艺术类考生文化课分数提高的几点思考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