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应该减少“比较心”

2018-07-12白京翔

求学·文科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和尚心目小鹏

白京翔

很快就要到高考了,不少同学出现各种心理上的变化,比如焦虑、心情波动、失眠等。而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过度关注分数,过度关注排名,过度关注老师或家长的态度而造成的。这些不恰当的关注,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

【案例分析】小鹏变成“木头人”

自从上了高三,小鹏就出现一种奇怪的症状:上课时不敢转头、不敢跟老师对视,就连感冒了都不敢打喷嚏……我找小鹏谈话,她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她怕珍珍同学的学习成绩超过她。在班里,小鹏的成绩很好,经常位于全班前三名,而珍珍学习也很厉害,与小鹏不相上下,偶尔成绩还会超过小鹏。

越是临近高考,每个同学就越看重自己在班里的排名。对于排名超过自己太多的同学,我们虽然也会嫉妒他们,但自知能力不足,所以不会将他们当作“劲敌”。而那些成绩长期跟自己差不多的同学才是我们最看重的对手,这在心理学上叫“近因效应”。

小鹏说她总是暗地里观察珍珍,比如老师提问某道她不会的题,她会想珍珍会不会这道题目?比如做练习题时,小鹏会想珍珍的速度是不是比自己快……不巧的是,好几次她的观察都被珍珍发现了,之后小鹏就特别在意自己的行为,怕自己某个不平常的动作会引起珍珍的怀疑。久而久之,咳嗽、翻书等这些寻常的动作都被小鹏自己限制了。

这种由于比较而对同学产生敌意或者过度顾及对方感受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尖子生也会有这样的情况。这是考生产生考前焦虑的主要原因,笔者给它起名叫“比较综合征”。因为喜欢和别人进行比较,不少同学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评估,或者越比越没有信心,又或者导致自己有奇怪的行为,从而妨碍学习。

二、“比较综合征”都有哪几种情况?

1.与成绩跟自己差不多的同学比,越比越没信心,甚至出现过度关注对方而减少学习时间的情况,这样成绩下滑不说,还变得诚惶诚恐。

2.跟某一次失利的考试比,不相信自己的实力,把临时的失利认定为自己不如别人的证据,坚信自己已经变得很差,借此来“欺骗”、吓唬自己,越是临近高考,越是患得患失。

3.跟老师心目中的“我”比。据了解,小鹏还有一怕,就是怕老师。除了跟邻桌比成绩,她还特别在意老师对她的态度。如果没考好某门科目,她就会认为这门科目的任课老师对她的态度不一样了,上课不敢跟老师对视,不敢看黑板,等等。由于减少了与老师的互动,导致小鹏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进而延误学习进度。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喜欢某一门学科是因为喜欢该科目的任课老师,不喜欢则是因为讨厌该科目的任课老师。尤其到了高三,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在高三,已经基本没有新的知识需要学习,这是做试卷、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然而,有的同学查出问题却不敢问老师,怕老师觉得自己这都不懂而看不起自己。其实,就某一门学科而言,认真学的话还是能学得好的;但是有些同学因为一次没考好或者老师的某次言语失当,导致自尊心受挫,于是就跟老师杠上了。殊不知,这种态度最后伤害的是自己。

这种“比较”,其实是跟老师心目中的“我”在比。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幻想出一个他人心目中的自己。自尊心强的人,尤其接受不了自己的形象在那些重要人物心中“坍塌”(即便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这种比较会带来一种面子负担。学习就是不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的过程,问题不存在大小之分,如果不去面对而是把问题隐藏起来,迟早会出问题。

三、小结

总结以上三个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小鹏唯独没有跟自己比。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完全根据他人的评价来学習和生活,也不能根据某一次测试来给自己下结论。这都是对自己没信心的表现。

比较的目的是看懂、提高自己,并不是打击自己。如果通过比较让自己出现不良情绪的话,那肯定是不可取的。好了,那问题来了,如何比较才是最好的方式呢?

笔者认为,将与外界比较、自我比较综合起来,得出的结果才是具有参考意义的。比如,一次考试没考好,我们要做的是总结出没考好的原因,认真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就可以了。老师、同学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照标尺”,他们的评价具有参考价值,但也只是参考而已,请大家相信自己的实力,将心思放在如何提升自己上,这才是比较的真正意义。

小故事

那天,我看书看得心烦,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石榴树上的花虽红得耀眼,可我怎么看都觉得别扭,于是,索性丢开手中的课本去看课外书。我顺手从书架上抽了一本没皮的旧书,看到了一个小故事。老和尚问小和尚:“你听到了什么?”小和尚答曰:“风吹松林如潮涌。”老和尚又问:“你听到了什么?” 小和尚答曰:“鸟叫虫鸣。”随后,小和尚问:“师父,你又听到了什么呢?”老和尚颔首而答:“心。”初看时,我十分不解,顺手又翻过去一页,上面写的是意大利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师的故事。在历经万般磨难,实现理想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干好一件事情,因此,你得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于那一件事情,这样,你才能成功。”我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明白了老和尚的话中话:“如果你能保持心静,那么,外界任何的风声物语都影响不了你。”

猜你喜欢

老和尚心目小鹏
小鹏G6
小鹏P5
悠悠一夏
小鹏P5
不比谁大谁小
我心目中的小学
不比谁大谁小
心目中的夏天
浪口上的小鹏
老和尚的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