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几代台商讲改革开放的故事(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07-12张鸿陪李炫旻杜海川

环球时报 2018-07-12
关键词:台资台商厦门

本报赴福建特派记者 张鸿陪 李炫旻 本报记者 杜海川

改革开放40年,一路同行的还有来大陆投资、创业的几代台湾商人。1979年元旦的《告台湾同胞书》,让不少台商动了心,逐渐迈出到祖国大陆“试水的第一步”。几十年过去,从服装到方便面,从家具建材到电子产品,从茶叶店到奶茶店,台商在大陆打造的品牌数不胜数。在大陆的台资企业,有不少把落脚点选在福建。近日,《环球时报》记者赴福州、厦门等地,听不同时期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商人讲述各自的故事,听他们谈论如何应对发展、转型升级。

早期台商:市场大、竞争少、好赚钱从“找关系”到“透明化”

元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秀荣的父亲陈信维是福州先施百货的创办人。关注大陆改革开放政策后,祖籍福建的陈信维1987年辗转来到福州,两年后创办先施百货。陈秀荣向《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父亲刚来时,福州的百货商店很少,而且基本都是国营的,卖的都是很老式的商品,品种也很少。记得在福州百货里,连坐手扶梯都要付费呢。”但很快,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福州居民的消费能力逐渐上升,陈信维决定在福州开设高档百货公司,专门出售服装、化妆品以及进口水果,当然也提供免费使用的扶梯。当时有人说:“买高档货,就应该来先施百货!”

陈秀荣1993年来大陆发展,在她眼中,“当时大陆的生活水平和台湾起码差了几十年”。她记得当时福州只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在酒店里才有空调和咖啡,但点一杯咖啡要等上好长时间。因此,陈秀荣一度认为:“父亲就是要让我来大陆吃苦。每次从台湾来大陆,我都要大包小包背回一堆东西。”让她不适应的还有,刚来时做什么投资都要先“找关系”。但陈秀荣告诉记者,现在大陆的政策给台商越来越多和大陆企业同等的待遇,让他们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她认为,大陆的经商环境如今十分“标准化和透明化”,“要办一个手续,应该准备什么东西,需要多少天能办完,规定都说得清清楚楚”。

对台经贸学者、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台商最早来大陆投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1983年、1984年左右。最早的一批台商以投资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包括制鞋、橡胶、简单电子产品、五金、纺织等。此外,还有一些台商从事两岸贸易。因为当时台当局严禁商人到大陆投资,上世纪80年代还曾以“资匪罪”起诉过部分台商。但很多台商看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所以千方百计地绕道来大陆,以港商、外商名义或者隐姓埋名到福建沿海一带投资。王建民说,这批台商积极融入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是“敢拼、有闯劲、了不起的一群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湾著名实业家王永庆到大陆考察并宣布投资,又带动了一波台商赴大陆的投资潮。

和陈秀荣一家的经历相似,总部位于厦门的天福茗茶的创始人美籍台商李瑞河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1993年,当时年近六旬的李瑞河因为台湾股市崩盘而破产,只身来到大陆,在漳州投资并建设天福茗茶在大陆的第一家工厂。之后几十年,天福茗茶业务快速增长,直营店数量一度以每3天一家的速度猛增。截至2017年12月,天福在大陆大中城市开设近1200家直营连锁店。李瑞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时,有朋友建议我南下,往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发展,但我考察了大陆的市场,认为大陆有十几亿的人口,市场很大也很有前景。我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谈到刚进入大陆时的困难,李瑞河用“爹不疼,娘不爱”来形容。李瑞河回忆说,当时台湾当局不批准他们来大陆开设工厂,只允许卖茶叶,他们只能“绕了一圈”,用美国的天仁集团来投资。可到了大陆又发现,台商生产的茶叶不能外销,必须卖给中国的茶叶公司,经过他们的配额才能出口。

但事实证明,李瑞河的选择是明智的。李瑞河刚进入大陆市场时,还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房租和雇员工的费用都很便宜,一般的女服务员月薪只要300元,而台湾那时的平均月工资相当于9000元,这让他的买卖开一家就赚一家。最近几年,茶叶店越来越多、人工成本上涨才让李瑞河感慨“赚钱越来越难了”。好在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喝茶的人、喝好茶的人也越来越多。

台商会长:大陆发展已今非昔比台资企业要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中,大陆的商业环境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李瑞河等早期来大陆发展的台商对此感触最深。李瑞河的天福茶叶早就可以直接出口,而且他还计划未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设500家茶庄。

谈到变化,陈秀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陆非常需要台商的投资来促进发展,而台商确实也给大陆早期的发展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经验。不过,如今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东南亚转移,如何创新和转型是台湾企业在大陆生存面临的最大问题。

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对近一二十年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面临的转型升级问题颇有感受,他的观点是:“目前是台资企业转型最艰难的时期,也是最好的时机。”吴家莹1996年来厦门,从事传统建材行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台湾人力等成本上涨,很多企业来大陆寻求发展,而且当地政府给予的条件也很优厚。他还记得当时在厦门的工厂大门口贴出招工启事,第二天就有很多人来排队报名。吴家莹说,当时来厦门的台资企业做贸易的很多,如有不少给鞋子、衣服代工贴牌的。他记得当时台资企业选一块地盖工厂,有的连排污管道、环保标准都不到位。

现在的情况已完全不同。吴家莹认为,随着大陆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台资企业经过在大陆这么多年的发展,眼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一方面,台资企业中一些依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正向非洲、东南亚这些新兴经济体转移;另一方面,生物科技、电子IT、集成电路产业再加上一些台湾青年创业的服务业也在陆续扎根大陆。

在吴家莹看来,面对大陆广袤的市场空间,如何利用好内需对台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台资企业要怎样扩展内需,有办法竞争下去,工厂一定要去优化产能,生产流程一定要降低成本,在优化过程中考虑怎么把你的品质提升,这样在市场上才能和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再加上国家现在有这么多惠台政策,我相信目前是台资企业转型的最好时机。”目前厦门有6352家台资会员企业,说到“竞争”,吴家莹认为,除面对日益崛起的内资企业,台资企业本身的同质化竞争也是一大问题,只有“转型升级快的企业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内需市场,从而生存下来”。

吴家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在厦门发展的台资企业主要有两方面的诉求:一是如何达到环保标准,如何有效地与政府沟通;二是缺工问题很严重。随着中国内陆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内陆工人对沿海工作机会的热情没有像以前那样高涨,更多的人选择留在中西部地区寻求发展机会。他建议说:“目前厦门台资企业缺工有一万多人。我们也在建议,能不能在厦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比如集成电路、生物科技这些领域能聘请来自周边友好国家的外国劳工来厦门就业。”

王建民认为,台商积极融入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后来的台商与早期相比已经有很多变化:一是投资的区域更广泛,从东南沿海向华中地区、再向西部地区转移。比较有代表的地点是东莞到昆山,再到重庆,逐渐形成三大台商投资聚集地。二是投资产业的变化,从最早投资传统产业,如纺织、简单的电子产品加工等,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向昆山及周边地区转移台湾的笔记本电脑制造等准高科技产业,再到本世纪初逐渐引入半导体、面板制造等高科技产业。

台湾青年:大陆变得国际化惠台政策很亲民

吴家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今年特别奇怪的一个现象”——蔡英文政府越是阻挠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他们来的越是多,“可见对大陆有认同感的台湾青年越来越多。”吴家莹说:“以前台南的年轻人都会说去到台北发展,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台南青年直接说,‘走,我们到厦门去。”

台湾青年石晏菱的原住民餐厅——原梦餐艺坐落在福州著名景点三坊七巷里。这个30多岁的泰雅族姑娘在考察欧美市场后,于2016年10月来到福州,开了这家餐厅,主要经营泰雅族特色菜肴和手工艺品,并不定期地邀请台湾原住民乐队进行表演。石晏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最吸引她的就是大陆市场的高度国际化。另外,大陆的语言和文化都与台湾相通,因此大陆民众对台湾原住民饮食的适应性也比较强。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给台商、特别是这些年来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很多优惠政策。石晏菱说:“除租金上的补贴,当地政府组织台湾青年举办创业比赛,得奖了还有奖金。”对于餐厅的经营,她表示今年会有些盈利。

台湾青年林宗龙早在2007年便来大陆发展,在拿到清华大学MBA学位后,他辗转于不同的城市,接触过不同的行业,最终在2016年选择进入饮料业。今年5月,林宗龙在厦门开了一家TEAPEICHEERS奶茶店。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市场,还有竞争。林宗龙说:“厦门的一家20多平方米的奶茶店一天的营业额可以做到4万元,但这里的奶茶店竞争也非常激烈。”很多台湾一线的奶茶品牌都已开到厦门,相比之下,林宗龙觉得像成都这样的中西部城市会对台湾新的创业者更有诱惑力。看好内地奶茶业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林宗龙计划到今年底再在厦门开3到5家直营店,未来还会开启加盟模式,把TEAPEICHEERS这个品牌推到中西部城市。

林宗龙把家安在厦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政府对台青创业的大力扶持,如可以拿到住房补贴等。林宗龙的这家试营业店目前是与厦门当地的国企夏商集团合作,入驻在夏商集团下属的酒店,他认为,这种合作正是对惠台政策的完美实践。今年2月,国台办发布了31条惠台措施,其中提到:“台资企业可通过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也看到了改革开放给社会和民众带来的变化。石晏菱说:“几十年前台湾人会觉得来大陆很容易成功,因为那时很多科技和信息方面的高级人才都是台湾过来的。但现在大陆高素质人才非常多,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林宗龙则表示:“回台湾没有那么多点外卖的APP,而且出门必须带现金或信用卡,台湾的电子支付的确太落后了。”▲

猜你喜欢

台资台商厦门
携手三十载,昆台融合共发展
厦门鼓浪屿之行
心之厦门,梦想之旅(上)
厦门品小吃
兩岸最快訊息傳遞管道 台商雜誌滿十三年 建立四地商業交易平台 同一刊號同步發行
台商會長齊聚台北挺國民黨
那些感動的聲音……
黨派雲集挺台商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