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临终关怀需求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2018-07-12李得保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7期
关键词:前三位来源医务人员

韦 艳 李 伟 王 莹 李得保 刘 奕*

(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

临终关怀是一种通过运用早期确认、准确评估、完善治疗身体病痛及心理和精神疾患,干预并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医护方法[1]。临床治疗中对总路线的决定非常重要,因为后续的治疗、护理等活动都要以这一决策为方向性指导[2]。为了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对临终关怀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帮助,特做如下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剔除对临终关怀不知道或不配合调查的患者,本次共调查2016年1~12月入住我院的276例恶性肿瘤患者。

1.2调查工具与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格,调查员在调查前进行统一的培训,在科室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对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由患者家属同意后对患者相关信息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终关怀相关问题、知识来源等。

表1 恶性肿瘤患者愿意接受临终关怀原因(%)

表2 恶性肿瘤患者不愿意接受临终关怀原因(%)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参加并完成本次恶性肿瘤临终关怀流行病学调查的人数276例,其中,男性占60.14%,女性占39.86%;汉族占52.17%,维吾尔族占27.90%,回族占10.14%,其他民族占9.78%;公务员占6.52%,事业单位占13.04%,企业单位占17.39%,农民占26.09%,个体占14.86%,无业及其他占22.10%;中专及以下学历占28.99%,大专学历占32.97%,本科及以上学历占35.51%;南疆患者占36.96%,北疆患者占63.04%。

2.2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需求情况:27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83例患者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愿意接受率为30.07%。患者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包括:能够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91.57%),可以减轻家属的照顾负担(90.36%),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带来的痛苦(86.75%),见表1。不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包括:希望亲属陪伴身边,在家里离世(84.97%),希望尽力抢救并能治愈(78.76%),不能治愈但希望延长生命(70.47%),见表2。

2.3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知识的来源:患者对临终关怀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书本及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的知识来源途径相对比较单一。30.43%的人选择书本,36.96%的人选择由医护人员宣教获得,22.83%的人选择网络,16.30%的人选择报刊杂志,14.86%的人选择了电视、电台。见表3。

表3 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知识的来源

3 讨 论

临终关怀不以延长生命为唯一目的,而以减轻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原则[3],最终目的是使晚期患者得以善终,也使其家人心安[4]。对于即将离世的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能够减轻病痛及其他生理症状,缓解心理问题和精神压力,提高生命质量,使患者有尊严的活着。

临终关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80年代传入我国,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5]。但是到目前为止,临终关怀仍旧没有广泛的推广及宣传教育。不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医护人员,在做治疗决策时往往考虑较多因素,并对治愈性的治疗措施期望值偏高,造成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遗憾,并可能因此而产生医疗纠纷。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临终关怀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书本及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的知识来源途径相对比较单一,也有大部分的患者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了解到临终关怀相关知识,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虽然在临终关怀知识来源的调查中比例最高36.96%,但是仍然显示出医务人员未对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给予临终关怀的入院宣教和相关的评估。

患者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包括:能够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91.57%),可以减轻家属的照顾负担(90.36%),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带来的痛苦(86.75%);不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包括:希望亲属陪伴身边,在家里离世(84.97%),希望尽力抢救并能治愈(78.76%),不能治愈但希望延长生命(70.47%)。

医务人员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更多的是关注于如何快速有效地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以及缓解患者的痛苦的生理治疗,而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关怀与治疗未引起医务人员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但是,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他们往往承受着心理的巨大创伤与痛苦,甚至产生消极悲观的厌世态度,更极端者还会选择轻生,这些心理反应会极大的影响生理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依从性。

因此,为尽量减少临终患者临终前的痛苦,提高临终患者生命终末期的生活质量,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们对恶性肿瘤患者应针对性的宣教及管理措施:①尊重患者的权利,关心和同情恶性肿瘤患者,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人道主义关爱,使其有尊严的活着,并且尊重患者的基本需求,如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②医务人员积极学习临终关怀知识及处置技术,提升提供临终关怀服务能力,熟练掌握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疼痛、营养等各方面的评估及伦理知识。③循序渐进地与患者或其家属交流临终关怀相关理论,鼓励患者家属参与临床治疗方案中,充分告知各种治疗决策的利弊以及替代方案。④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临终关怀的相关教育,尤其对年龄较轻或年龄偏大的患者以及对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采取图片、通俗易懂的语言、建立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宣传临终关怀的相关知识。

猜你喜欢

前三位来源医务人员
2021年我国盐酸进口量增加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诗词背后等4则
亲!唠叨的背后是想念
老年医学继续教育对社区医务人员“知信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