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阈下的《哀悼乳房》
2018-07-12钱思衡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22116
钱思衡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2116)
《哀悼乳房》是香港女作家西西的一部自传性质小说,该书成文于1992年。讲述了叙述者“我”在罹患乳腺癌之后进行医疗自救的方方面面:剖析自己染患乳癌的现实,描写治疗过程,病后的种种反省,朋友的关怀支持等。“她创造性地开辟女性患者的个人型叙述,第一人称全盘托出作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经历、生理和心理体验、人生感悟,因患病而发现了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1纵观整部小说,全部是在描写乳腺癌以及相关的人物心理、治疗方式、轶事趣闻,毫无癌症患者怨天尤人、失落沮丧的语言个性,相反,是一种轻松、豁达甚至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往研究者多以文本评论的方式进行解读,很少有从叙事学视角下进行的关照。
笔者发现,文本情节推进似乎模糊,但都是在写叙述者面对疾病之后的种种反应与联想,其隐含着的时间逻辑使文本仍然可以在叙事学的关照下进行分析。所以决定采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本细读的途径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
有学者曾对该文显著的文体特点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解读,即《哀悼乳房》整体所包含大量丰富不同的文体,语言风格也复杂多样,经常在不同语体之间来回转换。巴赫金认为:“长篇小说允许插进来各种不同的体裁,无论是文学体裁(故事、抒情诗、长诗、短戏等),还是非文学体裁(旧常生活体裁、演说、科学体裁、宗教体裁等)。从原则上说,任何一个体裁都能够镶嵌到小说中去。”2而西西有意在《哀悼乳房》突破文体体裁的界限,多种语体并置。“《哀悼乳房》的文体形态,可称为自传小说体、诗歌体、对话体、散文体、新闻语体……总之属于文体混血儿。”3在这些题材不同、形式相异的小短篇中,对文章中心“乳腺癌”与罹患者进行了各种角度细致入微的反映。从文本层面来看:《医生说话》这一章节完全是两个人的对话,没有任何对景物、事件的叙述而完全依靠两个人的语言解释情况、提供信息,由于没有“叙述”的缓冲,大篇幅高信息密度的对话使得文本节奏加快,也正与文本中的“我”刚得知患病噩耗但尚未确诊、焦虑不安又迷茫的心情相匹配。《可能的事》是全文较短但很有意思的章节,它虽然罗列的仅仅是可能致病的原因、潜在因素,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内心巨大的精神压力与不安,而且用诗的形式展现与排列,增添了文本的美感,丰富了文章的内涵。《须眉》《傻事》《不是故事》等采用了“见报式”的小叙事,在这些小节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关联,而更像叙述者制作给自己的“便签”,虽然缺乏连贯,但是这也正是对日常的琐碎感受的记忆与拾遗。《血滴子》《第三类眼睛》两个章节叙述的是具体的治疗过程。其他的如《数学时间》是算术语体,《三打白骨精》是诗歌体,《翻辞典》辞典词条语体,最后一章《颜色好》则采用了图文互涉的形式。
一、叙述视角:非聚焦型与固定内聚焦型之间转换
作为长篇小说,《哀悼乳房》形式上最重要的创新在于内部文体形式的多样丰富,使叙述中心不仅拘泥在叙述者个人的遭遇上,而辐射更为广泛的层面上,从疾病本身到患者、患者周围再到普罗大众,丰腴的内容填充使它包罗万象,成为一部类似百科书式的作品。
那么在文本生产过程中,这样的结构是如何构建的?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叙述策略?本文认为,不同叙述视角之间的相互切换与转移是主要原因。
叙事文学体裁中,对叙述视角的考察是一个重要问题。英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认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观察点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支配。”4他所指的观察点虽不完全等同于叙述视角,但这种观点无疑明确指出了叙述视角在小说技巧中的重要作用。现在国内已有较为成熟的叙事学观点与理论,对叙述视角的研究也相对完备。
胡亚敏认为“视角指叙事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事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5童庆炳在其编著的《文学理论教程》把视角定义为“视角也称为聚焦,即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6还有学者把叙述视角定义为“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叙述者是视角的控制者,视角同时也是一种叙述技巧。”7虽然在具体表述上有出入,但核心观点都是指观察故事的角度。为方便讨论,本文所用术语均来自胡亚敏在《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的观点。叙述视角的不同所引发的《哀悼乳房》共三十个章节,以下重点提取前三个章节(泳衣、医生说话、可能的事)和最后两个章节(翻词典、颜色好)为样本分析其叙述视角,以及这种视角下的表达效果。
1.固定内聚焦型
固定内聚焦型视角,指“被叙述的事件通过单一人物的意识现出,它的特点是视角自始至终来自一个人物”。8在《哀悼乳房》中,最主要的线索是时间线,即主人公的患病治疗经历,那么,以病患“我”的视角大量出现在文本中。作为自传性质的小说,这样的常规视角将作者的心理、态度展现出来,从个人感悟出发,其实是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女性”自身对社会建构出的“女性”的反叛、消解与成熟的思考。作为一种隐喻,“乳房”建构的过程就是男权强势的证明,由于性征上的不同,乳房被迫承担了身体功能以外的象征,但作者在行文中却大胆冲破了禁忌,表达了对自我的觉醒与解放。这都是在固定内聚焦视角下完成的。
作为全书的第一章,《泳衣》描述的是确诊之前的闲适与慵懒的状态。对生活细节进行了不厌其烦的琐碎书写,游泳场的价格涨价了两块、更衣室细节上的改装、女士们的态度、改装效果不显著最终终于回到原貌等。平凡的生活从主人公的视角展现出来,显示出生活的稀松平常,与不经意出也体现了她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后来患病的原因。第二章《医生说话》的中间部分也是一段叙述,写的是初诊之后去做检查,其中有一大段对《包法利夫人》四个译本之间的详细比对,完全要建立在作者自身良好的语言能力、翻译能力,这也是作者学识的一种最好的体现。以主人公的视角讲述这个内容,消解了病患的阴影,也很好的塑造了人物的乐观性格。同文首两章一样,最后一章《颜色好》也是通过主人公“我”的视角体会痊愈的快乐,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类历史的女性文化思考。
以主人公“我”的这样一种固定内聚焦型视角在文中篇幅庞大,是一种主要的视角类型。在塑造人物的同时承担了连接情节、紧凑叙述结构的重要任务,为文体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扎实的叙述,文章将会失去主要线索,乐观、善思的人物形象将会变得飘渺无依。
2.非聚焦型
“非聚焦又称零度聚焦,这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并且可以从任意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9这样的全知全能的视角使作者凌驾在文本的高处,用更宏大、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推进故事,增加文本的丰富性,上文中提到的语体创新(新闻语体、对话体等)多是在着这种叙述视角下完成的。
第二章《医生说话》中有三段对话语录,分别是“和家庭医生的谈话””与一位女医生的对话”和“和外科医生的对话”。这三段语录均是无标点、不说明说话者、不加加工的对话完全记录,可以看出是一个较为全知的视角安排了这样的一段对话,虽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现在的我”在记录、回忆“曾经的我”的经历,但其叙述的视角是高于当事人本身的。第三章《可能的事》和倒数第二章《翻词典》都像是词条性质的说明书,虽然并没有推动情节的发展,作为非叙述性的语言,丰满了文章内涵。最后一章《颜色好》的后半部分更是图文互涉的形式,分析了女性乳房的象征和作者自己的深刻思考。
“理论上相互区别的聚焦类型在实际运用上往往会出现交叉和渗透现象。”10在《哀悼乳房》这样一部实验小说中,视角不断变换从某种程度上推进了情节的发展,自我与他者的转换间也使人物思考和社会知识紧密的结合起来,扩大了叙事艺术的表现空间,丰富了读者的视野。
二、“自我意识”的叙述者
在所选取的文本样本中,有这样两段形式特殊的话。一段是在第二章文末:
“如果你的亲友忽然发现乳房有肿块,应该怎么办?请告诉她不要重蹈八十一页上《傻事》的覆辙。”11
第三章《可能的事》文末也有这样一段:
“如果你并非女性,想知道一点关于男子乳腺癌的事,请翻阅第二零三页看《须眉》。”12
在这里,叙述者不再甘于在幕后默默叙述,而是跳出来指引读者的阅读行为,仿佛成为了一个导游。我们称这样的叙述行为是有“自我意识”的叙述者。“自我意识的叙述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出面说明自己在叙述。”13
与当代拒绝“真实性”的思潮相适应,自我意识的叙述者在作品中也会有意流露出写作的痕迹。这种“冒失”的举动实际上也是作者的一种反叛,它消解了文本的严密与崇高,由于作者反复穿梭其中,不停调整文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叙事框架大胆的尝试与冲破。
小叙事对应的是个人化的日常经验,由于叙述者的多重身份、多种视角,这些经验便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文本形态。“作为一个乳腺癌患者,主人公的病理体验是一种主要的日常经验,围绕着癌症与治疗,作者创造了多样化的叙事文本。”14小叙事着眼细节琐碎处,也因此看起来逻辑关联并不是特别紧密,但这种零散化、多角度、具有微观视野的叙事,由于视角变换和叙事者的参与,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精心的形式创新。
在阐释中发现,《哀悼乳房》成文逻辑的合理性在于其叙述视角的自由转换,即非聚焦型的叙述视角和固定内聚焦型的叙述视角之间的转换。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与以往不同,西西在进行视角转换的同时将语体也随之做了大跨越的改变,使文本整体结构变化迥异,叙事空间得以延伸,文本更富内在张力。第二,除此之外,小说中常常显现出的“自我意识”叙述者也增加了小说叙事的魅力和结构的紧凑。文本建立在叙述之上,对叙述细节的深挖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看出,西西对文本的处理实际上使用了大量的叙述技巧,仔细爬梳文章脉络,审慎细读文本,可以对作者投入的精力与创作热情、创作创意有更为全面客观的评判。
注释:
1.凌逾.女性主义跨媒介叙事——小说与电影的叙述声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美]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杜,1998.
3.凌逾.女性主义叙事的经典文本——论西西的《哀悼乳房》[J].文艺争鸣,2009(4).
4.[英]路伯克.小说技巧[M].伦敦:考克斯与怀门有限公司,1966:251.
5.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35.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7.
7.申丹.视角[J].外国文学,2004(3).
8.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5.
9.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4.
10.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11.方方.哀悼乳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9.
12.方方.哀悼乳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1.
13.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6-57.
14.张凤琳.另类经验与后现代叙事——论西西的小说《哀悼乳房》[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