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一然先生书法篆刻述评
2018-07-11付京生
付京生
一
熊一然先生是位传统文化修养颇深的书家,他的书风静宓、典雅、深邃、沉雄、博大,有如路过内蒙古境内的黄河水,平静而缓慢,但深广而浩荡,不动声色之中,有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
认识熊一然先生,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我在内蒙古包头一中教书,他在包头群艺馆做美术导师,这两个单位一墙之隔。工作之余,经常向他请教学问艺事,印象中,他是和蔼可亲的谆谆长者,待人朴实诚恳,学问源深,又是个勤勉苦干的人。那时,只知道他是位很令年轻人仰慕的优秀画家,其实,早在内蒙古师范学院上学期间,他就擅长书法、篆刻了。只是在那时,书法、篆刻遭世事人情冷遇,他这方面的才能、成就,也就鲜为人知。
即使在现在,许多过去熟悉熊一然先生的人,仍然认为他是位出色的画家,很少有人知道他兼擅书法、篆刻,而且在书法篆刻方面成果斐然。仅此而言,他是书名为画名所掩了。事实上,他的书法篆刻造诣绝不低于他的画艺成就,且有引领书法篆刻之时风、匡正书法篆刻之时弊的特质。熊一然先生的书法、篆刻风格,属光明正大、方正儒雅为本,外显机智与深情,这正是当前发展中的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应有的文化姿态的最好的图像象征之标出。总体上看,熊一然先生书法、篆刻的成就有着深广的文脉渊源,其书法,筑基于几十年来不断积累的对周秦以降中国书法图像历史的全方位而系统的如朋了然于心,这使他能日日心摹手追于一个不断成长着的有精神价值所指的书法意象;而他的篆刻,则本于汉铸印、汉封泥、汉肖形、汉鸟虫篆以及汉将军印,但于此源流之中,他又融合了明清乃至民国的流派印范式,其成就,可以说是在黄易、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之外,别开生面。这是长期捡拾印章文化中的美的形态集合做为燃料,用以灼烤心灵,经积年累月在内心反复酝酿,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能力的具体的技法的变现使然。
就书法、篆刻风格建构而言,熊一然先生走的是“集前人之大成”的路子,其目的是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宇宙的稳定性、和谐性。中国人历来认为,天地宇宙之间,有一種既济与未济和谐相处的有机性,这种有机性作为世界模型,能把个体的人与天道自然乃至社会规律联系起来。熊一然先生稳健的书法篆刻风格,就是这样的变与不变辩证统一思想观念指导下的产物。艺术上所谓的“集前人之大成”,是指在汇通百家、转益多师中,在较高的文化层次,筑成自己艺术的大美风范。熊一然先生的书法、篆刻,布局疏朗、开阔,格调古朴、雄强,气息雍容、静雅,即是源于这种“以天地为师”、“与圣贤同行”的“集前人之大成”。他的书法篆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经过诸多辛勤劳作选育出来优良品种。这就使得他的书法篆刻,不单纯是从天地自然以及圣贤文化那里去获得形态学意义上的价值和意义,而是让这种源于宇宙自然的价值和意义,重新兑入历史文化大河,令其具有了民族文化属性的价值与意义了。
二
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前馆长孔庆臻先生说熊一然先生作书、刻印:“运斤切泥,血凝朱泥,魂销素纸,心无旁骛。”这确是准确评语,绝非溢美之词,标示出熊一然先生进行书法篆刻创作,是在汇通百家、转益多师基础上的。首先,他能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庄子的万物齐一之理;其次,是能解衣盤礴,在不知周蝶状态,使自己的书法篆刻之技,通于天道自然;然后,便是他能够以“慎独”的态度,继续他的书法、篆刻创作。
事实上,熊一然先生的《篆书心经》、《唐人诗录》、《隶书条幅》等作品,都是依托儒学为本、庄学为用而进行创作的最好的明证。经六十年如一日,兴趣盎然于斯,上下求索于斯。熊一然先生的书法、篆刻,如今不仅其技法已炉火纯青,而且他还能准确地领悟书法文化的形式要旨,在书法形态中也反映出极为深邃的人文文化内涵。他的书法、篆刻,蕴涵了中国人的厚生意味、仁学精神乃至辩证的方法,其内蕴的技术意识形态性,能让人的生命与书法、篆刻图像,在触目之际,发生叠撞、弥合。由此,奉献给欣赏者的,是具有绵厚、醇香意味的文化佳酿——他的书法、篆刻,意蕴饱满而丰盈,形态迷人而有活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熊一然先生这坛老酒,屈指算来,酿了近六十年了。他曾有自撰旧文说:“在内蒙古师院上学时,邱石冥先生见我刻印心切,将他珍藏的秦篆拓本出示,嘱我反复临习。胡蔚乔老师指导我临习石鼓文,并为之示范,使初涉印坛的我,即得正道,免去了不少弯路。”又说:“二位老师再三强调‘治印必须有深厚的书法基础。书家不必是刻家,而刻家必须是好书家。”此语中的邱、胡二人,邱石冥是胡蔚乔的老师,他们都与民初成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有直接的血脉关联。所以,在书法篆刻方面,熊一然先生走的是民初金城、周肇祥、陈师曾等人在北京组建中国画学研究会时提出的“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路子。熊一然先生的书法篆刻,譬如,他的《长恨歌》、《阿房宫赋》以及《骑射》等作品,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路径中被创作出来的。
熊一然先生的书法,是庙堂的雅颂,有黄钟大吕气象。结字,圆润不失遒劲、肃穆不失婉转;下笔,方、圆、曲、直互济,且取法多方;结体,茂密与疏朗、阳刚与阴柔,相辅相成。他的大篆,平中见奇,有法远古氏族图腾孓遗者,有法武丁时期之甲骨文者,但无不脱去了原始畛域;他的篆书,一方面,能得商周早期铭文意态,另一方面,能以篆书之形扬周秦威武之美。熊一然先生所书《骑射》,奇正之中,颇多险绝处。熊一然先生的《阿房宫赋》,浩浩荡荡,其内蕴的充盈,源于取法多方,笔画工整匀称,有西周《利簋》之形方而势圆,而其意态的凝重,则有西周《十五年趞曹鼎》的律动感。此外,作品中虽偶有尖形笔态,但这亦源于殷晚期(帝辛四年)之《四祀卣》,故此作,可谓可以明著后世而著升沉之今世难得的上乘佳作。
熊一然先生的书法有雄厚的碑学基础,他的隶书风格,乃是以《少室石阙铭》、《裴岑纪功碑》、《开母石阙铭》、《封龙山颂》综合成的意象注入《华山庙碑》的形态而成,因渊源神光,故在藏锋卧笔、提按顿挫、绞转回旋之时,其具有汉人气厚意味的视觉张力,已自在其中。熊一然先生的篆刻,则是将汉私印、将军印、鸟虫篆印综合成的意象,注入到以蒋仁、黄易、黄宾虹、齐白石为圭臬的明清、民国流派印风范之中,他的篆刻,端庄秀雅之中,不动声色地有着极为微妙的变化,且下刀不惑,令人观之酣畅淋漓,于是,在绝不迟疑之中,已见合气含道意义上的蕴含在广大之中的精微。
三
读熊一然先生的自述,其用语的古雅工整,实已令人敬仰不已。譬如,他自述中的“驽骀之才,不擅机巧”之句,言简意赅而见深意;再如“识荆无路,执帚无缘,只好独自摸索”一语,其精神意蕴、其情感张力,着实令人肃然起敬的。对自己以及取得的艺术成就,熊一然先生还在自述中自云:“总是心存疑窦。”表明,这既缘于学习书法篆刻之始,路子就正,嗣后又见多识广,当然,也因敬仰先贤成就,发端酷爱,因此而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故从不会满足自己的既有成就。
至此,我们想说,熊一然先生长期生活、工作在内蒙古,边疆自然风物、人文风采,早已化入血液,故下笔自然携带了地域文化的风采。唐代张怀瓘论书,说书法的美感,在于“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 指的是书法要有深邃的精神内涵;东汉蔡邕论书,也说:“书者如也”,指的是书法是人格气象的自然显现。熊一然先生素对秦晋文化传统中的儒家精神极为向往,也对草原文化中的淳朴刚健精神极为谙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将这两种精神,自觉或不自觉植入于自己的书法篆刻,所以,他的书法篆刻,能够做到如《周易》的“贲卦”所说的那样:“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熊一然先生笔法的回藏,达于周流天人,比照的即是春秋代序,循环运转,在这方面的成就是不可小视的。
综上所述,总是心存疑窦的艺术家,又坚持守护传统,并且总是与时俱进地不断探索的人,也就总是令人放心的。熊一然先生的书法,端庄古雅、潇洒华美,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虽熔铸百家成一体,但其笔法、字法、章法,秉承的确实是周秦书法心正笔正、法天崇圣之正脉。重要的是,本于“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他还在周秦书法正脉中注入了汉唐书法的旺健的生命活力。所以,熊一然先生的书法,筋健血活,拢得住气,扬得起精神,观之,耳畔似有草原歌手浑厚绵远而又悠长嘹亮的歌声萦绕,也会顿觉有草原的奶茶飘香的幻觉袭来。他是以地域文化的方式,连接了大中国文化,欣赏他的《骑射》、《乐游》、《鹿鸣》等作品,人们顷刻就会有如此感受。
总之,当下,学界不少有识之士渐认识到熊一然先生的书法篆刻,是技法语言纯正的书法篆刻,人们看重的是他的纯正而有源流传承的技术手法。这种技术手法,一方面连接着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其中,包括与天地自然法则相关的人生论,也包括与中国人的智慧相关的方法论;另一方面,熊一然先生通过他的书法、篆刻实践告诉我们,他已经将天行健,化成了君子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以此为原则,升发他的书法、篆刻的美,就绝不会有错。熊一然先生的书法、篆刻,就是因此值得我们永久宝爱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为序者有五者,一者,高官,可壮门面;二者,业内领袖,可定高下;三者,同辈好友,知其详细;四者,学生,解其奥秘;五者,自己作序,可自诩。今我为序,属学生。以此,向熊一然老师致敬,希望他今后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