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8-07-11俞国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新校长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分量辅导心理健康

文/俞国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有报道称,杭州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老是挨骂,还跟其他几个比较差的同学分到一起。他去问老师,为什么跟他们分在一起,老师说你是班长,应该带头,学生二话没说就从楼上跳下去了……当今社会,心理不健康的人是真正的“易爆品”。

在本人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中,我曾提到过,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由六个维度组成,包括学习分量表、自我分量表、人际关系分量表、社会适应分量表、情绪调节分量表和职业规划分量表。

其中,情绪调节分量表中包含两个分维度,即情绪控制和情绪反思。学生情绪的自我控制,以及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觉知和事后的反思,是衡量一个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人际关系分量表中,则可测查出学生与父母、老师、同学或异性的关系情况,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前文那位跳楼的学生,如果学校能够早一点进行心理健康测量,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变化,或许可以避免一场悲剧发生。但,现实没有如果,中国加紧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有3.67亿未成年人,其中2亿多是中小学生。据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未成年人中包括3000多万的各类学习、情绪和行为障碍者,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查表明,小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占10%,初中生占15%,高中生约占20%。这说明一些悲剧现象不是个案,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当然,也不用太过悲观,国内在这领域的重视度也在提升。

我们另一项专题调研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大多数学校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人员复杂,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数参加调研的学校管理者满意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及专兼职教师的工作。特别需要强调,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构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已是现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

一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作为“心灵成长和心理健康”的护法使者,教师不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负有责任,自身也应成为表率。心理状态、言谈举止、人格特性通常会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其他职业很难达到的。然而,许多教师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认知,有科学的处理对策。教师不仅要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还要变成有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自我立法”者,懂得“自我纠正”者及良好心理、情绪、行为和习惯的“自我行政”者。

二是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制度的建设问题。目前,国内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距离。在这一点上,需要跟日本学习。日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在制高点,是跟人才的创新培养结合在一起的。此外,美国36个州规定心理健康课程为幼儿园开始到十二年级必修课,7个州为选修课。反观国内,幼儿园是空白,另外有95%的公立学校和86%的私立学校单设了该课程。

因此,加强心理辅导制度建设,提倡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势在必行。

什么是自主自助的心理健康?一句话,提供适合学生自己发展需要的教育。现在,学生要出现一点问题都是老师的问题,学生玻璃心态,道德危机、信任危机,有“四无青年”“四无学生”很多提法。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学生得是一个独立的人,主动的人。

我们调研了四个省,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学生认为老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呢?平等,尊重他们。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越来越强,这意味着要了解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兴趣和别具一格的发展。

贯彻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自主自助教育理念,首先需要老师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第二要能正确认识自己,第三要通过科学标准化的测评工具提供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助,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体验式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要强调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应该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帮助他们通过自主自助,提升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真正提供学生发展需要的,不是用我们的教育选择学生。

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要重视下列问题:

第一,从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并重,着力提供优质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变。

第二,由重视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变成重视全体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与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

第三,着力构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态系统。

第四,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强调以实证为基础的干预,重视教育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应该指出的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正从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学校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悄然兴起和蓬勃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逐渐扩展到全体学生,强调面向健康的大多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促进发展为导向。

服务模式相对于教育模式,主要强调的是视角不同。教育模式有一个内隐假设,即教育者根据预设的内容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有“强人所难”“居高临下”之嫌;服务模式则重视以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即强调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信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加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是核心,编制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指标是基础,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并建立服务体系是途径,提供适合中小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服务是关键。

这也应该是未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走向与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分量辅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一物千斤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基于FFT的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分量实时跟踪监视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