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国人的尚武精神
2018-07-10
21世纪,在成功崛起和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尚武精神,是一种为了民族活命与生存而“敢于拼命”的精神,是一种为了国家伟大复兴而“敢于强军”的精神,是一种为了和平与发展而“敢于战争”的精神。
最近热映的电影《红海行动》,好评如潮。有人说,从该片看到了国产大片的希望;有人说,看到了文艺作品的春天。也有人说,看到了久违了的中国人尚武精神的一次回归。
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大厦的柱石与骨骼
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在奠基时代和高峰时代,有三个英雄人物,他们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都是建立在尚武善战和军事强大的基础上的。秦始皇统一中国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傲视群雄、“扫平六合”的气概;汉武帝出击匈奴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以攻为守、万里远征的魄力;唐太宗武功立国的磅礴胸怀,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战斗性格。
事实说明,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大厦的柱石与骨骼,没有“武化”的“文化”,没有尚武精神的文化,只是一堆文化脂肪。
然而,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弱化,宋朝是个拐点。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宋朝采取“以文抑武”策略,而且禁止武器的法令非常严苛。在文化上,程朱理学把儒家思想绝对化、教条化,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思想的禁锢开始收紧。文人不再佩剑,男人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而是沉醉在书牍文案和诗词歌赋之中。尚武精神的失落和武备的废弛,使宋朝数百年间积弱不振、饱受欺凌。
之后,从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国家打进中国,到抗日战争胜利,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造成了中华民族“不善战”的假象。
大量事实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而尚武,文武兼备,善于自卫,才能生存于世、威震于世。
新时代,我们需重塑中华尚武精神
孙中山总结鸦片战争以后的80年,中国与欧洲人打交道的经验教训,得出结论:用仁义道德感化欧洲人是与虎谋皮,要收回中国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而20世纪的中国,就是一个诉诸武力、收回权利的“战斗的中国”。
20世纪“战斗的中国”首先是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而战,其中最危急的是抗日救国之战。八年抗战,中国以直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牺牲,以及巨大的物质损失,赢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年中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
20世纪的中国实践是“枪杆子里面出和平”的重大实践。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这两场战争,是新中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交手与较量。
朝鲜战争,一个被世界列强欺负了100年的民族,居然能在3年的时间里,同世界上最强的国家组织的16国联军打成平手,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军事奇迹。
越南战争是美国的又一场伤心之战。曾经担任侵越美军司令的马克斯韦尔·泰勒在回顾这场战争时承认,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出人意料,几乎难以拿出来进行公开辩论。
进入21世纪,我们需要建设更强大的中国,这种强大是综合方面、综合国力的强大。然而,当前,我们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上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十分严峻。一个时期以来,社會上出现诬蔑领袖、歪曲历史、嘲笑英雄、调侃烈士的现象。
在文艺领域特别是影视作品中,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脂粉气”过多,“阳刚气”不足,充满阴柔美的“反串”男星受到热捧……解构华夏历史,泯灭爱国精神,消解尚武文化,这是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最大危险。所以,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尚武文化,需要重塑中华尚武精神。
“敢于拼命、敢于强军、敢于战争”的精神
尚武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表现形式。21世纪,在成功崛起和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尚武精神,是一种为了民族活命与生存而“敢于拼命”的精神,是一种为了国家伟大复兴而“敢于强军”的精神,是一种为了和平与发展而“敢于战争”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既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不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成为全球之先。
弘扬新时代尚武精神,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切实把推进强军文化建设、重塑中华民族尚武精神,作为一项全民工程和战略工程紧抓不放,常抓不懈。
二要高扬爱国主义、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旗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尚武文化,在社会树立学习英雄、尊敬英雄、崇尚英雄的良好氛围。
三要积极繁荣和发展“向上”“向善”的先进文艺,反对和抵制“泛娱乐化”和“唯票房论”的倾向,多出《红岩》《苦难辉煌》《亮剑》《士兵突击》那样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展现尚武精神的优秀作品。
四要注重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就培育他们刚毅果敢的品格,从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培塑他们的勇武气质,补足精神之“钙”。
(《南风窗》2018年05期 谭保罗/文、《光明日报》2015.10.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