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7-10吴以华

教育界·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创新思维高中化学

吴以华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化学教育也顺应教育改革做出相关变化,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文章以高中化学教育为主题,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特点、现状并提出优化措施,旨在進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优化措施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教学内容多且复杂,这些因素使得学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教育部门推行的改革,旨在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将以高中化学教育为主题,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特点、现状并提出优化措施。

一、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

高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它的知识有着较强的联系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中生的学习已经不能单单依靠书本了,他们需要从深处去了解化学,从而更好地学习化学。教师也要通过创新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中化学学习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抽象

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现象或者实验来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没有较多的思考机会,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但是随着继续深入学习化学,学生会发现化学除了定性分析,还有定量分析等,知识点更加抽象,它需要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思考。化学的概念也是抽象的,学生需要慢慢适应来发展自身。

(二)以小见大

高中的化学知识一般都是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进行传授。比如在学习钠、镁、铝等元素的时候,教师会根据这个物质及其重要的化合物来进一步拓展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于它们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等进行思考分析,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模式来更加正确地学习化学。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在知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化学知识偏向于生产生活,高中化学更多地倾向于研究思考,通过抓典型带一族的方式来更加深入地学习化学。

(三)联系广,内涵深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是贯穿始终的,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都会在后期的章节中慢慢出现,为后期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等,这些基础知识学得好可以使得学生在后期学习中相对比较轻松。

(四)进度快

高中教学进度与初中相比会快得多,高中化学内容在深度、广度、难度上都有明显增加,化学方程式更加复杂,使得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难度。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如果没有及时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的话,在后期的学习中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高中化学学习的现状

(一)不合理的教学方式

学生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上课期间教师的讲解,故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相关调查显示,很多高中化学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传统落后,使得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热情下降,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匹配,因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得到保障。学习化学是要进行相关实验的,很多高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十分不合理,有时候天天实验课,有时候一直没有实验课,这样的课程设计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不够创新,在课堂中单纯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师生之间的互动过于缺乏,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影响。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效率较高,这需要教师与学生通过加强互动来活跃课堂氛围。

(二)教师的能力欠缺

高中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仍离不开教师的帮助。高中化学知识相比初中多而杂。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中,教师要将化学知识进行整合。在进行知识整合的时候,一部分化学教师能力不足,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成实际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问题。除此之外,一部分化学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了解,在进行知识整合的时候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从而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三、高中化学学习的优化措施

针对以上高中化学学习的现状,教师要联系现实生活,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思想在生活中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就业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在措施中应突出创新性。

(一)营造创造性思维环境

在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重点还是发挥课堂的效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思考的氛围,让学生对某个情境或某种化学物质进行探索思考。比如在讲解氧气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从物质的分类去思考,也可以从原子等角度进行思考。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在后续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引入,比如可以顺带讲解二氧化碳相关知识,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连贯性。在课堂中进行情景的创设,这种思想比较新颖,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参与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因为面临高考的压力,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过于重视,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欠缺。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有关于教学的问题或者建议都会忽视,只是通过考试来判断学生的能力,这些无形的压力都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束缚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解决化学问题。一般来说,基本的化学问题通过普通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条件来进行思考,运用创新思维,结合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来进行多样化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化学知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将一些比较难解释的知识点进一步具体化,直观的现象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原子核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图片或者PPT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其中的内容,从而深入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利用现代设备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会产生疑问,这些疑问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同时学生在答疑的过程中会需要教师的帮助,又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四、总结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教师要将授课模式创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培养,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萌萌.我的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体会[J].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4(05):43.

[2]钟国洪.高中化学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4(04):56.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创新思维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