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抓”走得更远
2018-07-10徐盼盼
徐盼盼
主营收入增加60%,效益增加12倍,刚听到这组数据的时候,记者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听错了。“是的,公司2017年主营收入比2016年增加了60%,效益增加了1200%。”无锡宏大纺织机械专件有限公司总理经卢锡鸣说。
用最少的资源完成生产订单
当然这些漂亮的数字只是结果,事实上,在这些数据背后是无锡宏大专件这些年来在各方面的提升,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就有企业从2012年底开始推行的“精益生产”。
据介绍,2011年市场最火爆时,无锡宏大专件有886名员工,到2017年年底,减少到了300余人,即便如此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而且产品、技术仍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状态。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卢锡鸣说:“一方面,是因为加工装备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了;另一方面,生产车间实行‘一人多机、一人多崗的流线化生产,一位一线工人可以同时操作3~4台机床,最多可以操作5台机床。此外,我们还精简了办公人员。”从2012年底推行精益生产以来,至今已有5年多,每一步的稳扎稳打,让无锡宏大专件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在卢锡鸣眼里,“精益生产”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人均产值、人均劳动生产率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只有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据介绍,目前无锡宏大专件从多个层面实现了对人均产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劳动生产率的监测和控制。
在人工效率方面,每个车间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统计各项人均指标。某员工这个月和上个月与人均产出差距多少?平均一个小时完成的工作量和上个月相比状况如何?提升或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企业会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后采取相应改善措施。
在设备方面,能实现自动化改造的就进行改造,实现不了自动化的环节就实现半自动化,连半自动化也实现不了的,就考虑用什么方法来提升劳动效率,比如采取“一人多机、一人多岗”的流线化生产。
其他方面,无锡宏大专件通过不断地研发创新,实现了技术突破、工艺流程改进、物流优化,人均指标得以提升。在卢锡鸣看来,精益生产的核心就是“用最少的资源去完成订单生产”,围绕这个原则,员工可以提任何合理化建议,实现企业运营效率的一步步提升。
“最近几年,企业每年都有一些变化,虽然慢,但五六年后回过头再看时,会发觉原来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卢锡鸣感慨道。
东方不亮西方亮
同样让人感到惊讶的还有这么多年来,无锡宏大专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盈利状态。与之前接触过的做专一产品的专件企业不同,第一次采访无锡宏大专件时,这家企业给记者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做的专件品种真多。从包覆锭子、纱管、纺锭轴承到假捻机、假捻器……丰富的产品种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受市场波动影响的风险,让其市场呈现出“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状态。
近年来,多品种、小批量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纺机企业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下游用户需求的变化,无锡宏大专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在整个行业低谷时期,可以保持盈利基本平稳,当行业形势复苏时,又会很快抓住机会。
与主机厂不同,在卢锡鸣看来,专件器材厂更像是一个超市,货架上总会摆满东西,需要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来估算主机厂的需求。可能主机厂随时一个电话就需要立即提供专件,如果没有,主机厂就可能转向其他企业。因此,对于专件企业来说,对于市场的把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据悉,目前无锡宏大专件主打产品的市场份额大都超过了50%,也正是由于广泛的客户群为其技术装备的改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面对市场变化,响应速度也非常快。卢锡鸣举了一个例子,无锡宏大专件每年三月召开生产经营会,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主机厂大都在年初开此类会议,这样,企业就能在充分把握用户需求、了解市场方向的前提下进行规划。
他还透露,无锡宏大专件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平均一个月就能推出一个新产品,基本上一年开发的新产品70%~80%都能够形成销售。准确的市场洞察力,强大的产品技术储备,小批量试用再创新,无锡宏大专件就是通过这样的滚动模式,实现了企业当前的市场地位以及对未来市场的把控。
TIPS
无锡宏大专件经典语录
“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小的资源去完成生产订单。”
“精益生产,是大生产的一个概念,包括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涵盖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各类管理,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产品。”
“并不是只有高级工程师要做创新,普通的操作工也可以,哪怕是解决生产中的一个小问题也是创新。”
“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永远是企业的红线。”
“竞争是体系的竞争,经验是有共性的,要把握好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
“我们做的是工业品,不是消费品,质量永远是最重要的。”
“营销一定要跟着市场走。”
“纺机行业关键就是要做好,做好就有机会。”
“能解决问题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