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云物移”的电力企业培训教学云服务体系设计研究

2018-07-10曹建梅杨祥来郝庆水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架构设计架构试点

曹建梅,杨祥来,郝庆水

(1.国网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2.山东国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2)

0 引言

国家倡导: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本文以某服务电力企业的技术学院为例,“十三五”期间,该学院明确了推进“互联网+培训教育”模式创新的发展战略,提出围绕知识资源云处理中心、学习行为数据分析中心、移动学习应用、移动生活应用等建设,创新培训教育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实现“互联网+”思维与培训价值链各环节深度融合,打造具备移动化、社区化和社交化等特质的“互联网+培训教育”生态环境[1]。

1 云服务体系总体思路与建设目标

1.1 总体思路

创新应用“大云物移”等新技术,以丰富“互联网+培训教育”模式为核心,以支撑国际化培训业务为突破,构建公司级知识资源云处理中心、学习行为数据分析中心和学习服务运营中心,实现资源云化、数据云化和服务云化,创新基于“互联网+”的培训教育商业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服务国际先进企业大学建设,支撑公司人才强企战略[2]。

1.2 建设原则

1)服务战略,落实规划。

结合国际先进企业大学建设目标,推进 “互联网+培训教育”战略实践,全面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

2)统一架构,统一平台。

遵从公司SG-ERP3.0和学院信息化学院架构设计,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标准化开发、模块化应用。

3)技术先进,突出重点。

紧跟“大云物移”等前沿技术,突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培训教育”发展重点,确保项目建设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4)安全可靠,平稳过渡。

确保基础平台及关键应用运行安全可靠,充分考虑故障的快速恢复能力和数据的备份能力。

1.3 建设目标

基于“内外协同、固移协调”技术架构,构建一个门户(培训教学云服务门户)、两个中心(知识资源云处理中心、学习行为数据分析中心)、三类微应用(学习服务、教学服务、管理服务)的培训教学云服务体系,培育基于“互联网+”的知识资源运营生态体系、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生态体系和移动学习创新服务生态体系,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培训教育”生态环境。

2 培训教学云服务体系设计

2.1 业务架构设计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业务架构围绕学院培训教学核心业务,结合 “互联网+培训教育”战略,以培训教学活动体验为主线,对培训教学业务按事物的本质重新梳理、扩展、归并,形成7个业务域,79个业务子域,如图1所示。

2.2 应用架构设计

按照“一系统、一平台、多场景、微应用”的技术路线规划设计“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应用架构,包括业务处理中心、核心资源中心、查询统计中心、辅助决策中心以及学习服务、教学服务、管理服务等微应用,如图2所示。

图1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业务架构

2.3 数据架构设计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数据架构设计承接业务架构、应用架构设计成果,对“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所涉及数据的概念模型、数据分类、存储分布、数据流转、数据处理等内容进行设计规划,为技术架构设计提供输入,如图3所示。

图2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应用架构

图3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数据架构

2.4 技术架构设计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技术架构依照总体规划技术路线进行建设,同时遵循公司总体架构设计,如图4所示。

2.5 物理架构设计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物理架构分为内网区域和外网区域,大数据平台和资源池管理软件采用公司“一体化云”统推组件,将实现数据中心现有异构IT资源(服务器、磁盘阵列、网络设备等物理资源和虚拟机、容器等虚拟资源)的“标准化封装”和“弹性调度”;实施部署移动互联应用支撑平台二级节点,为移动学习、移动生活等提供支撑。“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物理架构如图5所示。

2.6 安全架构设计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安全架构遵循“分区分域、安全接入、动态感知、全面防护”的安全策略,采用信息网强隔离装置和正向传输装置实现信息内外网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同步传输,满足“互联网+培训教育”网络建设需求的同时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安全架构如图6所示。

图4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技术架构

图5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物理架构

图6 “互联网+培训教育”试点建设安全架构

3 云服务体系实施计划

为全面推进“互联网+”直属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工作,学院围绕“互联网+培训教育”生态体系建设安排重点项目3项:建设知识资源云处理中心,创新知识运营与交易模式,培育基于“互联网+”的知识资源运营生态体系;建设学习行为数据分析中心,创新培训学习数据集成模式,培育基于“互联网+”的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生态体系;建设移动学习服务应用群,创新培训学习服务模式,培育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创新服务生态体系[3]。

3.1 建设知识资源云处理中心

创新基于“互联网+”的知识运营与交易模式,培育“互联网+”知识资源运营生态体系,打造电力行业“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服务平台”,建立涵盖市场运营、风险管控、预警响应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标准、流程体系。

构建知识资源云处理中心,建设满足电力行业需要的素材库、模板库、编码库、工具包,实现课件、案例、试题、教材、视频等知识资源计划、开发、审批、发布、检索、分享和评价的全流程云端处理。

3.2 建设学习行为数据分析中心

创新基于“互联网+”的培训学习数据集成模式,整合信息内外网学习记录,打通学员培训学习信息孤岛,构建学习行为数据全生命周期分析中心,实现员工培训学习信息全生命周期可追溯。

基于岗位技能知识体系,结合学员学生学习行为(培训、考试、日常行为、心理评测)综合分析模型,实现人、培训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的精准匹配,引导学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及技能训练,提高学习有效行为转化率。

3.3 建设移动学习服务应用群

创新学习服务模式,培育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创新服务生态体系。从课前、课中、课后等维度构建包括学员端、学生端及教师端且支持双语界面的外网移动学习应用,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新模式落地。

构建基于MOOC课程体系的学习路径,打造移动化、社群化、社交化的学习服务运营体系。开发移动学习、虚拟教室、学习社区等应用场景,确保学员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学习,使用PC、手机、PAD“随地”学习,根据学习兴趣、职业发展、岗位技能和工作困惑“随需”学习,基于多元、多样、多变、多种形式的课程“随兴”学习。

利用容器技术构建集培训管理、教学管理、学员管理、学生管理、知识管理、师资管理等为一体的培训教学微应用群,实现培训教学核心业务服务云化处理。

4 结束语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化技术,基于“互联网+”思维,并充分结合国内外在线教育行业先进案例,详细设计了服务电力企业的培训教学云服务体系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安全架构及技术架构,围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知识资源创享中心、基于云计算容器技术的培训教学微应用群、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移动学习生态圈建设,实现“互联网+”思维与培训教育价值链各环节深度融合,提升培训教学业务活动的精益化、集约化、数据化服务水平,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新模式落地,具备在培训教育类单位和社会其他培训教育机构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架构设计架构试点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浅析工业网络安全架构设计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高升力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应用架构设计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