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

2018-07-10潘伟

医药前沿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产痛产时无痛分娩

潘伟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贵州 贵阳 550003)

分娩过程中母体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严重的疼痛,分娩时若持续长时间剧烈疼痛可导致体内产时神经内分泌反应,减少了胎盘血流,使母体血管收缩,容易出现酸中毒,对母婴产时不利影响。所以减轻分娩疼痛是非常有意义的。无痛分娩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确保母婴平稳度过分娩期和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1-2]。本研究分析了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90例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初产妇23例,经产妇22例;年龄21~39岁,平均(27.13±2.13)岁。对照组初产妇22例,经产妇23例;年龄21~38岁,平均(27.12±2.15)岁。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分娩,常规进行分娩,分娩过程给予指导,根据宫缩情况指导产妇用力等。

观察组进行无痛分娩。在手术前严格排除麻醉相关禁忌症,给予产妇进行静脉通路建立,宫颈开口约3cm进入产程的活跃期,且有规律宫缩则进行硬膜外镇痛,穿刺部位产妇L2~3椎体。穿刺成功后,放置3~4cm硬膜外导管,然后注入5mL 2%利多卡因5分钟。如果没有误入血管并且没有脊髓麻醉的迹象,则注射5mL浓度为0.125%的罗哌卡因+芬太尼1.5μg/mL混合物。镇痛泵连接正常后,设置保持输液剂量为6~8mL/h,泵入上述混合药物,设定PCA剂量为3ml,时间设定为15分钟,等到宫口全开之后药物停止使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产前后患者生命体征;总产程时间、分娩后出血总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痛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两组剂量数据t检验,其他数据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相比较

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相比较[n(%)]

2.2 产前后生命体征相比较

产前两组生命体征相近,P>0.05;产时观察组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产前后生命体征相比较(±s)

表2 产前后生命体征相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MAP(mmHg) HR(次/min)观察组 45 产前 80.54±0.25 83.12±0.56产时 82.14±0.32 82.04±0.51对照组 45 产前 80.25±0.21 83.24±0.71产时 92.21±0.69 93.78±0.25

2.3 两组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相比较[n(%)]

2.4 总产程时间、分娩后出血总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分娩后出血总量、产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相似,见表4。

表4 总产程时间、分娩后出血总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痛评分比较(±s)

表4 总产程时间、分娩后出血总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痛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总产程时间(min)分娩后出血总量(ml)新生儿Apgar评分 产痛评分对照组 45 9.31±1.15 192.42±21.25 9.55±0.34 7.42±1.20观察组 45 6.26±1.24 154.21±11.50 9.56±0.34 2.21±0.50 t 8.255 9.734 0.203 9.244 P 0.000 0.000 0.634 0.000

3.讨论

分娩是妇女常见正常生理现象。在妊娠期间,宫缩,宫颈扩张,盆底压力,阴道扩张等会对产妇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疼痛。更重要的是,这种痛苦不仅仅表现在产妇的生理疼痛方面,还与其心理状态有关,随着其心理焦虑感和恐惧感加剧,疼痛增加[3-4]。研究指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提高分泌儿茶酚胺总量,增强患者对外界的敏感性从而降低疼痛阈值和减弱了疼痛耐受性,因此,分娩疼痛可对女性产妇非常强烈的刺激,导致其情绪更加复杂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正常子宫收缩,加剧了体力消耗,且延长了产程时间容易导致剖宫产率的提高,甚至对新生儿分娩质量产生不良影响[5-6]。无痛分娩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研究显示,分娩镇痛的实施可以减少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感,其原理在于借助麻醉药物发挥镇痛作用但同时保持产妇具备清醒的意识和配合分娩进程,起效快,不良作用少,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而减少了疼痛对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影响,从整体改善母婴结局[7-9]。

本研究中,对照组进行传统分娩,观察组进行无痛分娩。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前两组生命体征相近,P>0.05;产时观察组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分娩后出血总量、产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相似。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在产妇中应用效果肯定,可维持分娩过程生命体征稳定,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缩短产程和减轻产痛,产后产后出血。

[1]郭华.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4):31-33.

[2]张改莉.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2(05):119-120.

[3]曹六英.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2):140-141.

[4]杜吉莎.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应用及对分娩过程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7):66.

[5]周艳鹏.浅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5):2987+2990.

[6]陈红.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 ,2016,28(08):49-51.

[7]罗素霞,丁欢欢.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03):453-455.

[8]安艳梅.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5,13(34):151-153.

[9]王琼.探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0):60-61.

猜你喜欢

产痛产时无痛分娩
分娩能否“痛改前非”?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及焦虑心理的影响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