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探究
2018-07-09曾梦然张媛
曾梦然 张媛
摘 要:本文介绍了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的作用和原则,重点对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艺术;应用
1 前言
景观园林中的空间艺术设计保存了景观园林自身的自然美,并积极展示出了景观园林内在的文化艺术气息,为社会群众业余生活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场所。在景观园林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将艺术的魅力与美感融入其中,是当前也是未来我国绿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
2 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的作用
2.1 丰富景观類型
当前,景观园林空间主要由景观要素和硬质铺装组成,以此形成风格独特的景观空间,如丛林空间、水景空间等,丰富了景观的类型。
2.2 突出园林层次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为了提升园林的美学性和艺术性,往往通过空间艺术的方式突出园林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如,设计师往往利用框景,带给人们立体画的艺术感觉,以提升园林的艺术魅力。
3 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的原则
3.1 设计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社会群众生活发展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基本环境,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活之余能够切身感受到生态园林的自然气息,所以,目前景观园林中的空间艺术设计需要充分展示出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入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在景观园林整体建设布局上需要从人的运动能力来确定,太大规模的建设不仅不利于游客的观赏,也占有了太多城市建设面积。此外,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园林主要服务对象进行考虑,融入不同建设设施和功能区域,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于园林的基本功能需求。园林休息区域需要综合规划布局,注意空间不同休息区域之间的间隔,让群众能够在观赏活动之余劳逸结合,这更能提升群众对于园林游览的兴趣。社会群众对于景观园林最大的追求点就是自然美,所以在空间艺术设计过程中不能过多融入人工元素,应该将园林景观与城市外部发展环境相结合,对园林建设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设计,使得人民群众置身园林中能够获取更多心灵的归属感,从而加深对景观园林的好感。
3.2 注重表现绿色生态原则
目前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任务是进行城市绿化工作,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各类生产生活环节对于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现阶段通过绿化工作能够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各类植被树木能够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获取更多氧气,净化空气质量,降低温室效应对自然生态生活带来的危害,减少各类污染,对于美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当前景观园林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好地突出绿色生态价值。在设计中可以选取具有高生态效益的景观植物,景观园林也是生物领域中的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在实际建设中需要考虑到整体生态园林结构,依托整体性能够让生态系统更稳定的运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各类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此外,景观园林中人为雕琢的风景也占据大部分内容,在人为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灰尘也会使得建设区域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破坏生态结构之后使得物种生存的多样性不断降低。所以在园林基本设施选取中需要充分遵循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选用更多类型的低碳环保型设备和材料。
3.3 突出景观丰富性原则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
术的应用就是对景观和空间结构进行统筹规划安排,将园林景观中不同的构成元素与空间位置进行有机结合,使得景观园林中各个组成元素更加和谐,从而有效提升景观园林的整体观赏性。空间艺术设计中的基本构成内容有各类绿色植被、景观道路、水体假山等,此类构成元素形式多样,内容较为复杂,对于设计活动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当前全面掌握景观园林空间艺术设计内容具有重要作用。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空间艺术的视觉感受进行细致划分,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水景和风景相互融合,通过综合性设计方法将各类组成要素各个特点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更好地突出空间元素的排列顺序,使得景观园林各项设计更有层次感,景观更加丰富,突出景观园林的内在美感。
4 景观园林设计中空间艺术的具体应用
4.1 植物设计方面
在众多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软空间元素,也是实现景观园林设计方案的重要元素。植物空间艺术在景观园林设计的应用,最为主要的体现在植物颜色的搭配、形态的构成上。因此,设计师需要结合景观园林的施工形式,选用适应的植物,采用不同的种植手法,对景观园林进行科学的规划。
从当前的植物空间艺术上看,包括水生植物、草本植物、常绿灌木、竹子等等。而在不同主题的空间艺术形态上,根据设计主题的需求选用不同的植物。具体的园林小空间设计中,可以栽种鲜艳的花卉、温馨的植物,营造出“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景观效果。借助于植物的表达,用低矮的植物能够形成开阔的空间,用高大的树木能够形成半敞开的空间。在植物材料营造的空间中,形成更加具备冲击力的视觉空间。尤其是要利用植物不同的高度组合,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特别是对于乔木、灌木等高干类植物与草坪、地坡等低矮植物的有机组合,形成层次分明的垂直绿化,营造一个既有趣味性,又有特色性的视觉空间。
4.2 地形设计方面
地形是整个景观园林设计空间中的重要框架,地形结构的塑造直接影响到了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这也使地形要素成为空间艺术构成中的重要表达。从我国景观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上看,我国的地理区位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景观园林设计的空间构成中,设计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人工造景”的设计理念,巧妙利用天然的地理形态,通过对景、接景、透景的应用模式,制造丰富的远、中、近的景观空间层次。使小幅度的空间能够延伸扩大、大而空旷的空间能够收紧、整合,打造出符合本地详图地情的园林景点。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结合地形的优势,不但能够降低景观园林设计的施工难度,而且能够给景观园林艺术增添生机和活力,增加景观园林的构成价值。借助于这些地形,利用突出的地势,营造出假山、流水等不同的视觉区域,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景观园林设计的空间价值和意义。
4.3 水体设计方面
在空间效果上,水体以其灵动的体积和凸显的高度,在不同的筑山过程中,实现对空间的分割。水体是景观园林设计中重要的软分割,也是设计师最难把控的空间因素。因此在整个设计环节,设计师要利用好水元素的风格,在对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进行分割之时,利用水的流动性,打造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4.4 建筑设计方面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建筑空间的大小、对比、序列通常都是由一组庭院体现出来的。设计师借助于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能够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发展需求,整合多视角的观赏需求,达到步移景异的空间风格。通过大小、高低、错位、退台、延伸等方式,对建筑空间景观进行分割,确保建筑与环境相互穿插,内外空间相互交融。再加上,视觉上的虚实、明暗、造型等元素,构成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空间节奏,使中国园林建筑空间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景观园林空间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园林功能,摒弃以往单一的表现形式,充分发挥空间布置、功能以及形态优势,凸显不同元素的价值和造型特征,通过合理的空间艺术组合,为人们创设生态、和谐、舒适、美丽的景观园林。
参考文献:
[1] 张星,任勇.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浅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