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

2018-07-09夏仕桓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2期
关键词:配置植物

夏仕桓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开始对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生态园林应用而生。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建筑是必不可少的,但更不可或缺的就是合理配置植物,使生态园林建设体现出美感。本文将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出发,探讨了植物配置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1 引言

生态环境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个良好的生态园林系统,除了要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城市变得更富生机外,也要以相应的理论为基础,合理配置植物,使生态园林带来环境和社会效益。需要注意的是,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使植物在适宜的环境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而茁壮生长。

2 生态园林概述

生态园林具有如下作用。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生态园林位于城市中比较常见的位置,使人们在绿色环境中可以欣赏美和感受美。生态园林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植物堆积,而是依据植物的线条、色彩、比例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出有统一美、协调美、和谐美的生态园林,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供城市中的人们游览、休息。二是改善环境。生态园林中的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肩负着极大的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氧气,还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噪音的污染。

3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3.1 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一方面反映了植物的均匀性与丰富度;另一方面反映了生态群落的稳定性与和谐性。因此,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必须保持物种多樣性,合理配置不同的物种植物,充分利用多种生物、空间等资源,使不同植物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促使生态园林景观稳定发展,更好地保护园林生态环境,维持园林生态平衡。可以加强地被植物、彩叶植物及竹类植物的合理搭配,充分利用生态空间。地被植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3.2 艺术原则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环节,除了堆积处理植物外,还需要工作人员兼顾整体设计的艺术性。设计人员通过全面了解植物的观赏性及造型功能,合理设计植物配置的整体效果,进而保证生态园林实现艺术与生态的完美融合。

3.3 生态位原则

“生态”作为生态园林的关键所在,因此,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需要牢牢把握生态位,从而利于植被功能的良好發挥。通过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尽情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特征,确保植物种类之间产生良性影响,利于其协调生长。同时,通过考虑地理环境等多重因素,避免出现由于植物选择不当导致植物恶性竞争的现象。此外,运用多种植物有利于整个生态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出现有害生物,从而为后期的植物维护工作提供便利。

4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式

4.1 确保生态性

不同种类植物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其对生态方面的需求是不同的,并且不同植物和物种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整体植物配置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考虑到物种之间竞争的存在,同时提升其结构的合理性,做好生态结构方面的有效优化,实现物种的有效补充,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整体生态效果。

4.2 注意科学合理性

在植物配置上应该考虑到整体园林的景观价值,对于整体群落的景观价值更好的突出,实现艺术和科学的有效融合。在实际配置的过程当中,也应对于不同植物的造景功能进行合理的考虑,结合整体群落配置效果方面的需求和人们观赏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让整体景观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特点。与此同时,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其景观外形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配置上也应该考虑时间方面的变化,更好的对于整体景观价值进行提升。例如,花坛的植物配置上,可以选择具有一致株形、花期、花色的花卉,保证配置的协调性,同时也要保证配置的合理性以及设计的独创性,积极突出设计主题。

4.3 充分利用植物季相变化

由于大部分植物属于季节性植物,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考虑到季节更替的情况。通过合理的季节性配置,让观赏者一年四季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致,避免产生审美疲劳。例如在春季,通过花期较早的迎春花打开春的大门,随后是桃花、梨花等依次比美;夏季可以考虑选用紫藤萝等,或者在池中种上荷花供游客避暑赏荷;秋天是黄叶、红叶的色彩,可以选择银杏、红枫等增加秋意;冬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为了增加园林的可看性,需要适当种植些抗寒的绿色植物,例如雪松、梅花等。设计人员通过充分考虑季节的影响因素,让观者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美好事物。

4.4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生态园林中的观赏花卉一般都是绚丽缤纷的,观赏树木则呈现出绿意,一般选择常青树。生态园林设计中需要从色彩、体积方面进行合理配置,通常采用绿叶配鲜花的原则,把鲜花放在突出位置,树木在鲜花周围作衬托,使他们在展现自身美感的同时,又能展示出二者配合产生的魅力。

4.5 植物搭配应繁简得当

从整个公园的尺度来看,应充分考虑树种多样性,但具体到公园某一个景观节点可采用单一品种片植手法,营造震慑人心的片植景观。

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多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比单物种群落更能有效利用资源,具有更大稳定性,也更容易营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太子湾公园从公园主入口进入,第一个典型群落是乐昌含笑—日本樱花+桂花—无刺枸骨群落,上、中、下三层常绿植物盖度较高,分别为69.0%、68.8%、85.1%,既能起到障景作用,也为在空间内停留的游人提供天然屏障。该群落主要体现樱花春季景观,群落结构设计时,上层乐昌含笑做日本樱花的背景,同时添加少量落叶植物,如白玉兰,使群落统一中富有变化。

4.6 建设低养护公园

植物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的植物种群和群落,生命力顽强,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由于城市生态立地环境相对较差,生态脆弱,因此,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具有适应性强、成本低、养护管理容易等特点的植物在城市中具有较高的适应性。由于各地气候环境等因素不尽相同,并不是所有植物都适合当地种植。本地植物往往比其他植物的生命力更加顽强。因此,通过合理选用本地植物,可以提升植物存活能力,且便于控制园林投资。此外,应用本地植物更容易突出生态园林的地方特色,便于将生态园林打造成为当地的独特风景,从而增强当地居民对园林设计的认同感。其次植被的最终目的是绿化,这是第一位的,应坚持低成本、易成活、易维护的原则。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要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则要求相适应,合理使用低养护成本地被植物,如自播能力强的1、2年生花卉、耐荫藤本植物等。

5 结束语

生态园林建设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所以应认真研究生态园林的设计艺术,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结合在一起,确保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科学合理,从而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园林景观,使城市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王建春.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188.

[2] 彭静,郭勇君.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南方农业,2015(36):92~94.

[3] 熊忱忱.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环境与生活,2014(10):137~139.

猜你喜欢

配置植物
植物的防身术
把植物做成药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简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配置应用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自学习免配置方法
论高校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计算机Linux网络操作系统特点及服务器配置研究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