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框架桥顶进施工浅谈

2018-07-09孙燕东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2期

孙燕东

摘 要:本文结合某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案,主要详细介绍了滑道施工、后背墙施工、D24型梁支墩施工及框架桥顶进施工,重点确保框架桥顺利顶进,做好各阶段施工准备,并对施工中的如何保证质量所采取的措施做了简单介绍,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滑道;后背墙;D24型便梁支墩;框架桥顶进

1 工程概括

新建某高速铁路工程位于既有铁路两站区间,因新建某高速铁路上、下行线,且需修改既有上、下行线位,需对既有线2m~8.0m梁式小桥进行改造,改造方式为拆除既有2m~8.0m梁式小桥桥梁,对孔顶进1m~13.0m钢筋混凝土框架桥,待既有线下框架桥顶进到位后再按某高铁上、下行线位进行该框架桥接长。

框架桥净空为13m(宽)×6m(高),设计功能为排洪兼立交。框架桥总长44.31m,既有线下框架桥采取顶进施工,顶进部分全长24m,按右线单侧分两节预制,单节长12m,顶进行程24m。

2 顶进框架桥重点施工

2.1 滑道施工

工作坑开挖达到高程后,沿工作坑周边挖30cm×30cm排水坑,并在远离既有线侧设集水坑,及时抽水保证工作坑无积水。滑道长27.5m,宽15.9m,厚20cm,地锚梁尺寸为0.5cm×0.5cm×15.9m。沿顶进方向每隔2.5m横向开挖25cm×50cm地锚梁基坑,坑底设5cm水泥砂浆,相邻地锚梁间铺设10cm碎石垫层,地锚梁共设9道,滑道顶面及底面设置一层螺纹钢12@10cm×10cm钢筋网,穿过9道地锚梁钢筋,形成整体。 导向墩尺寸为20cm×20cm,高30cm,导向墩设在滑道两侧,距离滑道边缘20cm,每3m一对,并与滑板及地锚梁一起灌注。滑板中心线与桥设计中心线一致,滑板宽度比箱身两边墙外沿各宽0.5m,滑板长度,前端较箱身长0.5m,后端与后背梁相连,并加设连接钢筋,增加整体性。为预防箱体顶进下沉量过大,滑板设置向顶进方向1.5‰的上坡。

滑道施工前,先清除基底浮土,严格复核基底标高。钢筋在现场进行制作绑扎,采用C25商品混凝土,运输至现场后泵送入模,平板振捣器振捣。用方格网控制高程法控制顶面平整度,用M10水泥砂浆,厚2cm抹面、整平,并拉线检测,确保2m长度范围内凹凸差不超过5mm。

润滑隔离层在滑道凝固且表面干燥后方能施工,先浇融化石蜡(掺25%机油),用直尺刮平,厚度控制在3mm左右,石蜡凝固后撒一层0.2mm~1mm厚的滑石粉,接着铺一层硬塑料薄膜,薄膜接缝处用塑料胶粘带粘结,使薄膜成为一个整体,以避免在框架桥预制过程中出现错动现象,润滑层施工完毕后,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对其进行保护。

2.2 后背墙施工

该工程后背墙正好位于新建某特大桥32m跨T梁下,根据检算沿预制框架桥轴线为中,后背墙设置9根紧贴直径d=1m长度l=6m的挖孔桩,锚入工作坑以下3.5m,外漏2.5m,钢筋笼主筋为Φ20螺纹钢双筋并置,一个钢筋笼主筋根数为36根,主筋长7.13m。挖孔桩砼标号为C30,挖孔桩上设1m冠梁,冠梁顶与原地面平齐,冠梁长9m、宽1.2m、高1m,采用C35砼浇筑。

紧贴后背墙前设置分配梁,也就是千斤顶直接作用的受力墙,根据检算,结构尺寸:高1.5m,均匀分配滑道面以上0.75cm,滑道面以下0.75cm,宽1m,长10m。滑板钢筋穿过分配梁,与分配梁钢筋焊接,并设L型钢筋焊接加强连接,采用C35砼与滑道同时浇筑,形成整体。

2.3 D24型便梁支墩施工

由于既有线路桥台为耳墙式桥台,为降低安全风险,既有桥台基础不拆除,支墩底部连接既有桥台承台,支墩竖向与桥台连接,采取桥台双侧绑宽措施(垂直既有线路方向),便梁支墩顶部标高按既有轨下35cm控制。

顶进过程中采用1-24mD型便梁对既有线路进行加固,便梁支墩采取对既有上下行桥台台身双侧帮宽措施,形式为2.06m×1.05m方桩。锥体面以下成桩方式采用人工挖孔桩,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平均厚度15cm(检算厚度为8cm),开挖过程中不得破坏桥台基础,锥体面以上采用立模浇筑。支墩顶面设加强筋螺纹12@10cm*10cm钢筋网,并采取防落措施,设置1.5m钢轨桩,预埋1.2m;混凝土为C35,采用泵车灌筑。

2.4 框架桥顶进施工

该预制框架桥自重为2682.4t,箱体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防水层及防护层按设计完成;线路已加固完毕;后背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顶进设备安装完毕已进行试顶;观测人员、仪器装置及劳动力组织准备完毕。

该桥采用中继间串联一次顶进,则:理论使用顶镐数量n=1815.95/(320×70%)=9台,根据施工特点决定采用320T顶镐14台,备用顶镐2台,1套操作台,设计顶程24m。

(1)整体式C35钢筋混凝土分配梁长度12m(因后背墙边缘处为新建某桥墩基础,设置后背墙于桥墩基础隔离开来),顶镐均采用对称布置。顶铁每隔3m~6m加设一道横梁,横梁用钢板和H型钢焊接而成,将顶力均匀传给各个顶铁,可以有效防止单个顶铁受力偏心而鼓出来。顶铁的安设更换使用25T吊车,人工配合。

(2)换填后的基底标高高于实际底板底标高10cm,确保换填后的级配碎石(掺3%水泥)压实,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框架桥带土顶进。顶进前,应对框架进行安全检查,底板及四角不得有裂缝;对既有铁路上、下行D24便梁纵梁标高复测,在预制框架桥四周内侧(底板顶面)设置原始标高数据,顶进线路两侧设置施工线,并撒灰线。 顶进过程中,带土顶进,当油压表读数稳定时,可暂时不清除积土;当油压表读数发生突变时,及时清除积土,挖土应控制土坡的平整,严禁挖逆坡。顶进时,顶柱及后背上部严禁站人。

(3)为防止出现方向、水平偏移现象特制定措施如下:顶进过程中每镐一测,随时掌握偏差情况,及时调整;若出现轴线偏移时,应根据偏移方向调整顶镐油压进行纠偏,纠偏应逐渐进行,不可一镐到位。当纠偏完成后应及时调整顶镐油压一致向前顶进。

(4)顶进作业过程监测。監测内容:中心线方向监测;高程水平测量;顶力系统测量。

监测内容的报警值;①水平、方向:每镐偏差超过10mm,累计超过50mm;②顶力达到设计最大顶力的80%时,在顶进过程中箱身在方向或高程上出现误差时,应及时掌握后续发展趋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偏,以防超过报警值后再进行处理。大起大落的纠偏会使箱体处于不均匀的受力状态,影响箱体施工质量,应避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该顶进工程比较关键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在类似工程上对于技术、施工、安全、质量等各个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