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2018-07-09邱杰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2期
关键词:裂缝混凝土建筑工程

邱杰

摘 要: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是比较常见的建筑结构。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结构是由水泥、水和石灰和其它的添加剂结合而成的。而混凝土本身具有伸缩特性,再加上施工时处理不到位、振捣方式不合理、水灰比比例不可续、后期养护不到位,或者是内部钢筋出现锈蚀,那么就会造成裂缝的出现。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

1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经常见到的裂缝种类

1.1 干湿型裂缝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步骤来进行,并且重点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如果在项目中没有做好后期養护,例如没有及时的进行洒水覆盖,没有对结构面的温度进行控制等,都会造成裂缝的出现,而这种因为养护不到位出现的裂缝大多数都为干湿型裂缝[1]。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会将水泥、水、沙等进行混合,而混凝土搅拌中所包含的水分本身就不稳定,如果在后期不能完全蒸发,就会让水分子大量的残留在混凝土中,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气泡、缝隙,在温度的作用下,水分会导致裂缝的缝隙变大。而且,由于混凝土浇筑时底部和顶部的水分蒸发并不是同步的,外部在自然光的作用下蒸发较快,而底部受到遮盖蒸发力较弱,这就会导致顶部和底部、外层和内层的拉力出现失衡,这种拉力的失衡也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并最终造成建筑结构的失衡,导致工程出现极大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为了避免干湿型裂缝的出现,就必须要重视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对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来减少裂缝的出现,提高建筑的质量。

1.2 深陷裂缝

在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时,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地基进行勘察,确定地基的强度和性质,了解施工区域的土层结构。并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处理,以期使其符合施工的需求。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其本身的强度和力度都无法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通过灌浆法等方法来改变地基的强度。但是,在进行施工后,建筑所在区域的地基性质也有可能再次的出现变化,造成低级的凹陷,导致深陷裂缝的出现[2]。而且,如果建筑设计不合理,底层结构和桩基工程的处理不到位,导致底部支撑质量缺陷,或者是模板不牢固,也会造成深陷裂缝的出现。而这一类型裂缝会直接导致建筑物的倾斜、塌陷等,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为了避免深陷裂缝的出现,必须要做好地基处理,做好基建工作。

1.3 温度型裂缝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项目的施工中,会因为施工区域气候的变化而导致温度、湿度的变化。而这种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并造成温度型裂缝的出现。而且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要原材料,浇筑的面积非常大。在大面积的浇筑中,结构内部的水分难以及时蒸发,而且其内部的温度较高。而外部则在空气的流动中以及日常光的照射中让水分得到了及时的蒸发,而且表面的温度也相对较低。这种内部与外部温度的失衡会导致其出现拉应力,并且产生裂缝。而这一类的裂缝则可以通过对水灰比的控制,对混凝土搅拌的控制以及对建筑施工温度的控制来进行解决,减少裂缝出现的概率[3]。

1.4 化学性裂缝

在进行混凝土的使用时,除了一般的混凝土、水、沙之外,有时也会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来进行添加剂的使用。而这些添加了外加剂的预制混凝土,会因为自身所含的化学成分而导致化学裂缝的出现。这些含有大量碱性离子的混凝土会对混凝土造成严重的侵蚀,导致其出现疏松,造成混凝土性质的变化,并导致裂缝的出现,造成建筑结构的失衡。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

2.1 水灰比控制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核心材料便是混凝土,作为整个工程的核心,在混凝土的使用上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材料使用的合规性,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整个施工当中,混凝土对于整个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稍有偏差就会出现裂缝、塌陷、张力不足、强度不达标等问题,造成裂缝的出现。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一般会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根据施工场地的湿度、温度等情况,来对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相关资料,当水灰比>0.6,那么工程后期出现裂缝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4]。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对混凝土进行严格的处理,对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搅拌时间不能过长,防止出现硬结,也不能过短,避免出现不均匀现象,造成材料之间粒径不均匀,导致出现较大的缝隙,最终产生裂缝。最后,要提高混凝土的振捣工艺。密实度作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需要对振捣工具、振捣方式以及振捣水平进行综合控制。尤其是在工人的筛选上,需要工人对于振捣技术有着较高的掌握,提高振捣的质量。

2.2 混凝土材料选择

为了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挑选。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工程来说,一般需要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或者是清水混凝土。而骨料则需要选取粒径较小的材料,含泥数量则需要控制在1%以内,以此来减少后期裂缝的产生,减少后期收缩现象,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材料采购人员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挑选,对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由于材料采购的问题而导致后期出现质量缺陷。

2.3 外加剂使用

外加剂主要是对低碱以及低水化热外加剂进行的选择,就要保证外加剂的掺量≤水泥质量的5%,保证外加剂有着高效减水性能,避免后期裂缝的出现。

2.4 混凝土的运输和储存保护

作为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核心,要重视混凝土的运输和保护环节。在运输中,若进行运输的是已经经过处理和搅拌步骤的混凝土,则需要在时间上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出现硬结和质变,造成材料的损坏,导致后期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的储存上,需要有专门的的仓库,仓库中要保持干燥,并且要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对储存场地的湿度进行控制,避免混凝土与水发生反应,出现质变,造成裂缝的出现。

3 结语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减少裂缝出现,那么就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对混凝土等相关材料审慎选择,优化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并且做好施工管理和后期养护,通过对整个施工的协调管理来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避免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罗荣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3):186.

[2] 何铧强,刘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9):227.

[3] 庞裕明.建筑工程工程施工中的墙体裂缝原因及其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2):133~134.

[4] 成权.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J].低碳世界,2017(9):121~122.

猜你喜欢

裂缝混凝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混凝土
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