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空间在设计中的应用
2018-07-09王小雪万雨婵
王小雪 万雨婵
摘 要:灰空间指的是室内外空间相互穿插交融的那块区域,它既不算室外空间,也不同于室内空间。它是半室内、半室外空间,属于过渡地带,即空间转换之间的第三种空间。灰空间的主要倡导是相互依存的概念,这是它追求“内外共生”的体现。灰空间的设计主要集中在景观、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中,灰空间的运用能使景观、建筑及室内空间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分界线更为柔和,使空间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有溝通,模糊了内外空间的分隔,给人们以整体、顺畅的观感。因此我们通过景观、建筑及室内这三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灰空间;建筑;景观;室内;应用
1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灰空间”利用自身的功能优势,在空间中形成不同次序、不同顺序的景观。下面我们用三点来总结一下灰空间在景观要素中的作用表现:(1)它体现在园林中各种元素的转换和反射,增强了空间之间的渗透性。例如,中国景观设计中的廊道空间创造了一个灵动的、交流聚合的流动的空间环境,为人们创造了更广阔、更广阔的环境景观。在园林中,灰空间利用灵活变通的空间形式和功能,给予了不同人群的需要,增强空间感和深层感。从而使这生动的空间表现效果,不仅为整个园林景观空间的层次和内容得到增强和扩展,也为观赏者带来了非常特别的视觉刺激。(2)再者我们说景观空间中不同位置上的大小空间的变化,结合“灰空间”的形式特征,使其突破出封闭空间感的约束,加强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与其他空间保持整体统一的同时也保有自己的独特性。如北台地花园,在花园中建设一个林荫道,并重新设计花园的中间和边界部分,使乔木种植和座位区域形成多个灰空间,不仅方便游客通行,同时也增强了空间的层次及美观。(3)景观空间中的植被、水体组织与分隔的特色,以及地形地势中的铺装、台阶、小品中的设计,不同颜色的不同形式、组合和搭配都会给视觉和听觉感官带来感官冲击。营造出的富有特色的“灰空间”意识形态,能为景观空间设计展示出有生机,更感性的空间形式。中外园林作品中,“灰空间”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当中。东京达芬奇波公园,就是在一个岛状铺被区种植植被并介于道路与绿地之间形成以多个“灰空间”,并形成一个个给游人休息的区域,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也为人们展示了园林景观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空间风采。
这些灰空间在景观空间中的使用,因其在形式和色彩上的过渡融合及变化,转换在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时间和空间完成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沟通空间、景观空间层次更加清晰,增加深度,强烈的对比效果,最后呈现出协调统一的景观效果。
2 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灰空间的运用能使建筑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分界线更为柔和,使空间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有沟通,模糊了内外空间的分隔,给人们以整体、顺畅的观感。如若是将两个绝对清晰的空间,直接拼贴在一起,觉对是僵硬、没有生气的空间,没有给予人一个缓冲的时间。在中国古建筑的柱廊、檐下等空间的使用功能上体现了灰空间的暧昧性和多义性,形成“灰空间”的柱廊过渡区的性质”,对建筑空间的形态设计有了良好的过渡,以及对其立面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因此,人们对于这种过渡性质空间的存在有心理需求的。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灰空间设计体现在民居院,以“院”为中心的布局形式。“院”即是室内外环境的过渡,是连接人的心理感受和建筑形态的媒介,是中国人心中团圆的体现。
“灰空间”在应用在建筑空间设计中,首先应予以重视材料内在关联特征,如色度、肌理、纹理等能营造灰空间的元素。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要具有疏密性、对称性和协调性、有序性和平衡美。其次探究灰空间在建筑空间中的意境营造。例如“灰空间”在传统江南建筑中,是一种变化丰富的组合空间,它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建筑实现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它的功能性体现在它能够修饰建筑空间方面的缺陷,作为固定装饰而存在;此外,它也加强了空间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丰富了建筑空间的内在层次,扩充人们的视野;建筑环境受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人类日常的居住环境又反作用于社会主流文化。灰空间的巧妙运用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得到积极影响;“灰空间”在建筑空间中运用比例的适当增加可以为室内外空间的分界得到更大缓冲。相反,如果建筑的空间感相对有限及单一时,“灰空间”的存在会使得空间显得狭窄拥挤,将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灰空间”需妥善恰当的应用于建筑空间中,才能够改善建筑在原有设计空间中的缺点和不足,使建筑空间设计增强协调感,更具灵活性,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3 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正从最原始的生理需求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和心理文化需求转移。灰空间在室内设计中的延伸和应用,使居住空间更具流动性、包容性和含蓄性,传达了人们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是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使空间不仅具有生活功能,而且可以成为人们交流情感和表达感情的重要场所,有利于身心健康。
室内设计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灰空间,其实现的目的是不同的。例如:(1)灰空间往往表现在门廊,门廊,家里的小花园等的形式,因此它的生活空间是交通运输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可以使室内外更天然的联系;住宅建筑入口设计,过渡的定义之间的门,让它形成和其他生活空间之间形成过渡,空间中的软化,既缓冲空间、视线,但也有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隐私性,以及在室内装饰的各种户型的设计特点,使空间格局更为丰富,对家居环境的布置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在居住空间中增加一个多级复合空间。大多数人的内部活动若过于封闭或过于开放的话,会增强人的疲劳感。灰空间的设计效果在居住空间中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状况,使人们在内外共生的空间中能始终如一的保持愉快的心情。例如,中庭,中庭属于建筑中的“户外空间”,是居住空间设计中把内外部空间分隔开来的一种建筑形式。中庭具有通风、采光、自然景观和建筑空间设计等有优势特点。把“灰空间”设计融入到居住环境的设计中来,可以给人们提供接近自然的机会。如,阳台和阳台在住宅空间中延伸,使居住者在起居室里能感受到自然的舒适。在阳台上,我们可以进行生活活动,或者我们将阳台设计成一个小的景观空间,不经能有效地提升周围环境质量而且增强了空间的视觉效果,使人的身心更加自由、舒适的贴近自然。
4 结语
“灰空间”在设计中的体现,不仅可以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而且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亲近自然的自然氛围。同时,它也给人一种心理上的过渡。在功能与审美相协调的情况下,它是一种艺术创造。这一艺术创作中运用巧妙的设计手法,强调空间精神和人与空间的完整与和谐。因此对于未来的发展动向,景观、建筑、室内中的灰空间的设计应用会越来越普遍,会深受人们的喜爱。
参考文献:
[1] 蒋承辰.张谷英村古建筑群“灰空间”的保护与传承[D].北京林业大学,2014.
[2] 戚澍.城市公园滨水环境中灰空间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3] 刘梦昕.“灰空间”在文化建筑综合体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 李伟浩.现代铁路客运站“灰空间”设计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
[5] 林涛.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建筑的灰空间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5.
[6] 王九飞.刘宪法.姜鹏.家居设计中的过渡空间——玄关[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