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2018-07-09张云飞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2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张云飞

摘 要:在当代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的高支撑模板相对于普通的支模要宽大很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8m及以上的。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高支撑模板的危险系数很高,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和模板倒塌事故的几率也大。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建设部到各级地方主管部门、从施工单位到项目部、从行业内到行业外,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一直是工作的主旋律。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建设行业已经成为除能源矿业之外的第二大安全事故高发行业,特别是高支模与脚手架方面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与今天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越来越强调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大环境不相适应。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1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条件越来越高,人们对居住建筑的质量、安全、外观及空间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创新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作用是搭建和支撑建筑的模板体系,具有跨度大、支模高度高、荷载大等特点。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不仅实现了人们对空间的需求,而且还保证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让整个建筑更具实用性和美观性。但由于施工高度高、难度大,因此高支模施工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更好的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那么就必须把握好从高支模设计到高支模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2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价值

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施工速度快、整体效果好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层高超过一定规模的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施工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难度,建设部2009年及2018年两次修订,并从2009年的管理办法提升至2018年的管理规定,高支模均被列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规定》的范围。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源于以下方面:①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适应性,有效为建筑的施工提供了便利和支撑,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②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建筑材料及资源的损耗,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促进了施工的顺利进行;③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建筑工程的外形结构及对空间的限制,增强了建筑物的刚度,让整个建筑施工完成后更加实用、个性、美观,满足了人们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要求,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3.1 合理选择设置立杆

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立杆是比较核心的一个应用要素,其需要结合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设计方案进行恰当选择,避免出现不匹配问题。立杆主要是设立在垫脚板上,其需要围绕着垫脚板类型、立杆管径大小、壁厚等进行详细分析与验算,确保其能够符合规范要求,避免自身在承载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对于立杆的具体设置,其需要根据承载力验算设置间距,确保立杆能够形成理想的整体分布效果,保障其满足支撑架设计要求。在立杆的连接上,则需要重点确保其对接是同轴线扣件对接,加强支撑体系连墙件的设置等。能够形成理想的整体性刚度及牢固性,避免出现支撑体系的不稳定性。

3.2 高支模的检查

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需要做好检查工作。具体来说,在支撑体系安装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科学组织开展施工工作。搭设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模板支撑工程工艺、工序、作业要点和搭设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并保留记录。作业人员应严格按规范、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正确配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高支模的设计方案编制人员,要认真负责,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检验高支模施工,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在关键环节的高支模安装施工阶段,要由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技术人员进行协调组织,统一指挥施工,并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下阶段的施工策略以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尽量避免出现由于施工技术不规范、监督不到位导致的高支模施工质量问题。

3.3 高支模的安装

对于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高支模的具体安装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其涉及到的施工操作较为复杂,也很容易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缺陷,需要切实围绕着安装操作的各个要点和规范要求进行详细把关控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地基承载力、沉降等应能满足方案设计要求。高大模板工程搭设的构造要求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此外,对于具体高支模安装中各类物资的应用,更是需要进行严格规范控制,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形成的支撑体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避免在力学平衡性方面存在较大威胁干扰。在安装过程中,相关偏差失误的控制是核心要点,需要切实保障各个安装环节操作极为规范,避免在任何方面出现偏差,能够按照前期设计方案进行有序操作,对于存在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尤其是在间距以及高度上,更是需要进行详细监管。

3.4 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混凝土是高支模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与混凝土浇筑时的荷载密切相关。混凝土浇筑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的顺序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要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浇筑过程选派责任心较强的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通知停止浇筑混凝土,立即撤离高大模板支撑作业面上的作业人员,并根据高大模板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3.5 高支模的拆除

首先,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其次,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大于两层。

4 结语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技术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而出现,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在人们对建筑的外观造型、层高、空间及施工进度等的要求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建筑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因而得到了很好的推广。高支模施工的技术性非常强,再加上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所以施工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应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不断的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及施工质量管理,才能适应当今建筑业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 孙本友.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实例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72.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