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不可忘,人民不可负

2018-07-09

南风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理想初心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日子,蓦然回首,已经97载。嘉兴南湖的潋滟水波,至今还折射着理想的光芒。

就物质力量而言,那时从红船上走下来的是一个稚嫩的政治组织,但那一刻标志的是一种宏伟的人类理想在中国的实体化,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已经生成。

中国向来不缺社会理想,然而传统中国一直是理想服务于政治的,循环往复的政权更迭只是一种权力易手,从未有一个政权乃为理想而生。

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那就是政治服务于理想,理想超越于私利。13名一大代表,主要身份是知识分子。天下担当固然是知识分子群体的历史传统,但完全超越自身阶级地位,以广大劳动者的福祉实现为己任,则是源于理想的自觉。

理想的存在,让中国精英首先团结起来,理想的实践,把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人也团结起来。回顾历史我们无法否认,团结,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组织前提。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和马克思一样的理想与初心,即为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而奋斗。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的激情宣告,至今读来,犹让人热血澎湃。

在革命历史上,一批批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看上去遥不可及的理想,以身许国,抛头颅洒热血,所诠释的正是马克思深情描述和毕生追求的事业取向。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又有着自己对理想与初心的特殊阐述。

1944年,毛泽东为纪念人民战士张思德而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次年,“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被写入党章。“为人民服务”,正是对共产党人的初心最简洁、最集中的表达。

1949年,中国人民实现了政治解放,但在理想实现的道路上还是千里跬步。马克思在百余年前就已经阐明,政治解放不等于人类解放。“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为了解决“挨打”难题,新中国建立后30年,中国人民一直“勒紧裤带过日子”,成就了国家工业基础的建立和国防科技进步,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回应,是理想与初心的阶段性描摹。他催促、推动着中国继续前行,在站起来之后,走向富起来。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国家的强,民族就无以自立,理想便是空中楼阁;没有人民的富,社会就难以运转,理想就是画饼充饥。

“富起來、强起来”的愿景,具体化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个百年”日渐迫近之际,共产党人除了用实际行动确保“全面小康”的实现,还再次强调了自己的理想与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与“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和谐共生。真正的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因而共产党人的理想与初心,也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与初心,这一共通性,对象化到现实之中,就是“中国梦”。

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同时要求共产党人要不断自我革命。这一点,既是过去成就的源头,也是未来进取之关键。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讲话中的要求,至今振聋发聩:“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士当弘毅,任重道远。世界政党有千万,多以取得政权为首务,又以政治经济的交易为取得政权之手段。一个有理想与信念并为之奋斗不息的政党,才是人民的期待。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理想初心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共产党人的感情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永远的初心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论“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