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2018-07-09郭艳

读写算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郭艳

摘 要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知识内容。因此,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各项教学策略给出了详细分析,对语文古诗词的日常授课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把握意境朗读背诵;存在的问题;结合历史背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93-01

一、结合意境背诵

1.把握意境是第一要素

古诗词的形式多样,大都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这就限定了我们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必须首先把握古诗词所创设的意境。我们不仅要学习古诗词所描述的场景,还应该了解作者的身世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包括作者的写作风格、所属流派等。当我们了解了这些之后,在学习古诗词时就能够准确地把握好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仔细品味作品中的关键文字,诗人在创造时,对于文字的运用十分考究,都是经过反复推敲之后才形成的最能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作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了解李煜的生活背景,就可以帮助他们对于诗人词中所表达的愁苦有更深刻的感悟。

2.朗读背诵也是重要環节

朗读和背诵是古代教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它应用于今天的古诗词教学也仍然有效。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并且背诵,可以逐渐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而且可以体味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感情。

首先,古诗词的韵律平仄押韵,节奏鲜明,易于朗读,同时古诗词又可以分为多种情感、不同风格,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之前先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流派,如婉约派的诗歌比较适合低声诵读,而豪放派的诗词学生则应该高声朗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并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从初读、细读到精读再到熟读的各个阶段,诵读的方法也有所差异,初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读懂;细读要求学生们要仔细品读,理解诗词的内容;精读的过程则要求学生抓住重点,细细品味,有所感悟;到最后熟读以及背诵,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涵的前提下,达到背诵的能力。经过这样的步骤,学生们对于诗词的理解就会更加地深入,之后教师再对学生加以点拨指导,就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枯燥,诗词意境浅薄

现在很多的教师为了应付高考,在古诗词教学上一般都是以背诵为主,老师在进行古诗词讲解的时候也一般是讲一下大概的意思,忽略了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学生并不能对古诗词有一个真正的理解,所以也很难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意境,这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目标相背离。在这种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常常不能领悟到古诗词中的内涵,也无法与作者在 情感上产生共鸣,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

2.忽视想象引导,缺乏独到见解

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应该要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但是由于老师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通过语言的描述来显示古诗词中 所蕴含的意境,也就不能顺利地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生只能凭借着对字面意思对诗句进行理解,不能深入分析诗人创作的心境,而且学生还会因为想象力没有得到发挥而无法提出自己独 到的见解,进而也就缺少了与作者进行沟通的能力,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所学的诗句,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诗句的学习,还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

三、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1.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好的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让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介入,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书中各类注释,研究课前提示、课后习题,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情感,感受语言特色。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按照教学大纲深入探索。在语文的学习中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将文中重要内容划出,从而形成平时笔记和备注的良好习惯。最后,还要注意学习经验的总结,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归纳,进一步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应试教育深入人心,学生在学习时已经习惯于灌输式教学,这对新课改提出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背道而驰。高中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引入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之中。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把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着学生能否在学习的道路上行走的长短。因此,学生应在课堂听课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阅读课本,并利用各种资源获得相关的辅导资料。

四、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教学的统一体,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因此,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进一步改进,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应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顾建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陶有宏.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李莉.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