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艺术融入
2018-07-09黄佳妮
黄佳妮
摘 要:进行包装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融入民族文化特色,不仅可以有效传承民族文化,而且一定程度提升学生实际的包装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文章主要是分析包装设计民族文化特质,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民族文化特色对于包装设计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应用,从而有效促进民族文化艺术能够融入到包装设计教学当中。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民族文化;艺术融入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后更加注重精神需求。产品不仅需要包装,而且需要注重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尤其需要注重精神层面。优秀的包装设计可促使人们身心感到愉悦。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当中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对民族文化进行广泛弘扬,将民族文化以及包装设计相互融合为一体。本文主要分析包装设计教学的现状、民族文化特色融合包装设计教学的应用,以供相关人士进行必要的参考。
一、包装设计的民族文化特质
现今时代,民族文化与经济、商家、消费者之间存在越来越密切的互动关系,消费者对商品是否喜爱,取决于其是否满足消费群体的最基本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包装设计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与赞赏。东京举办的98世界包装设计大赛中,我国的包装设计取得最高成就奖,设计思路是将现代设计理念与刺绣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从而取得了设计东京的大奖。在1987年,湖南画家黄永玉设计湘西“酒鬼酒”包装时,包装是使用粗麻袋来包装酒瓶,并且在瓶身上贴上红纸,红色为中国传统的喜庆颜色,最后用麻绳系住瓶颈来封口,与此同时,该酒瓶包装的设计借鉴了清代的明窑瓷器造型。设计师在设计“酒鬼酒”的包装时,精确把握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示出设计师对个性特质的把握。又比如,1993年世界之星大奖——茶王的铁观音系列包装设计、2000年“世界之星”大奖——贵府的特醇酒系列包装设计等,这些包装也都运用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元素,这些大胆的设计都取得了世界的认同,印证了“属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理念。2002年中国之星金奖——石库老酒包装设计,在商品包装之中注重融入民族文化特性。靳埭强是香港非常著名的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他充分以及深入了解了上海老酒系列,并且借助上海主题及石库门文化进行包装,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康雍乾御冕酒也获得金奖,这款白酒以“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清代盛世皇帝年号的首字命名,酒瓶和包装设计的主题为“修天地正气、品盛世醇香”,在实际的设计中突出中国皇家气派,体现酒的高贵品质。整体设计完美结合了清三代盛世文化以及现代工艺,从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包装设计教学中的文化理念
在平面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影响较大。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时,通常需要根据商家的要求,将文化理念渗透到设计中,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设计师还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提供与时俱进的产品包装设计,才能保持与时代接轨。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商家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这就要求包装设计不仅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還要使产品的特性在包装上准确展现出来,这样消费者才能对产品印象更深刻。所以,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要渗透文化理念,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产品的共性与个性。共性是包装设计的基础,个性需要设计者发挥充分想象力,展现了设计师的创意,在包装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更容易得到世界的认同,促进我国产品的出口贸易的繁荣。在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理念,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兼顾文化与经济,使用这样包装设计的产品才能融合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各种各间艺术,可以使产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包装设计教学内容的民族文化渗入
对包装设计教学内容的扩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改革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内容中渗入文化,这要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充分发掘资源,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一步认识与理解,还要不断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鼓励其进行创新。另一方面,主要是在艺术设计方面,使学生建立创意物化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将文化与技术有机融合起来。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应多开设相关文化课程,还可以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更多包装设计的先进经验,教学的过程之中,通过剖析国内外设计成功的案例,促使学生掌握设计与文化融合的方法。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和文化丰富国家,在产品包装设计中渗入文化,一方面有助于实现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还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播,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分析成功案例,可使学生直观理解包装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学生还要充分了解文化历史知识及民间艺术。一般传统民俗都来源于当地的风土民情,在教学内容中加入艺术文化,可以提高学生想象力及创意物化的能力。如果学习了艺术文化精加工的技巧,学生就能掌握各种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还能提高学生将艺术文化与设计技术结合的能力,使产品经过包装设计更具美感。
四、包装设计教学方法的民族文化渗透
(一)多元运用各种方法,因材施教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是包装设计课程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都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不同的学生性格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对于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设计是一门艺术,然而艺术需要灵感,所以,教师在将包装设计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后,不能以刻板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学习反馈。而应该为学生创造多种实现灵感的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了解知识内涵。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为学生创造多种教学之外的学习环境,例如,带领学生去民间乡村考察,或是访问知名学者、参观展览。多元的实践环境和教学环境一方面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灵感,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课堂学习的知识真正用于实践的包装设计应用。要重视对于学生学习实践工作的反馈评价,针对一部分学习进度较慢或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进行指导,真正贯彻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以及因材施教。
(二)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
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还是要通过市场来检验的,所以,学校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创造真正的实践环境,了解自己的学习不足。学校的课堂学习实际上存在着与市场脱节的情况,学生不了解市场的要求和变化,也就不了解市场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包装设计作品。企业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将文化渗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市场实践的机会,用市场来检验文化渗透的真正作用。多年来,也有许多的设计院校与地方的设计企业相合作,学生为设计企业提供新创作的作品,企业为学生检验自己作品的价值提供机会并且给予一些资助和奖励,当学生毕业后又成为学校为包装设计企业输送的新型人才,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三)用比赛评价学习成果
比赛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教学和教师教学成果的一个极好的方式。一方面,比赛的包装设计题目一般与市场的潮流相接轨,能够让学生了解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包装设计产品。另一方面,比赛能够为学生的同辈交流创造环境,开阔他们的视野,结交更多的朋友,严格的考核标准也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评价。目前很多的包装设计比赛都鼓励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之中,结合前沿的科技成果,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这也告诉学生和教师闭门造车的学校学习其实是与时代脱节的,是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因此要学会与社会形成互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就是包装设计学习的前进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要求包装的实用性的同时,也要求其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这也正符合文化渗透的教学思想,传统文化滋养现代包装设计,体现包装设计的人文性和文化性。比赛设计的要求和交流,也许会给学生带来更多文化上的思考和影响,让他们设计出更好的拥有人文价值的设计作品。
(四)用文化滋养学生的包装艺术设计
艺术来源于生活,大师的作品能够给予学生文化的滋养,民间的优秀作品也可以给予学生以灵感。随着群众对于艺术的重视与喜爱,各地开办的艺术展越来越多,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大师作品的良好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包装设计的学生参观大师的艺术展,并组织参展后的讨论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条件不足的也可以通过一些设计产品探索如何将文化理论融入包装设计。例如剑南春酒的设计就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酒文化的结合,窖藏的文化底蕴通过包装设计反馈给消费者。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的设计,则将古丝绸之路的探索精神融入现代茶与文化之中,并且巧妙暗合了“一带一路”的中国开放设计。除了这类饮品的设计,传统文化也充分融入了现代的优秀建筑作品中。例如,上海世博会中陕西馆的设计,就是将唐朝的三重阙的元素融入了建筑设计中。通过对这些优秀的包装设计产品的欣赏和审鉴,能够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获得丰富的设计灵感。这种文化与现代设计相交融的设计产品也给予学生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告诉他们优秀的蕴涵文化的现代设计作品是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服务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包装设计教学当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对于提升设计水平以及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完善,融入更多的关于民族文化元素内容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永强.民族文化融入室内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494+496.
[2]肖宇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民族元素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5,(12):32.
[3]狄思思.区域民族文化資源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应用初探——以禄劝彝族刺绣为例[J].中国包装工业,2015,(20):113-114.
[4]于超.论民族元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渗透[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1):168-170.
[5]雷洁卿,邱海东.历史人文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传承[J].艺术百家,2013,(S2):378-380.
作者单位: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