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洱海的历史
2018-07-09吴艳
吴艳
彩云之南,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湖泊,好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珠玉,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流传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在这些璀璨的高原明珠中,一湖狭长如月的碧蓝尤为引人瞩目,它温柔多情、它深邃明丽,好像一只眼睛深情地凝望着这片土地,它就是白族人民的金月亮,大理的母亲湖——洱海!
洱海古称叶榆泽、叶榆河、昆明湖、昆弥川、西二河,白语音为“耳稿”,意为“下面的海子”。大约在350万年前,因喜马拉雅地壳运动,洱海地区断陷成一个湖盆,在外力的侵蚀下,冰川退缩,水流汇集于此而形成湖泊。洱海湖水清澈,水质优良,经过数百万年的发育变化形成今天的湖形——北起洱源,西依苍山,东接山地,南至下关城区,由西洱河经天生桥向西奔流而去。洱海全长约42公里,东西最大宽处有9公里,水域面积约25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米,最深处达21米,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
洱海形成于350万年前,关于洱海有史可载的故事要从公元前讲起。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历经千难万险从西域死里逃生回到大汉王朝的张骞再次率领探险队出发了。这一次,他们分别从四川的成都和宜宾出发,奉命向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境内前进,探索西南地区通往身毒(古印度)的道路。然而,当他们意气风发地行进到碧水茫茫的昆弥湖边,却遭遇了当地昆明族人的阻挠,屡战不胜,无奈只有放弃返回长安。汉武帝闻讯大怒,于公元前120年,征调大量人力在长安开凿人工湖训练水军准备征讨昆明族,并将湖命名为“昆明湖”。昆弥湖,即洱海古称,这段“汉习楼船”的典故使得洱海被載入中华文明史册。清乾隆时期,皇帝还把北京颐和园的西湖命名为“昆明湖”,以示对汉武帝开疆拓土霸业的景仰。
这个令汉武大帝为之动怒的湖泊,千百年来如一轮新月静卧雄伟的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之间,孕育了大理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辉煌灿烂的文化,是白族人民生生不息的摇篮。苍山洱海,山水相依,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后崛起南诏、大理两个地方政权与唐、宋王朝鼎足而立,之后元明清三朝,又如一条涓涓长河滋养和哺育出祖国西南边疆历史文化名城——大理,洱海以其温婉、内敛、包容的个性成就一片山水田园,和谐乐土。而今,洱海更以其多彩的风姿,隽永的魅力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数以万计为它慕名而来的游客,让我们环绕洱海,翻阅历史的书签,谈古阅今,细细品读千百年间洱海的传奇故事和风姿神韵。
一
龙尾关下,西洱河水激流暗涌,1300多年前,南诏与唐王朝的天宝战争在此拉开序幕。南诏据险而居,坐拥天时地利,凭借洱海和西洱河天堑胜券在握。激烈的战斗过后,唐军大败,主帅李宓引咎自戕,沉江而死。西洱河边积尸壅塞,血流成河。战争过后,南诏王阁罗凤心怀不忍,在西洱河边为唐军阵亡将士修建了坟茔,俗称万人冢。千百年来,从西洱河尽头天生关吹来的风一年四季都那么狂暴,好似战死他乡的唐军将士挥之不去的哀怨,久久不消。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西洱河穿城而过,将城市一分为二,往东连接洱海,向西穿越崇山峻岭经漾濞江汇入澜沧江。四座大桥横跨河面,连接南北城区,依靠西洱河上闸门调节水位,西洱河蜿蜒的河道显得风平浪静,两岸垂柳依依,湖光山色,为城市增添了一番旖旎的风景。
站在西洱河最东端的兴盛桥向东眺望,视野豁然开阔,洱海水面渐趋宽广。桥北恢复重建的锁水阁矗立水边,这里曾是龙尾古城的最东端,相传明初游学中国到大理的日本僧人天祥曾在此登楼一睹“鸳浦夕阳”的美景,留下《题龙关水楼》的优美词句“此楼登眺好,终日俯平湖,叶尽村村树,花残岸岸芦。渔翁晴独钓,沙鸟晚相呼,何处微钟动,云藏岛寺孤”为今人还原了当时鸳浦夕照的秀美景致。
从锁水阁东望,向北是一望无际的洱海,南边沿岸有座圆圆的小山,山下,矗立一座牌坊,上面龙飞凤舞的“洱海公园”四字出自著名书画家吴作人先生。这座小山,原名息龙山,俗称团山,原为洱海南端的一个小岛,曾是南诏王室养鹿的鹿苑,后因洱海水位下降与陆地相连,1975年辟为公园,修建亭台水榭,花园苗圃,是为观山揽海的绝佳之处,成就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无数大理人的美好回忆。进入洱海公园沿湖岸前行不远就见一亭廊水榭浮于水面,这处被称为“海心亭”的仿古建筑满足了人们亲近洱海的愿望,回廊环绕入水,凭栏近听洱海轻涛,远望苍山如屏,洱海如镜,水天一色烟波浩渺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往前不远处有座亭亭玉立的汉白玉渔家女雕像,以洱海为天然的背景,刻画了美丽的白族姑娘肩挑大鱼的质朴形象。雕像对面一架笔直陡峭的楼梯直通山顶。一口气登上300级台阶,气喘吁吁之余却能从望海楼长廊观赏到玉洱银苍的美景,果然如诗所述的“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
作为洱海最南端的山顶,远眺洱海确有一望无际之感。息龙山以东曾经建有珠海阁,为大理四大名阁之一,与山脉走势好似游龙献珠而得名。想当年登阁极目远眺,苍山巍峨延绵,洱海碧波无涯,胸中仿佛也涌起如《岳阳楼记》中所描述的阵阵浩然之气。可惜珠海阁早已毁坏无迹可寻,只留下清代贡生杨晖吉一首《舟次珠海阁》的诗句“迎秋南去泛仙槎,满载壶浆涌似霞。海放珠光云弄影,楼嘘蜃气浪飞花。钩垂洱水潭无底,屏列苍山画半斜。何处月明今夜醉,柳蒲烟里尽渔家。”给人以无限遐思。
二
经过息龙山下的石屏村,沿宽敞的机场大道向海东行进,视线越过一片片湿地,洱海波平如镜,苍山脚下,城市的高楼大厦在浩渺的烟波中宛如海市蜃楼,勾勒出一幅如梦如幻的山水城市画卷。进入环海东路,碧波荡漾的洱海近在眼前,触手可及,迎着海风,沿着湖岸大道疾驰不一会就进入南村海湾,一个与陆地相连的半岛蓦然出现在眼前,相隔不远,就是洱海中的第一大岛金梭岛,这里就是洱海东岸第一站——海东。
金梭岛位于海东镇南部,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岛屿,南北长约2公里,中部低而南北高,呈长锥形,形似织布机上的梭子而得名“金梭”岛,南诏时期曾名“中流岛”并筑有避暑行宫,名为“舍利水城”。相传,金梭岛是天上仙女将织布的梭子遗留人间而形成的美景,明代白族文化大家李元阳曾作诗赞金梭岛美景曰:“天生异石似金梭,欲织银苍水上波;一树珊瑚藏海底,清光夜接月中娥。”如今,岛上白族民居建筑密密匝匝,村落里保留着传统白族渔村的民族文化风情,生活在这秀丽景色中的人们借用岛上本主庙对联毫不谦虚地表达了心中的自豪“万里锦绣江山金梭宝岛占一,祖国灿烂大地舍利水城独居”!
相较之下,金梭岛南面的银梭岛就显得默默无闻。银梭岛面积较小,岛上无人居住,由于洱海水位的下降,银梭岛已经成为连通陆地的半岛。然而,5000年前,大理的史前人类却居住在这里,过着捕鱼捞螺、狩猎采集的生活,开启了大理有迹可考的历史。2003、2006年两次银梭岛考古发掘揭开了这个小岛上的秘密,将大理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展现在世人眼前,这一重大发现曾入选2007 年中国十大考古发掘的评选。银梭岛是洱海地区史前人类生息繁衍的重要遗址,是云南省首次发掘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贝丘遗址,先后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青铜器、汉代墓砖、钱币、南诏有字瓦和几何纹砖等文物,这里的发现将大理的有迹可考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这座不起眼的小岛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知道还有多少关于洱海文明的秘密正静静地等待人们的发现。
海东远眺金梭、银梭二岛的山上,一座石牌坊默默地矗立了几百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大理卫指挥使鲍杰受封为昭毅将军、上轻车都尉,这是何等的荣光。鲍杰(1437-1510年),字应奎,原籍直隶六安州永知县人(今安徽六安县),其父鲍昭随沐英远征云南后留居大理,曾任大理卫指挥佥事、大理卫指挥使。1465年,鲍杰承袭父职出任大理卫指挥使镇守一方,掌兵政二十余年,以治军严谨著称。在他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鲍杰的一生,是中原汉族与大理地方民族融合的见证,鲍杰死后,安葬于海东塔村东山麓白龙岗,静静地凝望着碧波万顷的洱海,守卫着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和鲍杰一样,海东名庄的李根长也以武入仕,乾隆四十八年(1793年)考取武舉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又获武进士第十七名,被乾隆钦点为御前侍卫。乾隆敕建的“御前侍卫府”旌表牌坊在名庄村留存至今,成为海东人民的一份荣光。
海东向阳湾以北,玉岸山南段的罗荃半岛与大理古城隔海相望,可谓观赏苍山洱海美景最正面的视角。罗荃半岛位于洱海东岸,三面环水,古称东崖。因密教高僧罗荃法师受封于此,修建塔寺而得名罗荃半岛,沿袭至今。岛上的罗荃塔为十三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从出土的文物推断罗荃塔的建造时期大致在南诏中晚期,是与崇圣寺千寻塔同期的宏伟建筑,可惜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现今半岛上除了重建的罗荃塔和罗荃寺外,还重建了洱海四大名阁之一的天镜阁。天镜阁原与罗荃寺相连,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塑有观音像又被称为“观音阁”,后年久失修而毁。如今所见的天镜阁是1996年恢复重建的,为钢混结构五层歇山顶重檐走马转阁楼建筑,高25.6米,南与金梭岛隔水相望,西与洱海西岸崇圣寺、三塔遥遥相对。登阁远眺,目及上下两关,苍洱大观尽收眼底,明代文人杨慎登阁作诗赞道“逸峰斜插水中东是水西是水,杰阁遥临天外上有天下有天。”风平浪静时,洱海如一面明镜,伟岸的苍山、山下的田园村庄、岸边的绿洲、水中的岛屿、点点渔船白帆倒映水面,如入画卷。而每当对面苍山玉局峰上望夫云出现,狂风大作时,洱海上掀起惊涛骇浪,天镜阁据险而居,真如司马相如所作联句“此水可当兵十万,昔人空有客三千”的雄奇壮丽。
明万历年间的一个七夕夜晚,洱海风平浪静,明镜高悬天际,水面波光澄然如镜,水月交相辉映安然静谧。时任大理通判的章曰慎饶有兴致地与友人泛舟洱海,尽兴而归,挥毫泼墨写就《七夕泛洱歌次韵》,后被镌刻于罗荃半岛东南临水崖壁上,至今可见,成为集海东人文、自然、书法艺术和历史价值于一体的文化精粹。
三
经过海东,下一站就是挖色。挖色古称鲁川,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向西遥望大理古城,向东可通佛教胜地鸡足山。挖色坝子地处凤尾河三角洲,平畴沃野,山环水绕,田园秀色,风光无限,自古以来就是洱海东岸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民族风情浓郁,也是洱海东岸白族本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
曾经从海东到挖色需翻山越岭,而今,环海公路的修建使人们能够沿湖而行,一路饱览湖光山色畅通无阻。山海相连处突然峰回路转,只见海中一座小岛缥缈于水天之间,佛阁仙山好似蓬莱胜境,这里就是挖色海印村的小普陀。海印是挖色玉案山下洱海之滨的古渔村,古名“白石曲”,白语音“额米脑”,意为岩面上的村庄。这个坐落在山水夹缝间的狭长渔村拥有悠长的海岸线,远观苍山洱海,碧波茫茫,山水连绵,水天之间,云横玉带,白帆点点。近看海中仙山,琼楼玉宇,梵音阵阵,眼前的景致如梦似幻,真有置身于普陀仙境之感。小普陀,这个洱海中孑然独立的礁石袖珍小岛,因此被赋予观音施印以镇恶龙的传说,明代始建观音阁于岛上而得名“小普陀”。每当清晨日出之前,苍山顶上朗月依稀,雪顶银光闪耀,海风轻拂,洱海清波微荡,海面涌动的雾气,给小普陀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此“岚霭普陀”之景名列洱海八景之一。
挖色湾以东,是挖色坝子密布的田园和村庄,突兀高耸的旗鼓山护佑着这片土地,一条凤尾河灌溉着阡陌纵横的田野,有如一片碧绿的棋盘,点缀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挖色是苍洱流域灿烂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境内的赤文岛、三峰山、大官山、旗鼓山等地先后出土众多石器和青铜器,是洱海青铜文明的典型代表。赤文岛,又名鹿鹅山,是洱海三岛之一,很早以前四面环水,由于洱海水位下降一面与陆地相连成为三面环水的半岛,从挖色湾望去,好像一只巨大的海龟浮游海边。传说古时候,山上常有一窝窝的马鹿活动而得名鹿窝山,后来逐渐叫做鹿鹅山,也写作鹿峨山。后因在鹿鹅山南岸怪石嶙峋的崖洞石壁上发现红色文字样的图案,又把此岛称为赤文岛。岛上出土的石器、陶器和青铜器证明鹿鹅山赤文岛也是洱海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鹿鹅山赤文岛临海居高,可俯瞰洱海,海边悬崖上耸立着翘角飞檐的观音阁,危崖下怪石嶙峋,间或有大蓬的仙人掌在石缝中顽强生长,海水幽蓝深邃,凭海临风,观赏到的是洱海雄险奇秀的壮丽景色。
挖色大成村,又作大城村,是洱海东岸最大的白族村落。相传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大成先民就以此为中心建立了鲁白王国,创造了白族早期的鲁白文化。晋永嘉三年(309年)大成为东河阳郡郡治,辖东河阳、叶榆二县,是为洱海东西两岸政治中心之始。如今,大成村村落民居院落井然有序,间有寺庙、门楼、亭阁等古建筑。其中,以位于大官山麓的沙漠庙历史最为悠久。沙漠庙又名圣德庙,相传起源于鲁白国都城神庙,现供奉沙漠景帝、大义宁皇帝杨干贞等本主。庙内立于明宣德七年(1432年)的碑刻《应国安邦神庙记碑》就记述了挖色大成村沙漠庙从南诏到明代的历史变迁。沙漠庙建于南诏阁罗凤时期。沙漠为沙门的白语谐音,供奉西方广目天王,为佛教神祇,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而发展成为白族本主神,至今仍是挖色坝的中心本主,被奉为洱海东岸的本主神都。
而大成村另一头的崇福寺则因佛祖释迦摩尼大弟子迦叶由此一路传教至鸡足山入定,而被称为鸡足山的开山母寺,也是寺僧往返鸡足山的前站,曾有二十四院庵、九阁十二楼的繁盛。此外,大成武庙也是村落中最具特色的寺庙建筑之一。清代康熙年间,大成被命名为“大理府第一文明古镇”,特许建文庙和武庙,气势宏伟,可惜于咸丰年间被兵火烧毁。现存武庙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漫步大成村,门楼亭阁依旧,不乏大夫第、将军第、魁星阁等古老建筑,普通民居也多装饰绘画,古意盎然,文化底蕴之深厚可见一斑。
大成村以东的高兴村,位于三峰山山脚,因高兴兰若寺而得名。在这里发现了大理地区最早的寺庙碑——立于大理国定安四年(1198年)的《高兴兰若篆烛碑》,碑文记述了大理国兴建高兴寺弘扬佛法的过程,可谓是大理国广为推行自南诏以来传入大理的佛教信仰,大兴佛寺、广施佛礼的历史见证。高兴兰若寺落成后,附近先后建起多座寺庙,并依山就势开凿石窟,香火缭绕梵音不断。现存的龙绕石石窟、凤鸣台石窟等即为大理国中晚期遗留下来的宗教造像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与剑川石宝山石窟、安宁法华寺石窟并列为大理国三大佛教石窟群。
四通八达美丽富饶充满妙香古韵的挖色坝,还是三月街最早的缘起之地。相传权臣杨干贞为夺取大长和国国主郑隆亶政权时曾在挖色和大理血战数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杨干贞建立大义宁国后为纪念胜利并镇住战场上的阴气,将战期定为街期,通过赶街聚集人气,安抚亡灵,于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挖色大城沙漠庙集会,十五日至二十一日转至大理城西集会,分别称为“小三月街”和“大三月街”。除了小三月街,挖色在农历正月和二月间还有独具特色的“释迦节”和“本主节”,组织严密有序,男女老少都热忱参与。节日期间每个村庄都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将传统的民族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挖色独有的宗教文化景观。
四
从挖色所在的鹤翥曲往北,天然形成的海岸线曲折回环,形成一个又一个弧形的海湾,洱海东岸九曲有一半在此。经过康廊进入蟠矶曲,青山遥遥在望。忽见路边一片怪石嶙峋,几棵大青树于夹缝中恣意生长,撑起状如华盖的巨伞,给树下的人们带来一片荫凉。登上巨石小坐,观山看海,享受树影的荫蔽和海风的轻抚,如入仙佛之境,难怪乎明嘉靖丙辰(1556年)八月,大理名士李元阳同朱光齐到此有感而发,由吴懋书写了“古迦叶佛”四字隶书阴刻于青石之间,此情此景,古人所言不虚。
绕过青巅山青鸡岭,进入莲花曲,没有了海天一色的雄浑壮阔,却又是一幅内陆湖光山色的田园景致。海湾内外,田畴阡陌,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水塘。因这里广种莲藕,每当夏季荷花盛开时,呈现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胜景而得名“莲花曲”。莲花曲生态之美,得益于村民自古以来朴素的环保意识,在村内本主庙北山墙上嵌有一块《栽种松树碑记》,记录了村民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全村公共事务的高度并刻碑立石遵照执行,为后人留下了一片青山绿水。
莲花曲长育村,有座历史悠久的金镑寺,据寺内明洪熙元年(1425年)所立的《重修金镑山碑记》记载,金镑寺为元代大理第八代总管段信苴义所建,供奉四大天王、大黑天神、白姐圣妃、柯梨帝母等神祇及十八罗汉等诸多佛像,体现了白族人民多元信仰崇拜。大殿后的漂来阁则更具传奇色彩,相传其木料均为海上漂来而得名。全木质结构的漂来阁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为单檐歇山顶殿阁式建筑,用材粗硕,结构牢固平稳,风格朴素大方,保留了典型的元代建筑艺术风格,是大理地区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元代建筑珍品。漂来阁坐北朝南,背靠白鹤山,前临茫茫洱海,与其大殿外的对联“寺传漂来,元梁宋斗千秋见;山连鸡足,碧岛清溪一景间”相呼应,古老的建筑和动人的传说也为莲花曲的秀美又增添了一份人文色彩。
曾经,双廊也是大理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凭借“萝莳曲”“蓮花曲”两曲交界的地理位置优势曾作为南诏大理国的重要军事要塞和水军基地,也曾经是唐天宝战争、清杜文秀起义的古战场,并以其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得名天生营。天生营得天时地利,远望苍山如黛,近看洱海波光粼粼,坐看飞珠溅玉,卧听海浪拍岸。有此渔田之利,舟楫之便,岛上渔家风情浓郁,早在1959年前后就有《五朵金花》《洱海清波》等多部电影在此取景拍摄。如今天生营玉波阁上杜文秀所题对联“洱海有蓬莱,营号天生,三千溺水谁飞渡;鸡山临岛屿,人当海上,十万雄兵难进攻”记述了双廊作为军事要塞的过去。而海边耸立的魁星阁则默默地见证着双廊的历史发展。魁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民众修建魁星阁具有重视文化教育和期盼文运眷顾的文化意蕴。双廊魁星阁为三层三开间歇山顶阁式木构建筑,用料粗硕,斗拱、插头、花板等构件雕饰典雅精美,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保持了民国年间建筑风貌。魁星金身青面,赤发环眼,面目狰狞,魁星阁内常供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塑像,可惜双廊魁星阁内却没有塑像。
魁星阁与南诏风情岛上高达17.56米的汉白玉阿嵯耶观音(又称细腰观音)造像遥遥相望,双廊的过去和现在在此交汇。1999年,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人们在南诏风情岛上规划修建了云南福星广场,雕塑了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汉白玉观音雕像,用浮雕墙展现大理神话中观音十八化的传说及《南诏中兴画卷》中的“观音授记细奴罗立国图”和《大理国张胜温画卷》中“蛮王礼佛图”,营造出浓浓的南诏历史和佛教文化氛围。将“唐朝的屋顶、吐蕃的墙和窗、大理的民居建筑基础和外形色彩”融合在一起,修建了南诏避暑行宫,行宫前面的广场上用一尊尊的塑像展示白族本主文化,结合小岛怪石、沙滩和岩洞的瑰丽景致,打造出了具有南诏历史韵味和民族风情的4A级景区。徜徉小岛,或许能从中感受到双廊人工雕饰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底蕴。
双廊因双曲环抱而得名,南有莲花曲,北有萝莳曲。洱海边的红山本主庙就位于萝莳曲红山半岛,庙中供奉唐天宝年间曾经大败唐将鲜于仲通和李宓的南诏军事将领王盛、王乐宽,称为“赤男灵昭威光景帝”,不知何年何月就在此日日夜夜遥望洱海。每年农历四月十四至十六日红山本主庙会期间,渔船汇集,人流如潮。近些年,洱海开海节也在此举行。开海节这一天,人们在红山本主庙举行祭海仪式,之后渔民们伴着鼓乐声,唱着渔歌,扬帆起航,出海捕鱼。碧波万顷的洱海上白帆点点,渔民们齐声喊着嘹亮的捕鱼号子,划船撒网,呈现出“百帆竞发,千人捕鱼”的壮观场景。
五
从红山本主庙沿环海路,经过牛角曲,凤翼曲,沿湖湿地柳树成荫,不时有白鹭、水鸟在沼泽芦苇中歇息、飞翔,一幅自然生态的田园画卷缓缓展开。北海观音阁,就位于洱海最北端的凤翼曲,小小的寺庙因包含了大理“四绝奇观”不容小觑。北海观音阁又名“海头普陀寺”,寺内峰顶阁,建于洱海边一巨石危崖上,此为一绝。阁后一棵树龄百年的黄葛树枝繁叶茂,树干遒劲粗壮,根茎蜿蜒交错,像爪子一样紧紧包裹住巨石,此为树包岩一绝。登阁南望,洱海烟波浩渺直达天际,苍山在侧环抱一湖碧水,视野之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明谪滇状元杨慎曾题“水天一阁”四字匾额悬于峰顶阁,字体苍劲,此为状元匾一绝。清末以诗书画艺闻名的僧人担当大师,经常往来于鸡足山与苍洱之间,在北海观音阁留下《登海头普陀寺怀杨太史》一诗,“担当寻迹上海头,凫水攀崖登危楼。南望碧海翻惊浪,回首太史劲笔遒。”是为担当诗一绝。此四绝隐匿于北海观音阁小小的院落中,值得细细品味,感受洱海边不胜枚举的人文故事之一二。
洱海除了苍山十八溪涓涓溪水汇入,在北部上关一带还有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海潮河汇入其中。尤其是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是洱海主要的入湖河流,入湖水量约占洱海总水量的57%,约占洱海年补充水量的70%。三江交汇之处得名江尾,在洱海水位消落带形成大片的湿地,河道纵横,水草繁茂,村舍田园,别有一番高原水乡的韵味。曾经,因为人口稠密,下流河道污染突出,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入湖水质污染直接导致洱海水质富营养化,形势严峻。2008年以来,洱海保护综合治理战役打响,罗时江湿地成为洱海源头首个湿地生态公园,通过加强罗时江源头西湖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加快生态移民和流域生态湿地恢复建设,恢复种植水杉、芦苇、浅水藕、白茭、菖蒲等大量能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提高入海口的水质取得明显成效。如今江尾环海路一线,生态湿地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路边樱花盛开,湿地里各种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水下锦鲤、红鲤自由游弋,水面上,洁白的鹭鸶翩翩起舞,将洱海北岸妆点成一幅绿岸连绵、鸟语花香的山水田园画卷。夏日里,罗时江湿地的荷花竞相开放,延绵成片,还有朵朵洁白的菱角花、海菜花点缀其间,仿佛一个个小精灵在水中跳动。待到秋高气爽采摘莲子菱角时,更是一派丰收的喜悦景象。
在罗时江入口处,曾经有一座九孔桥与洱海相连,形成一个天然的港湾,岸边建有龙王庙,曾经洱海四大名阁之一的水月阁便矗立不远处的洱海中,与最南端的珠海阁遥相呼应,形成南北对峙之势。水月阁下有三个泉眼,相传洱海“弓鱼洞”便在此处。弓鱼,学名大理裂腹鱼,为大理洱海特有的经济鱼类,肉厚多脂,味道鲜美,和学名油四须鲃的洱海油鱼同为中国五大名鱼。过去,洱海周边遍布油鱼洞、弓鱼洞,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此探访,在游记里记录了洱海边一座突出到海中的龙王庙下有个油鱼洞,每逢八月十五,洞中聚集了大如手指周身是油的小鱼,是这个地方的第一美味。虽然不知徐霞客所指油鱼洞和水月阁下的弓鱼洞是否为同一处,但由此可见洱海弓鱼、油鱼确实名不虚传。据说每当秋分时间,洱海涨潮,没过水月阁下泉眼,两泉依然喷涌势不相让,在水面上形成一道分界似的水波。中秋月明之时,水面出现两月倒影,与天上明月交相辉映,金波荡漾,形成三月共影的奇观,引得李元阳、杨慎等文人骚客慕名观赏,吟诗题字,水月阁因此声名远扬。然而,随着洱海水位的下降,水月阁离海渐远,水月奇景亦不复存在,弓鱼和油鱼也频临灭绝,实为遗憾!
因为地处水路要冲,又是九孔桥、龙王庙和水月阁等名胜所在,下沙坪村这个天然港湾的西边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渔潭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二十一日举行,围绕渔具等农贸物资为主进行物资交易,也称八月十五会。届时,洱海周边四邻八乡的各族群众,从水路、陆路熙熙攘攘纷至沓来,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因为处于秋收前的农闲时分,人们还通过集会购置嫁妆,渔潭会因此又被称为嫁妆会,增添了金银首饰、玉器、剑川木雕家具、绣花饰品、男女服装、家用电器等商品。后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又将会址改在附近更宽敞的沙坝举行,是滇西地区仅次于三月街的物資贸易盛会。
离曾经的水月阁不远,有座东临洱海的碉楼孤单地矗立着,南诏大理国时期,碉楼连接的城墙西接苍山云弄峰,东临浩渺的洱海,以锁山控海之势筑起一道铜墙铁壁,形成大理北部的屏障——龙首关。当年,徐霞客从沙坪出发到龙首关,从北门进入后,半里才走出南门。而今,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雄关气势不再,龙首关除了依稀可辨的城墙遗址外,只剩这座形单影只的碉楼守望着洱海,遥想当年将忽必烈率领的蒙古骑兵拒于城下奈何不得的那段英雄往事。
六
经龙首关沿苍山一路向南,是广阔的冲积平川,苍山十九峰顺势绵延,如一把弯弓环抱着洱海,弯弓的一端是龙首关,一端是龙尾关,十八溪顺势而下,由山巅雪峰一路欢快奔流汇入洱海,滋养着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洱海西线,密布着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小村庄,为温柔沉静的洱海镶上了一道璀璨华美的花边。
桃源村,一个有着动人名字的村庄,紧紧地依傍在洱海边。桃源古渡,至今依旧是洱海西北部重要的码头。每天,有无数游客乘船畅游洱海,饱览了苍洱风光后意犹未尽地从这里登岸去往云弄峰下的蝴蝶泉,继续感受大理的万种风情,也有游客从这里登船向南,远眺苍山,沉醉在洱海的一湖碧蓝中。桃源村,虽不是《桃花源记》中那个不为外人知的世外桃源,却是比世外桃源更美名传扬的美好村庄。乘着大理旅游开发的春风,这里酒家林立,白族美食汇聚一堂,让桃源人家们率先过上了富裕小康的生活。
从桃源村向南沿环海西路前行,经仁里邑、星生邑、深江来沙村,一个以洱海鱼鹰文化而闻名的白族村庄。鱼鹰,学名鸬鹚,外形比鸭壮硕,鹰脸大眼,通体黝黑的羽毛中泛着紫蓝相间的光泽,喙部前端有钩,粗长有力,极善于潜水,眼睛发绿似鹰隼,能在水中看清各种鱼虾,还能用喉下的皮囊暂存捕捉到的鱼,以其高超的捕鱼技巧而得名鱼鹰。洱海附近的渔民自古以来就有饲养鱼鹰协助捕鱼的传统。祥云大波那出土的青铜器中就出现以鱼鹰为题材和装饰纹样的青铜器,充分证明洱海地区驯养鱼鹰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白族先民传承着鱼鹰驯养技巧,与鱼鹰建立了赖以生存的亲密关系。曾经,泛舟洱海,总能看到渔船上人和鸟默契配合的捕鱼场景,船上渔民仿佛一军之将,一声号令,鱼鹰们纷纷跃入水中,只见水面波浪翻腾,顷刻间,一只只鱼鹰先后浮出水面衔着大鱼游向渔船报捷,渔夫则抛撒小鱼以示嘉奖,人与鱼鹰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这幅自然生态又和谐动人的场景在洱海边的沙村上演了千百年,成为洱海渔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出于对洱海水质的严密保护,鱼鹰退出了洱海,但渔舟唱晚,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画面依旧留在人们心中,难以忘怀。
沙村、金圭寺、河矣城都是位于喜洲古镇东边,洱海之滨的村落。喜洲古镇,最早为河蛮的城邑,汉武帝曾在此设置叶榆县,隋代史万岁曾驻兵于此,因而称“史城”或“史赕”,南诏时期为“十睑之一”,曾建“大厘城”为陪都,元代起称喜洲,明清延续至今,是白族聚居的重要城邑,老舍笔下被称为“东方剑桥”的体面市镇,也是大理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源地,拥有高度的商业文明,诞生了著名的喜洲商帮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在沙村南面与洱海连接的南湖塘中,绿树掩映中隐约可见一座中西合璧的别墅建筑,这里最早为喜洲商帮首富、著名商号“永昌祥”创始人严子珍在1937年所建以供退隐田园后颐养天年的花园别墅。因严子珍自号“苍逸老人”而命名为“苍逸纪念馆”,因四面临水,又名“海心亭”,沿用至今。抗日战争时期,华中大学由武汉辗转迁至喜洲办学,其间,严子珍多次在风景秀美的海心亭接待华中大学和西南联大的教授、学者,想必海心亭的美景一定给带给了这些文人学者无限遐思,激发过他们创作的灵感。而今,海心亭四面已为陆地,旧时风光不再,或许,人们还可以到青莎洲走走,寻找旧时的风采。青莎洲俗称海舌,苍山万花溪在这里入海,在海水缓流挤压的作用下,冲积形成了这块三面临水,状如长舌的沙洲由宽至窄深入洱海。漫步沙洲,一步步走进洱海,沿岸草木葳蕤,柳树成荫,左右皆是碧波微漾起天光云影。临水四望,移步换景,或湖光山色,或孤帆远影,或轻涛拍岸,或倒影如镜,亲密感受洱海之秀丽神韵,“海舌”青莎洲实在是不二之选。
青莎洲以南的沙村、河矣城、金圭寺之间曾有占地千亩的龙湖,湖水通过十八大沟与洱海相连,湖中遍布蟹屿螺洲,湖水清澈见底,水草丰茂,四周绿树成荫,颇有江南水乡的景致。据说,龙湖畔曾有古渡,可从洱海上直达喜洲城内,也为喜洲城为商业重镇提供了水上交通的便利。龙湖边上曾建有雁塔,又名“文丰塔”,据说可与崇圣寺三塔相媲美,然而却不幸毁于1925年的大理大地震,空留白塔坪村而不见塔影。上世纪60年代实施“围海造田”,龙湖渐被填实,昔日盛景终成记忆。所幸的是,如今,喜洲龙湖生态湿地工程成效初现,相信令人魂牵梦萦的龙湖美景不日即可重现!
七
离开龙湖,从金河村继续沿环海西路南行,经过江上村、河矣江、北登村便来到了湾桥镇的下阳溪村(现作向阳溪)。下阳溪,因位于苍山阳溪下段,阳溪入海处而得名,虽然只是洱海边上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却因为白族语言文化的传承而显得底蕴深厚。明景泰元年(1450年),一首山花词在这里唱响,并被镌刻于《重理圣元西山碑记》的碑阴保存至今传唱不息,这就是与《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并称为大理三大名碑的简称《山花碑》。这首《词记山花咏苍洱境》以三七一五的山花体句式,描写了苍洱的秀丽风光,追忆先世,感慨自身怀才不遇。全诗辞藻华丽情景交融,对仗严整,以白族语音押韵,用白语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一份难解的家国情怀。这首山花词的作者正是下阳溪人,明代大理白族著名隐逸学者杨黼。杨黼(1370-1450)自号存诚道人,别名桂楼,人称之为“桂楼先生”,向阳溪的桂楼祠就是他的故居。据《重理圣元西山碑记》记载,杨黼祖辈为大理国、元代显赫官员,元朝灭亡后,其父、叔相继殉国,家庭的变故使他无心功名,成为隐逸之士,专心攻读释典,著书立说,成就斐然。杨黼所作《词记山花咏苍洱境》山花词是迄今为止第一篇纯粹的白文历史文献,被专家誉为白文和白族文学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堪称白族诗歌史乃至白族文学史上的旷世之作。有此深厚的文化背景,白语代代传承不息,现在大理境内的白族村落中依旧普遍使用白语。与杨黼同村的张亚老师,出生于1940年,是大理州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块白文”的代表性传承人。方块白文,也叫僰文,是在汉字的基础上沿用六書,形声、会意、假借等各种手段记录词汇的形式,目前仍在白族宗教经书、祭文、大本曲曲本、民歌曲本等特定领域流传。在向阳溪悠久的白语氛围熏陶下,张亚从小就对《山花词》、大本曲等白族民间文化艺术十分着迷,对杨黼其人其事也非常崇拜。在担任村里30多年民办教师的过程中,张亚老师更是乐于向孩子们讲述白族传统文化知识,传授“方块白文”方面的内容。1994年张亚在省民族语言文字委员会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创办了向阳溪白文学校,这是第一所民间自办传承白族语言文字的学校,张亚老师怀着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浓厚的热爱坚持办学至今已整整24个年头,这是一位普通白族老人的精神坚守,更是一种信仰的力量,让向阳溪这个白族村庄充满民族文化的绚丽色彩。
与向阳溪村隔河相望的古生村也位于洱海之滨,被称为鸡鸣江的阳溪从村中流淌而过,溪水环绕,街巷整洁。古生,白语意为“放生”,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四周村落的白族群众都会纷纷前来村外洱海边的龙王庙祭祀龙王,放生泥鳅,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有了“古生”之名。古生村历史悠久,村落形成距今已有2000多年。古村、古树、古庙、古桥……古老的风韵在村中随处可见:一棵300多年树龄的大青树荫蔽着村庄的子民;一道始建于明代的单券石拱桥——凤鸣桥,横跨于阳溪入海处,连接古生和向阳溪,曾是大理地区建造水平高超,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桥梁;村中福海寺,始建于明代,前院供奉的是文殊菩萨,后院共同供奉着佛教本尊释迦牟尼佛和道教始祖老子以及儒家至圣先师孔子,是白族地区典型的三教合一寺庙。福海寺占尽天时地利,正如庙里对联所形容“碧澄连天,一面湖光映古寺;苍龙接地,四围山色衬新邦”。福海寺对面是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的古戏台,坐东向西,雕梁画栋,彩绘典雅。戏台照壁上左塑"青龙",右塑"白虎",形象栩栩如生,左右对联“龙灵岂水深飞潜知用舍;虎猛其文炳变化展经纶”可谓画龙点睛。这一切将古生村映衬得古香古色,古韵十足。然而,古生村又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2015年,古生村凭借青山绿水,浓浓乡愁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立足苍山洱海之间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千年古村丰富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的原则,以“依托古生现有山水文脉,保持古生自然格局,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规划建设的核心理念,将古生村悠久的历史和秀丽的山水完美结合,古生村必将成为让人“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最美乡村。
从古生村沿环海西路继续南行,这是与环海东路截然不同的湖滨带,路旁绿树浓荫,岸边水草丛生,阳光映照下的洱海海面呈现出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蓝,与被海东沿岸延绵起伏的山峦相隔的蓝天白云互相呼应,蓝得变化万千。一路偶尔可见白鹭、水雉、紫水鸡、黑水鸡等水鸟在滩涂沼泽间悠然漫步,自在地享受洱海边的这份宁静和悠远。洱海除了鱼类资源,鸟类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近些年沿岸湿地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洱海周边的鸟类品种和数量迅速增长,更吸引了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每年飞来过冬,这些白色的小精灵,在蔚蓝的海面上成群结队地展翅飞翔,给洱海增添了一份灵动的气息和美好的风景。
八
沿环海西路穿过新溪邑、石岭等村落来到磻溪村,古朴的民居建筑中一座临海却坐东朝西的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重檐阁楼格外引人瞩目,这就是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珠联阁,洱海西岸至今唯一保存较好的临水阁,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美学价值。据说这里是一百二十里的大理海西坝子中界,也就是“平分百二”的主要标志。磻溪村以南,灵泉溪入海处的上游南岸,苍山三阳峰下,曾经有一座南诏时期的防卫性城墙,名曰三阳城。沿灵泉溪这道天然屏障而修筑,好像长城一般从苍山脚下延伸到洱海之滨,全长大约7公里左右,全为夯土建造,残高约3、4米,作为羊苴咩城的卫城,是南诏抵御北面侵略的第二条城墙。虽然三阳城遗址现在已是那么地不显眼,但附近名为城外村、西城尾的村庄还在提醒着这道坚固防御曾经存在的历史,西城尾村里的本主庙里还有“灵泉银线吊葫芦,南诏三阳镇西城”的联文怀念着这座城墙。西城尾村东临洱海,留有大片的沼泽湿地并建有湿地公园,行走在这片湿地公园中却不禁让人想念起洱海的沙滩。过去,海西沿线有很多沙滩绵延不绝,缘于苍山十八溪从深谷中奔流而来所带来的泥沙和溪水冲积而形成。沙滩由此成为洱海的防护线,水鸟栖息的乐园和鱼类产卵的好地方。潮起潮落,清晨的洱海海滩满是收获,风浪过后,海滩上多了很多螺蛳供人和动物捡食。洱海螺蛳个大壳厚,用洱海水一煮,肉质清甜爽脆,螺黄鲜亮油润,营养丰富,是白族人家待客的上等菜。智慧的白族先民还将螺蛳的汁水煮沸过滤制成黑绿色的螺蛳豆腐,口感鲜嫩,令人回味无穷。得益于洱海的馈赠,海边村庄不少人家以螺蛳为生,捞螺蛳卖螺蛳,家里堆积了大量的螺蛳壳,人们便将这些螺壳和泥沙搅拌在一起建盖土坯房,有些细小的螺壳至今还完整地镶嵌在墙壁上,成为海边村庄独有的建筑特色。除了螺蛳,洱海的特产还有海菜,洁白的海菜花漂浮在海面上,根茎长在水底的泥沙中,潜入水中连根拔起,将洗净的海菜与芋头、腊肉煮成的海菜汤,带着洱海清甜的味道,绵软鲜香,是白族最家常的下饭菜。而今,螺蛳、海菜还有,但洱海的沙滩因为围湖造田占滩建房而所剩无几,幸而还有湿地成为洱海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線。
沿环海西路经下波淜、富美邑、白塔邑,从美丽的海滨田园间,穿过一座座白族民居密集的村庄之后,进入海边又一个人口稠密名叫马久邑的村落,这个风景秀丽的村庄就是白族著名民俗活动“绕三灵”的终点。“绕三灵”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届时海西各村庄的白族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以村为单位,结成歌舞长队,载歌载舞巡游三日。第一天从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出发,经佛都崇圣寺三塔,顺着苍山山麓向北到庆洞圣源寺;第二天经喜洲到达洱海之滨的河矣城仙都;第三天沿洱海到离大理古城不远的马久邑本主庙护国祠朝拜后才相继散去。“绕三灵”可以说是白族人民热衷的一种游春歌舞节会,它既包含着对神灵的朝拜,祈求风调雨顺的农事节日,又充满以男欢女爱为主要内容的纵情歌舞,被誉为“白族情人节”。清代喜洲白族学者赵甲南曾描述白族绕三灵盛况“淡抹浓妆分外艳,游行手执霸王鞭,咚咚更有金钱鼓,且歌且舞为飘然。”将白族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绕三灵”,洱海西岸沿湖村庄还盛行“耍海会”,会期为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长达一个月。耍海会期间,人们坐着披红挂彩、装饰一新的渔船出海,吹唢呐,对调子,唱起《大本曲》,扬帆竞渡,纵情欢乐。八月初八日这一天,所有船只齐聚大理古城东边海滨村庄才村水域,举行“赛龙舟”活动。随着一声号令,各村龙舟竞发,人们欢呼鼓舞,激情澎湃,洱海上一年一度的热闹欢腾经久不息。洱海耍海会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诏、大理国时期,与崇奉龙神相关。耍海会又称捞尸会,相传上关喜洲一带海滨的耍海会是为了纪念邓赕诏投海殉节的柏洁夫人,打捞她的尸体;大理下关一带海滨耍海会是为了打捞为消灭水中恶蟒而牺牲的英雄段赤城的尸体。虽然传说不一,但活动内容相差无几,由古至今都是以游海为主题内容的白族节日盛会。
九
才村,毗邻洱海,不但是耍海会的主会场,也是洱水神祠的所在地。洱水神祠,亦称“龙王庙”,始建于唐南诏时期,除了才村,喜洲河矣城村仙都也供奉白族斩蟒英雄段赤城的塑像,两处都是耍海会的祭祀地点。
才村洱海神祠外的浩然阁建于南诏时期的临水亭基址上,是海西观山览海的绝佳之处,以“海阁风涛”一景名列大理四大名阁之首。明代大理文化名人李元阳曾作《浩然阁记》记载了嘉靖九年(1530年),大理知府杨仲琼建浩然阁之事。李元阳不但与杨慎联袂出席浩然阁落成典礼,还留下游浩然阁“把酒临风,蒲帆与岛屿縈回,渔艇共鹭鸥上下;白涛风起,绿野烟横,驾孤鹤于长空,觌飞仙于仿佛,盖不知在人世也”的精彩描述。浩然阁四面环水,四周有大理石栏杆围拢,西侧有石板桥连通陆地,东面海中建有龙门牌坊一座,坊额上题有“龙门”“鸢飞”“鱼跃”等字,人们到此每每有身入图画的感觉,成为文人骚客领略洱海浩渺风情,吟哦唱和的绝佳之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都给这里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可惜浩然阁历经变迁最终损毁,洱水神祠还在,岸边却只剩下空空如也的台基和亘古不变的惊涛拍岸声。
洱水神祠不远处,是才村湿地,苍山中和溪的溪水流经这里,在此沉淀、净化后才汇入洱海。沿着木质栈道走进湿地,一丛丛茂密的芦苇随风摆动,掩映着远处蔚蓝的海水和苍山脚下广阔平整的田野。遥望大理古城稠密的屋舍,近看岸边浅滩上嬉戏的孩子,这里拥有的是世外桃源般的宁静美好,听得见林中水鸟的鸣叫,听得见海潮起起伏伏的低吟浅唱。没有灯红酒绿的喧嚣热闹,这里尽显大理古城自然、淳朴的田园气质。
才村南边的小邑庄再往南就是龙龛。和才村一样,曾经的龙龛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不同于其他村庄,龙龛的本主是大名鼎鼎的南诏第八代国王世隆。相传, 南诏天启年间(840—859)南诏王劝丰佑为躲避政治纷争,将皇子世隆偷偷寄养民间,待世隆到回朝掌权时,便将抚养自己长大的村庄赐名“龙龛”,而村庄的百姓也将世隆奉为“本主”,感念皇恩浩荡。如今,龙龛,尤其是洱海边的龙下登村,幽深的小巷中一座座精致的门楼里是一个个鲜花环绕的雅致庭院,这里民风古朴,村容整洁,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村中海晏庵相传为对岸鸡足山七十二庵之一,由龙龛古渡过海朝圣的僧人一般借宿于此,由此带来兴盛的香火,让整个龙下登村浸润在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中。村外白鹤溪入海以北的湖滨带湿地生态公园,将环保、人文、地理相结合,使龙下登村成为别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村寨。
离开龙下登沿洱海向南,罗久邑、下末、葭蓬村、洱滨村、小关邑、大关邑,一连串的白族村庄围绕着洱海西岸,选择骑行海边,时而在平直的环海路上奋力疾驰,时而悠悠然穿过村巷,待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忽然柳暗花明,洱海又至眼前,杨柳依依,绿野青青,從婆娑树影间欣赏洱海羞涩温柔的美丽,随意选择在田间地头休憩,或在临海的礁石上小坐,都能感受不同的风景。不经意间,高楼耸立,我们已经环绕洱海一圈回到城市,海边,依旧有美丽的洱海月湿地公园和宽敞的全民健身中心广场,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这里成为了市民亲近洱海的最佳地点。尤其是中秋之时,广场上人声鼎沸,当洱海明月初升,有如明镜高悬,在平静的海面上洒下银辉,四周突然那么安静,一切华美的灯光都无法遮盖洱海月的姿容,正如明代诗人冯时可在《滇西记略》中所言: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中秋的洱海月,更是无与伦比的扣人心弦,令人难忘。
编辑手记: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水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样在洱海东岸,人们发现了存在于5000年前人类文明活动的遗迹,围绕洱海,古代人们开展渔猎、农业灌溉和对外交往,不断地增强这一古文明的影响力,鼎盛时期更是诞生了南诏、大理这样雄踞西南500多年的国家政权,产生了媲美中原汉族的文化和多样的民族艺术。与水的斗争同样是文明发展的一部分,黑龙桥、蛇骨塔以及段赤城的传说是洱海古代先民改造生活环境的思想结晶,紧邻洱海修建的各种道观寺院,不仅是人们信仰和崇拜的场所,同样也包含了他们祈求风调雨顺和富足安稳生活的向往。美丽的自然风光同丰富的想象力完美结合,诞生了环布洱海的历史遗存、古代建筑和民族风情,洱海也在不断地丰富着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