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为起步作文教学注入了时代活水

2018-07-09赵春松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习作互联网+微信

赵春松

随着中高考制度的改革,语文又被提到了空前的地位,正所谓“得语文者得天下”,而作文又是语文的重中之重。当前很多孩子惧怕作文,提到作文就浑身哆嗦,狂咬笔头,抓耳挠腮,半天都写不出来一篇像样的作品。套用孩子间流传的一句话:“作文作文,作得头疼!”作文果真如此吓杀人?其实不然,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打好孩子起步作文的基础,作文教学的方式老套,导致他们缺乏兴趣,作文时也不得章法,从而产生如上现象。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进行起步作文教学,定会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一、激发兴趣,开掘作文的原动力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开拓学生思维的灵域。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爱好,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面对,产生强烈的写作动力,发挥聪明的才智,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如何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呢?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充满鼓励性和幽默性。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课堂氛围的轻松与快乐,对作文不再有陌生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拉近与作文之间的距离;鼓励的语言则让学生对作文不再有畏惧感,能够带着喜欢亲近作文,产生热情洋溢的积极感。其次,教师要展现学生的生活,还原学生原始状态。由于学生平时不太关注自己的生活,导致在习作时无话可说。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在校生活记录下来,也可鼓励家长记录孩子在家表现,然后教师将这些视频或图片材料进行制作,发到班级微信群或QQ群进行共享。这些影像资料会让学生重温曾经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感受身边的事,体悟身边的情,用自己的文笔表露自己的心迹,表达丰富的情感,达到我手写我心的效果。利用“互联网+”技术,激发学生作文的原动力,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自己人生的一个缩影。

二、指导观察,积累写作的活素材

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套用这句话,学生作文过程中并不缺少素材,而是缺少一双敏锐观察的眼睛,也缺少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效积累的习惯。要想让学生不再为“无米之炊”而苦恼,教师就要善于指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进行积累,蓄积写作的素材。第一,用好个人的QQ空间。教师要求学生将平时在学校里、家中、上下学路途中发生的事情、观察到的周围的变化,在每天放学后记录下来,并分享到自己的QQ空间,不仅让别人分享其中的酸甜苦辣,更是为自己以后的作文积累第一手的素材,以便在作文时能根据这些素材勾起生活中的回忆。第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三年级的学生观察生活还处于一个无意识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不断吸纳,不断累积经验。比如,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同学的变化。三年级学生往往注重同学的相貌、衣着,而对于表情、行为、语言等方面的细微变化却缺乏观察。教师要提醒学生对这些方面不能疏忽,而且不是一天的观察,要有连续性,并进行前后变化的对比,从而发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校园里景色的变化、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家庭中发生的一些琐碎的小事等进行观察。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教师也可将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用影像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推送到班级微信公众号,实现群共享。平时,我也指导学生用好班级微信公众号,每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编辑好,然后推送到班级微信公众号,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每天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同时实现了资源的有效积累,学生再也不会为每次作文搜肠刮肚了,而是变得下笔如有神。每次习作课前,我都要求学生到班级QQ群、微信公众号中去浏览,寻找曾经的记忆。

三、读写结合,习得模仿的好方法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范文,评作文对照范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叶老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借助课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以期从中习得模仿之方法。如果在随文练笔时引入“互联网+”,可以让学生模仿习作事半功倍。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这课时,许多老师都会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总——分”的方式进行仿写,先提供一个总起句,然后让学生凭空想象具体写。结果是部分学生能写得精彩,也有部分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的体验,还是有拼凑之嫌,语言干瘪无力,枯涩难读。而此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其效果就会完全不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也让学生进行仿写,不过,我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让学生先欣赏一段视频,对照视频先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这样学生先有了印象的储存,有了素材的积累,写起来就简单多了,写出来的语句也优美精彩。当然,我有时也会根据课文的内容拍摄一些学生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然后进行课堂练习。这样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生活,他们就会有亲切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仿写也不仅仅限于课本,在课外阅读中我也会要求学生进行仿写,然后将文章片段推送到班级QQ群或班级微信公众号,让全班同学既学习又评价,以此不断提高仿写的质量。为了避免学生落入仿写的俗套,我在教学中会根据学生仿写的程度要求他们进行创造性的仿写,这样的仿写就不拘泥于为了仿写而仿写,而是将仿写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四、多样展评,激活竞争的内驱力

我们经常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自改中来。”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同时也是改出来的。对学生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教师的评改反馈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作文中还存在哪些缺点,明确修改的方向,从而不断提高写作的水平。传统的评改方式都是以教者为主,通过有针对性的眉批和概括性的总评,肯定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也指出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需努力的方向。这种评改的方式尽管教者尽了全力,但学生只是一看了之,并未将评价中的精髓吸纳到自己的习作中,因此也就失去了评价的效用。在“互联网+”思维的启发下,我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我让学生将自己原生态的作文推送到班级网页中“小荷尖尖”习作评改在线论坛,供全班同学阅读评改,并将评改的建议在论坛中进行跟帖。除了习作在线论坛外,有时也会用班级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作文的评改,一改过去作文的评改只能线下进行缺少互动的缺点,进行线上评改充分体现了作文评改的交互性、立体性。学生都有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关注的心理,尤其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学生优秀的作品,我会张贴在班级内,让班上每一个学生都进行阅读学习。如果仅仅是张贴在班级中,影响的范围太小,我还会利用班级微信公众号进行优秀习作推送,并要求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进行点评。这样不仅每一个学生能阅读,家长也可以阅读,可以对优秀习作赞赏,既激活了学生间的竞争,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总之,三年级的作文还刚刚是个起步,只要我们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开启学生写作兴趣的钥匙,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就能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时代活水,为学生找到一条快速提高作文水平的新路。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洋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习作互联网+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