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裂变,让文本解读不断升华
2018-07-09李佳霖
李佳霖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凭借与载体,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核心工具。因此,只有深入研读教材,努力将教材资源转化为有效教学内容,才不至于让教学偏离方向。从教学实践看,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制有失偏頗,出现“斗大馒头无从下口”的尴尬。因此本文提出要由言到意,深化感知理解的深度穿越;由此及彼,促进文本原文的回归比照;由单到类,建构相同体裁的阅读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一、由言到意,深化感知理解的深度穿越
语句是构建文本最为重要的语言单位。文本解读可以先从理解句意开始。教师可以紧扣语句中的核心词语,品味词中之义、词外之义,在洞察其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深化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通过从词到句的整合串联,实现对文本感知理解的深度穿越。
《鹬蚌相争》全文四个自然段,教师在通览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一些关键性词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妙用。如课文中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教师可以紧扣“毫不示弱”“威胁”“相持”等核心词语,层层深入,实现由词到句、从句到篇的辐射。以“威胁”一词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圈画出描写“争”字的内容,继而了解什么叫“威胁”,并结合生活的经验借助“威胁”一词感知人物的心理世界。这个词语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鹬的视角,尝试通过朗读的方式来感知“威胁”语气。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个人的认知能力和经验不同,对课文的感知与理解也会形成不同的体验,所关注的核心词语也会有所不同。阅读教学引领学生紧扣课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能够方便而快速地打开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入对话的通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从而让对话变得更加深刻而简洁。
文本入选教材之后,其价值就从原本一般性的读物演变成为供学生历练理解能力的资源和实践语用训练的载体。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应该先从文本的语言入手,将解读的关注点置放在文本的信息内容和主题意蕴上,为开掘适切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二、由此及彼,促进文本原文的回归比照
教材是编者依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大量精选的文本构建而成的供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实践的工具,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权威性。在文本选入教材之时,编者会对原文进行必要的删减与修改。对照教材选文与原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理解文本,避免不必要的曲解与误读。
《鹬蚌相争》这则寓言出自《战国策》,原文中这一故事与当时的历史事件相联系。战国时期,赵国要攻打燕国,燕大夫苏代给赵王讲述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巧妙地化解了赵王意欲攻打燕国的想法。显然,原文是想借助这个故事让人理解“双方为了蝇头小利两败俱伤会让其他人从中得利”的道理。因此,解读这篇课文就可以紧扣这一寓意,将选文与原文对比,并可以尝试将原文中的历史事件融入其中,为学生准确地提炼寓意、深刻理解寓意提供鲜活的情境感知。
文本是作者在当时历史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自身价值认知和当时心境的文字呈现。文本的解读不能将作者的因素排除在外。只有充分关注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意识,才能深入而准确地洞察文本,形成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三、由单到类,建构相同体裁的阅读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中的文本就如同是样品,只有对样品了如指掌,才能对其他相关的产品形成通透的把握。教材中的文本并不是教学的终点,教学的最终目标也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本身,而需要以教材文本为纽带,构建一组系列文本,让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鹬蚌相争》作为一篇典型的寓言故事,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篇”课文的价值,还需要教给学生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充分发挥教材样品的示范作用,向学生呈现阅读寓言的一般方法。先通过整体性的初读阅读,让学生学会理解和概括文本的核心内容;然后再细致性地深入阅读,将理解力放置在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上,强化学生对文本故事的感知;而后在提升阅读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真实经历,深刻地理解寓言所蕴藏的哲理;最后,教师引领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讲述故事,并让学生能够依照不同的聆听对象,对自己的复述语言进行必要的调整。
一篇文本其实就是一类文本的典型代表。以《鹬蚌相争》这篇文本为范例,教师要引领学生初步构建起寓言类文本学习的基本路径,积累寓言学习的基本方法,为遇到其他类型的寓言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而言之,对文本的解读是促进教学效益发展的重要保障。事实上,影响教师文本解读的因素众多,但只要我们遵循教材解读的基本方式,实现从语言到内容的穿越、从课文到原文的回归、从一篇到一类的拓展,就一定可以研制出契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资源,让文本解读成为精彩、高效课堂的开始。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