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8-07-09

时代金融 2018年13期
关键词:竞争金融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中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强劲,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国将继续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建立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积极扩大进口。

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李庚南:

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灵魂,更是金融企业突破体制机制禁锢的动力。在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金融领域,以及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金融领域,面对融资对象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的融资短板,传统金融理念、机制、服务模式及产品表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尤其需要创新。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起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竞争也是好事。让我们更有竞争力的是投入竞争,而不是奉行保护主义。当今世界,竞争对手往往也可以成为合作伙伴。所以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态度来对待竞争,积极地看待竞争,欢迎并鼓励更多的竞争。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

随着科技化浪潮再次席卷全球,全球金融科技迅猛发展,金融创新与金融脱媒相互交织促进,也加大了金融行业的风险。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倡导引领式发展、支持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已然成为世界金融科技大国。但与此同时,金融监管缺失的短板,成为悬在正欲借科技之力极大提高交易效率、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国金融行业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经济学应该要充分考虑到,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经济人变为社会人,理性人变成现实人,这个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的行为经济学就利用了这一点做不断发展,尽管批评的人仍然有,但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中国实体经济能实现质的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就在于实体经济的布局。中国经济是当今世界实体经济布局最完善的经济,既生产草鞋,也生产上万元的高端皮鞋;既生产最简单的自行车,也生产复杂的高铁、火箭、发射卫星以及大飞机。如此完善的布局,这是全球经济没有的。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真正有未来观的大企业,不会去创造概念,不会去争流量,不会搏眼球,不会争风头,而是会追核心技术。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

此番金融对外开放,无论是深度或广度,都超出市场预期,让大家对未来充满期待。金融对外开放对国际国内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引进外资可以促进竞争,促使金融业服务效率提升,从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对外资而言,能够更好共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增加投资机遇和投资空间。”。

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

中国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科技这块“骨头”足够硬,我们才有机会站起来,与国际巨头平等对话。目前互联网正在与各个垂直领域深度融合,数字化创新需要下沉,进入各行各业的五脏六腑。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

银保合并有利于加强监管,促進银行和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银行和保险信用,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和保险资金来源合理组合,为“一带一路”乃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短中期资金。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

银行业应在竞争中掌握主动,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比如对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趋势、区域风险特征等的把握,中资银行更为准确。中资银行还应充分利用客户、渠道等方面的优势。

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

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已拥有相关汽车核心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宽带网络、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中国正在制定智能汽车的相关政策,智能汽车有望2020年前后实现量产。

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晓明:

2018年,将继续积极研发期货、期权新品种,持续丰富衍生品种、工具。大宗商品掉期市场的发展,能够为我国衍生品市场带来积极影响,建议积极稳妥地发展大宗商品掉期市场。

猜你喜欢

竞争金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P2P金融解读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