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制香 香魂永驻
2018-07-09
云香制作工艺
工具、器材:
压条器(桩子、筒子、杠子)、箩儿(承载香条在阳光下曝晒干燥的器具)、香案(承载压制出的柔软香条并进行排列成形、切割、裁刀)、大香匙(穿楗的器具)、云香模(“拐子”、浅缸、分匙、小香匙)
选料:
原材料 主要包括骨料、黏结料、助燃料、香料。骨料主要是“末子”(木粉),要求没有异味,是从杨、柳、柞、椴木之类干燥而新鲜的木材粉碎而来。细度一般在100目左右。传统黏结料是榆皮粉(俗称榆皮面),作用就是将骨料黏结在一起,使做出来的香条不易疏脆断折。榆皮面主要是取贴近榆树干的内皮磨粉,黏性强,而表面的老皮要刮掉一些弃之。含老皮少的颜色乳白(俗称白榆粉),质量上乘;含老皮多的色暗(俗叫红榆粉)。骨料和榆皮粉的重量比约为10:7~7.5。硝适量,作为助燃剂,防“熄火”。
香料 香料可以是多种天然香料,如柏香、檀香、沉香、人造香精等。
交城大营云香、线香使用的以柏香为主,即是从粉碎柏叶、柏枝、柏木得到的香料。这些较为大众化的原材料在交城县当地都有生产。特殊要求的也可以用中药的香辛料,如八角、茴香等代替,产量不多。“楗子”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它是一种称为“茧草”的主茎。长一米左右,细长且具韧性,趁香条未干时穿刺在香条上,使制成的图形固定下来,起到支撑作用。
制作步骤:
将原材料包括骨料、黏结料、助燃料、香料加开水搅拌好的面团,强调软硬适度及韧性。使用类似厨具河捞床式的工具加工,从独孔模具的孔中挤压出粗细均匀的香条,然后再按照所需造型或直或曲、长短加工后排列晒干,经包装后即可出厂。具体过程如下:
1.配料:末子、榆皮面、香料(主要是柏树枝叶粉末)、火硝、开水。
2.和面:在敞口缸瓮中进行。在原料中加入约80 ℃~100 ℃的热水,水量根据配合比例进行适量增减,软硬适当,完全靠经验、手感掌握。水的重量约占50%。用“拐子”反复搅拌挤轧、揉和,使面泥细密柔韧而无间隙空气。约“醒”半小时,使其成为韧性塑性很强的面团。
3.加工:把揉好的“面团”加工为圆柱状,然后把成形的面团放入了压条机压置瓷实了。
4.擠压成条:放入挤压机中,在液压下压出细面条状的线香香条。用一种类似厨具河捞床式的特制土机械来进行。由杠杆、桩子、挤压杵、挤压筒和模具组成,将和好的棒形面泥放入挤压筒内,用杠杆挤压杵向下挤压,受压后的面泥由模具孔中挤出,即变成了所需的香条软坯。一个普通大小的云香长度在8米左右。
5.摆放成型:慢慢拉起挤压成条的线香线条,开始在写古篆字模具的凹槽里回盘,这香条绝对不能断,须一条线盘到底。盘完之后,取出一种交城文峪河中特有的剪草“楗子”进行穿线固定。使弯曲香条相互连接定型,以便晒干后可以保持图形,在移动中不易折损变形。
6.翻香案:将穿插好的云香从香案上翻到“香罗”上,然后将香罗摆放在阳光下晒干。
7.晾晒:把做好的云儿香全部端放于室外,摆放整整齐齐,晾晒也非常讲究,是要把云香放在阳光下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