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流变

2018-07-09

中华儿女 2018年13期
关键词:思想农村建设

研究民国乡村运动史的陈序经在《乡村建设运动史略》(1949)一文中写道:“国人重视乡村的观念,本来很早,老子说,‘修之与乡,其德乃长;孔子说‘吾观于乡,而王道易易……至于孟子所谓‘死徙无出乡,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可以说是孔子、老子的理想乡村的注脚。此后,王阳明、吕新吾对于乡治不但重视,而且有具体的计划,并努力实行。”这里勾画出研究我国乡村建设思想渊源的线索。

早期的乡村建设

在中国思想宝库中,乡村建设思想不仅源远流长且异常丰富。比如:以民为本思想中的民水君舟、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的思想。“鱼失水则死、水失鱼则犹为水也”(孔子),“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等,把民心所向概括得淋漓尽致;牧民思想中的富民、教民思想,认为“足食、足兵、民信之也”(孔子);社会理想中大同、均平、保护商务、善待工匠、社会和谐的思想;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中蕴涵着大量农村发展管理的思想,如孔子“使民以时”、“敛从其薄”的思想,老子对统治者在经济管理上失于职守、导致农业凋敝的批评及其同情民苦的思想,孟苛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以及“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思想,《吕氏春秋》对重视农业意义、违反农业规律恶果的阐述,以及关于农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思想……中国村社传统中的患难相恤、邻里互助思想与制度,比如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陕西蓝田吕大钧(1031-1082)首创的《吕氏乡约》,把社会民众相互帮助的要求用契约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吕氏乡约》的做法后经南宋朱熹推行于全国,成为中国农村很多地方采用的一种社会制度。

而乡村建设实验可以上溯到晚清米氏父子的“村治”活动。光绪三十年(1904),河北定县米鉴三、米迪刚父子通过乡村教育和发展农业来推动乡村建设。在教育方面,创设国民初级小学校与女子学塾,又有农村识字班,后改为简易识字班,半日学校,乐贤会、宣讲所等;在农业方面,他们仿效《吕氏乡约》制定了看守禾稼、保护森林、禁止赌博等规约。

20年代初,晏阳初从美国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即提出“乡村建设”这一概念,并创办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逐渐把其工作重点放到农村,于1926年选择河北定县进行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乡村建设试验。但这都属于乡村建设的萌芽状态。

民国代表性乡村建设运动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以知识分子为先导、社会各界参与的救济乡村或社会改良运动,是乡村建设救国论的理论表达和实验活动。乡村建设学派的理念及实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和实践宝贵的思想材料和历史经验。

我国的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当时參加这一运动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多达600多个,建立各种试验区1000多处。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运动,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教育和学术团体、大中专院校、民众教育馆等构成的乡村建设主流派;二是教会组织、慈善机构、地方实力派人物开展的乡村建设;三是国民党中央部门和国民政府参与或主办的实验县(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晏阳初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定县、衡山和新都的实验,被称为定县模式或“青年会式”。晏阳初和他的“博士团”在定县认真进行社会调查,诊断出当时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病症,然后采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方式,来推行“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

梁漱溟及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的实验,被称为邹平模式或孔家店式,一度成为全国乡村建设的中心之一。其办法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组织乡村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在经济上组织农村合作社,以谋取“乡村文明”、“乡村都市化”,并达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大联合,以期改造中国。

卢作孚在重庆北碚的实验——北碚模式。卢作孚走的是实业救国的路子,他以民生公司为后盾,于抗战期间在重庆北碚开展了乡村建设实验。十几年间,他带领村民修建铁路、治理河滩、疏浚河道、开发矿业、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建设电站、开通邮电、建立农场、发展贸易、组织科技服务等,又重视文化、教育、卫生、市容市貌的建设,使北碚在短短的20年间,就从一个穷乡僻壤变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化雏型的城市。

黄炎培、江恒源等人和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徐公桥、黄墟、善人桥、沪郊的实验区——徐公桥模式。黄炎培等注重乡村改进,于1928年4月成立了徐公桥乡村改进会,制定章程,使之成为改进乡村的唯一机关和主持改进事业的重要团体,然后在它的组织下,实施乡村的普及教育,推广合作,改良农事,提倡副业和推行新农具,建设道路、桥梁、卫生等公共事业等。

高践四等人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在无锡(黄巷、北夏、惠北)的实验——无锡模式。该模式首先从事乡村教育,包括设立民众学校、建设乡村小学、举办青年学园和训练班;其次,成立乡村自治协进会,开展地方自治,进行民众教育与保甲合一的实验;第三,指导农事和进行农业推广;第四,推进农民合作,发展家庭副业,建设农村公共卫生等。

陶行知和中华教育改进会创办的晓庄学校——晓庄模式。晓庄学校积极支持师生的民主革命活动,声援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最终被国民党当局关闭。

中国共产党人的乡村建设思想

革命时期,有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开始讨论农村经济问题,并为此进行大量的农村经济调查。1928年,陈翰笙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担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工作,他邀请进步青年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事农村经济调查,尔后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并且编辑《中国农村》月刊,刊登研究会会员的农村调查报告。

195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是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该纲要的实施,为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新兴起。新乡村建设的再次兴起,源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一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可以看成是对二元体制和政策的一次矫正,是中国新乡村建设的第一波。它是以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为中心的经济制度及利益格局的重构,以提高农户和村集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为出发点,以发展农业、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为基本内容,并且与撤消人民公社三级体制、恢复和重建乡镇人民政府、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等基层组织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的。随后40年的改革发展,奠定了我国农村总体小康的制度和物质基础,确立了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起点。

习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声音振聋发聩,也给我们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要求、新起点。

猜你喜欢

思想农村建设
寒露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阿吾(一首)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