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们的纪录片
2018-07-09
最近,大家都被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所震撼,这部在电影院放映的大型纪录电影票房已突破3亿元,成为中国纪录电影票房冠军。影片持续引发社会反响,且越来越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
它成功地用镜头记录下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同时,它也因为辉煌、大气、壮美的拍摄和制作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写下深具意义的一笔。
这些年,中国纪录片取得了长足进步,多有佳作产生。影院,有《我们诞生在中国》、《二十二》这样的纪录片电影打动观众;电视中,有央视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这种传播率广,影响大的纪录片播出;也有北京电视台的《档案》制作的《中国1927》这种将表演穿插进纪录片的带有创新实践的片子播出,受到观众好评。此外,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等专业纪录片频道更是制作播出了许多优秀纪录片。同时,在新的传播方式下也涌现出短视频等短纪录片,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出中国的变化。
可以说,自《话说长江》之后,中国纪录片迎来了一个高峰。
厉害了,我们的纪录片。
本报记者由此采访了《厉害了,我的国》的导演卫铁,以及其他几位专业人士,他们将就纪录片展开一次记录。
厉害一
自豪
《厉害了,我的国》让走进影院的所有人都被震撼,因而有深深的自豪感。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强大的感染力。
《厉害了,我的国》导演卫铁
国家强大,文化才繁荣
独家专访 记者白鸽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正在全国热映,截至记者发稿时,影片票房已突破3亿元,打破中国纪录电影票房纪录。这部2018年开年最“厉害”的电影,不仅用镜头记载下中国工程的一个又一个传奇,影片本身也成为中国纪录片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谈幕后故事记录中国故事让人物贴近群众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是首部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的影片。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该片导演卫铁,他坦言:“我非常愿意和观众分享我的感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边界,当我们跨过边界,眼光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回顾整个近代史,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不懈地奋斗,每个行业都有很多不平凡的事情,我们的国家发展得这么好,是我们每个人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我们都应该骄傲。”
影片不仅从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中国等多角度记录了我国的大国风采,还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以及背后的故事。导演卫铁透露,“在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背后,是千千万万不畏艰险、埋头苦干的劳动者。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的南仁东先生,他现在已经去世了,我们拍这部片子的时候,他处于肺癌晚期,说话已经很吃力了,嗓音也有些沙哑。他说最重要的就是回馈国家、回馈社会,永远把国家,把人民装在心里边。我们把幕后的这些不平凡的普通人放到了台前,让他们的所思所想与观众直接交流。让人物贴近群众,观众直观地听到人物本身在诉说他的经历、他的情感,更容易产生共鸣。在我们这部电影里,国家的强大和建设成就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有温度的现实生活。”
谈拍摄技术全片将近80%的素材是经过修复的
记者了解到,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将祖国发展和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第一次呈现在大银幕上,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导演卫铁坦言,“这是电视工作者和电影工作者强强联手打造的一个先例,之前是没有过的。在技术上,我们需要把电视上标清的画面转换成适合电影播放的高清画面,中影运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修复手段,包括一些比较久远的资料,我们也用现在的计算机技术修复成了高清画面,全片将近80%的素材是经过修复的。”
为了拍好祖国的壮美河山,导演卫铁克服了不少挑战,“接到通知,时间非常紧迫,我们最长一次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以前的我不是这样的,基本到点就得睡觉。但是这一次真的钻进去了,有时候不知不觉就工作到深夜了。我们的素材量很大,但为了展现最新鲜及时的画面,还是补拍了一些东西。比如全片的第一个红旗招展的画面,就是摄制组补拍了三个多小时才完成的,因为我们需要冬季的阳光和风非常完美的配合。为了这个镜头,摄制组在北京的寒冬里拍了三个小时。实地拍摄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不少挑战,有的地方需要在高原拍摄,有的地方需要坐几个小时的船跨海,有的需要钻山洞。比如我们在河北拍架桥机,摄影师要爬到几十米高的地方才能拍到全景。但是这些我觉得都很正常,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困难,我把它当作挑战。因为我要审片子,所以这个电影看了很多遍,最后一次是在电影院,我一个人对着大银幕看了一遍。即使看了很多遍,但每一次看还是很感动。因为这些人的精神太宝贵了,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谈纪录片现状和发展题材越来越多样艺术工作者需要更多思考
对于卫铁来说,拍纪录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他告诉记者,“我之前拍的几部纪录片,包括《黄石大道》《长江上的人》《人间童话》,有一点不变的是,都投入了我对故乡的感情。就像《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片子,很重要的也是在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感情。无论走多远,身后都有你的祖国支持你。”
谈到我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导演卫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纪录片本来就很有意思,是一个特别有表现力的类型,以前我觉得题材还是不够丰富,视野不够广阔。我相信随着近几年这些作品的诞生和促进,未来观众会看到更多精彩的纪录片,我们的观念也会不断转变。宏观来说,我们的纪录片发展还是很快的,观众从电影院已经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我们的题材越来越多样,艺术表现力越来越丰富。包括之前我们看到过的《我们诞生在中国》《二十二》《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这说明整個文化产业在蓬勃发展。当然这跟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是密切相关的,国家强大,文化才繁荣。当然,这对文艺工作者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艺术工作者要有更广袤的眼光,更深层次的思考。我相信将来肯定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因为在今天这个时代,只要你努力,就会有自己的天地。”
厉害二
专注
作为中国国家级纪录片频道,BTV纪实频道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纪录片的拍摄、播出和中外交流。
BTV纪实频道主任严崴
扎根沃土做新时代的记录者
独家专访 记者程戈/文并部分摄影
从纪录电影到系列纪录片,观众对于“纪录”的热爱日渐升温。在我们北京人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专业的纪录片频道——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打开机顶盒,调到620,全天24小时不停播,让您在纪录片的世界里大饱眼福。作为中国纪实四大播出机构之一,BTV纪实频道硕果累累。走进办公室,记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在桌子上摆出一条长龙的各式奖杯,它们记录着中国纪录片的辉煌。BTV纪实频道节目中心主任严崴表示,扎根于北京电视台这一有着纪录片传统的沃土,纪实频道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当下纪录片业态有三大特点
“首家以高清格式及5.1环绕立体声常规播出的专业纪实频道”、“现已落地全国22个省市,覆盖90个城市,拥有6235万户家庭的收视人群”“每天首播5.5小时,全天24小时不停播”……从上述数字中,不难看出BTV纪实频道这一“中国国家级纪录片频道”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作为这一频道的领头人,严崴对中国纪录片在近些年的进步感触很深,在他看来,当下纪录片业态有三大特点。“第一,我们过去概念中的纪录片是很神秘的,都是大制作,拍摄者都是大师大班底,需要长时间的跟拍。今天这种方式依然存在,在做大型主题化的纪录片时仍是最主要的方法,这是当下纪录片的一个典型特征;第二,纪录片的门槛降低了很多,现在很多手机的像素都超过了高清,甚至可以媲美4K,只是镜头、光学还没有达到专业摄像机的水准,但是依然能够拍出非常高清的内容,所以纪实内容的视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有些还是很不错的。这是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纪录片,纪录片的门槛越来越低,每个人都可以拍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周边的生活,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大的矩阵,让纪实这块阵地越來越大;第三,当下新的方式层出不穷,纪录电影,网络电影,连电视台也更多地把一些短视频纳入自己的范围,所谓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电影和纪录片、纪录片和系列片之间的很多门槛已经模糊了,所以现在的纪录片有着多平台分发和立体化传播的特点。”
催热纪录片升温的正是时代的进步,“随着人文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当下、对时代、对文化的思考和求知欲慢慢增强,逐渐变成了一块有厚度的土壤,这样就有利于纪录片和纪实内容发挥作用。在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式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发表主旨演讲,鼓励纪录片人做新时代的记录者,并提出了四点要求:把握时代之魂、关注时代之需、聚焦时代之变、引领时代之风。这也是对我们纪录片专业频道的要求,我们要用自己的手段和方式记录新时代,做出记录这个新时代的好作品。”
31位精兵强将打出获奖无数的漂亮仗
在拍好纪录片的路上,BTV纪实频道一直在努力着,2014年起连续三年蝉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的优秀制作机构和优秀播出机构。一批批好作品层出不穷:《我在CBA擦地板》《我在瑞士教滑雪》《给牦牛盖“宫殿”的人》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2017年第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作品、入选2017年第一批中国梦主题短纪录片展播作品;《谭派传人》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短片十佳作品;《恐袭后的12小时》获第十二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创优评析“十大纪录片”……周一至周五21:00播出的五档自制栏目获奖无数:《纪实天下》获2016年度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地面频道文教类栏目十强;《奇妙之旅》获第十一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一等栏目;《时尚印象》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十佳栏目;《昨天的故事》获第十一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二等栏目;《影事》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十优栏目……在这些奖项的背后是仅有31位精兵强将的BTV纪实团队。
2017年,BTV纪实频道打了好几场漂亮仗,严崴介绍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我们频道利用整个五月推出‘一带一路特别节目《丝路时间》,筛选了国内外多部纪录片,从交流、融合、美食、文化等多角度展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故事和风光。去年7月,我们频道在德国柏林的‘感知中国系列社会文化活动上举行了《北京之夜》活动,我们有50部版权纪录片最终在德国四家主流媒体播出,每周一次,历时一年,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同时,与德国萨沃电视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交流、节目制作、版权交换、市场推广等领域将展开互利互惠共赢的深入合作。去年我们还和澳大利亚ABC电视台展开合作,以互换纪录片节目方式进行中澳纪录片展播,效果显著。”
BTV首部4K海外拍摄纪录片《嗨!东盟》正在制作完成
在中国纪录片大发展的好时代,BTV纪实频道今年还有很多大动作,严崴简单的几句介绍,已经让记者期待不已。“4月,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举办,电影节的纪录单元已经是第五届了,我们频道是纪录单元的主办方之一。2018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将发布年度纪录片等系列奖项,开幕影片为《飞虎之心》,讲述抗日战争中,中国百姓营救飞虎队员的动人故事。5月,我们跟五洲传播中心合作,准备推出周播的《丝路时间》栏目,整合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国际传播联盟,播出相关国家的丝路作品,同时我们自己的节目也可以在国际上交换播出。我们频道制作的四集纪录片《腾飞的翅膀》,已作为国家‘一带一路的重点工程,是京津冀一体化和北京发展南城战略中的重点项目。栏目从新机场最初动工起进行全方位拍摄,将以最极致的画面展现给观众。围绕改革开放40年,我们准备做一个系列纪录片《创新之都》,讲述北京创新文化、科技文化的发展,现在正在做最后的筹备工作。同时我们计划推出一部纪录片《脊梁》,讲述两院院士以及对国家有杰出贡献者的故事,刚刚拍完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主席纪念堂设计者马国馨。我们还在做一个文化短纪录片集,暂定名《岁时记·京城》,主要用短视频和微纪录的方式去讲述北京的文化故事,计划先做30集,已经拍摄了白云观和北海冰嬉,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正在制作完成北京电视台首部4K海外拍摄纪录片《嗨!东盟——一带一路之东盟行》,前往东盟十国拍摄,探索东盟的生活、文化,包括和中国相关的融合的故事,目前已完成泰国、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文莱、缅甸、柬埔寨、菲律宾的全部拍摄。另外,我们跟奥地利的世界知名团队合作,根据央视12集的纪录片《长城》,制作两集向全世界推广的国际版《长城》,已经有很多国外媒体决定购买了。”
对于BTV纪实频道、对于中国纪录片的未来,严崴信心满满,“我国的纪录片这几年有长足的进步,现在是纪录片发展的一个新契机。从整体来说,我们国家发展到这个时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追求的日益增强,现在应该是对纪录片和纪实内容追求上升而且需求越来越多的时代。另外,纪录片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彰显主流文化价值的载体,是讲好中国故事、反映时代声音的很好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新时代,纪录片大有所为。”
厉害三
创新
《档案》是北京电视台原创历史纪录片栏目,也是观众熟悉的栏目,这些年,栏目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档案》栏目主编刘晓彤
要用不一样的视角来讲述不一样的故事
独家专访 记者白鸽
北京电视台原创历史纪录片栏目《档案》从2009年开办至今,凭借专业级的历史研究和电影级的艺术呈现,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讲述类纪录片品牌。其推出的《从一大到十八大》、《辛亥档案》、《伟大的抗美援朝》、《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伟大的贡献》、《西藏》、《解放》、《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国1927》等重大题材历史文献纪录片赢得了中央和各级领导部门的肯定,获得了学术界和传媒界的赞誉,更引发社会舆论的现象级关注。
谈纪录片题材优势依托《档案》深厚资源
北京卫视《档案》纪录片制作团队历经了五年重大题材纪录片磨炼,在纪录片行业不断寻求突破,立起了一个又一个标杆,先后获得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第23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年度收藏作品”等众多奖项。《档案》栏目主编刘晓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表示,“在这个行业里,我认为《档案》栏目是神一样的存在!”
除日常選题外,重大题材历史纪录片是《档案》权威性、专业性和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刘晓彤表示,“《档案》的选题涉及政治、军事、文化、体育等方方面面,尤其在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方面,我们的把握性确实是很强的。这些年,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拍摄经验,与很多地方的档案馆、博物馆、资料馆保持着良好的联系,拥有强大的专家后援团队。甚至到了很多小地方,都能遇到很多喜欢看我们栏目的人,所以我们无论到了哪个地方,都能得到很多支持。所以说,我们总是能挖掘到别的栏目找不到的东西,用不一样的视角来讲述不一样的故事。”
谈节目创新纪实与剧情的融合发展
多年来,《档案》牢记使命与初心,以历史事实为立身之本,并引领了纪实与居山隋的融合发展。今年,《档案》栏目又推出了六集大型纪录片《中国1927》。对此,刘晓彤坦言,“很多拍纪录片的人觉得我们拍的不仅仅是纪录片,然后做电视的人又觉得我们《档案》不仅仅是一个电视栏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采用的是电影和纪录片相结合的拍摄方式,这是《档案》栏目惯有的特色。电视栏目大部分都是在棚内拍摄,但我们的片子里又需要许多外景,于是我们的制片人李军老师就说,能不能去实地取景,这也促成了我们走出去的一个想法。从刚开始小范围的拍摄,到后面规模越来越庞大,我们去了西藏、井冈山,重走了长征路……从剧本的撰写、分镜头的拍摄方式、导演的理念到整个团队的执行,所有的一切和我们平时做电视栏目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进步和改变。比如《中国1927》,就是我们走出去拍摄的一个纪录片,在很多方面也取得了创新。首先我们选取了六个点,来划分整部纪录片的分集,它们是六个地理坐标:北京、广州、武汉、上海、南京、南昌。这六个城市的1927年,几乎构成了中国1927的整体风貌,但又因其不同的地理特性和历史因素,显现出了1920年代中国多面的特质。其次,在讲述人方面,我们这次选择了团体作战。纪录片《中国1927》除了沿用《档案》的王牌讲述人谭江海作为主要讲述人,片中还起用了10位特邀讲述人,他们与主讲述人谭江海不同,是以1927年历史的亲历者身份,演绎和讲述发生在历史那一刻的故事细节。灯光、舞美、造型、录音、拍摄等等方面,
反响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因为真实,所以尤其打动人,而因为特殊展现手法,它能引导观众。几位读者谈到了对于所观看的纪录片的感受。
《厉害了,我的国》让我数度落泪
这些年看了不少纪录片,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了味蕾,被《拾说什刹海》引发了诗情,而真正让我看得热血沸腾、数度落泪的唯有《厉害了,我的国》。
电影不仅记录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还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磁悬浮列车研发、5G技术等引领人们走向新时代的里程碑般的科研成果。那些超炫超酷的技术与产品,如同科幻片中的未来世界,却实实在在地在中国诞生了。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奇迹”背后的研发者,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镜头中一张张鲜活年轻的面孔,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
影片有大片般的镜头和节奏,更有直抵人心的细节。西藏驻村书记洛措为了让村里的贫困老人搬到条件更好的安置点,一次次上门做工作,甚至为了解决老人的顾虑,帮他找好了田地的承租人,可是老人再一次犹豫了,当看到他把签合同的笔还给洛措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一个25岁的姑娘一再被拒一再坚持,就是为了让乡亲们的日子好起来。这样一个朴素真实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决心和成效。
《厉害了,我的国》可以说是以往科技、人文、自然等多类纪录片的融合,感染人的是祖国巨变的真实画面,更是国人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这种观影所带来的震撼与自豪一生也不会磨灭。
晓歌
让《档案》活起来
“档案”是记录历史的“故纸”。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是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栏目。编导者们从浩繁的“故纸”中找寻着一件件历史文献,把一个个历史事件还原给观众。但是由于有些资料年代久远,因此制作效果有时“差强人意”。然而《档案》制作者另辟蹊径,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让档案“活起来”,使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近日在BTV卫视播放的《中国1927》。
在制作过程中,本片的制作者不拘于对历史文献的讲述,与此同时,对史料中真实动人的故事以“真情实景”的形式展现出来,使观众有了很强的“带入感”,面对“腥风血雨”的战斗场面,深切感受到革命成功来之不易。与革命先烈相比,更应珍惜当今的美好时代。本片制作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电视台的多位主持人走下“主播台”,走出演播室,他(她)们或作为“嘉宾讲述人”,或成为“剧中人”,穿上“年代服装”,还真能“入戏”。
这里还应提到片后“彩蛋”,我们看到这是一支年轻的创作团队,为了“真实再现”历史场景,他们战酷暑,奋战了8个月,有些场景如同拍摄“大片”。值得肯定的是,创作者把“档案”拍“活”,使其不再是“杂乱无序的史料堆砌”,定将会对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产生极大吸引力。
孟小雄
《中國1927》有着“大片”的效果
北京卫视播出的纪录片《中国1927》,不仅让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了解那段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斗争,更是一次历史类纪录片的创新之旅。观众需要更多的纪录片,去记录真实的历史,尤其是建党和建军的历史。但是如伺在形式上创新,如伺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观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真实的历史和具有感染力的旁白,还看到了电影化和剧情化的呈现,这样的设置可以让纪录片更有悬念,更有可看性。引人人胜的音乐,时空的穿越,双主持人的插入,这些形式让《中国1927》有着“大片”的效果和真实的史料。记录历史是纪录片的责任,传承历史也是纪录片的特点,形式上的创新可以让这样的纪录片更具可看性,也更容易理解。《中国1927》中展现了一种力量,更展现了一种信仰,在形式上创新的同时保留纪录片的原汁原味,让它成为纪录片创新的一个方向。
刘飞霄
链接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之道
谈到近几年的中国纪录片,不得不提到影响力巨大的《舌尖上的中国》。尤其是《舌尖l》,它以独有的“舌尖体”大获成功,它到底好在哪里呢?
1.成功的选材,贴近生活,观照现实
和以往纪录片宏大叙事、庄严、厚重的选题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把目光投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近乎原始形态的影像素材来构建叙事结构,展现个人化的生活日常,达到蕴含具有人类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它拍摄美食,拍摄的不是名厨大餐,而是普通人的家常饭,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在选题平实又贴近生活的同时,它也有背后深切的现实观照。
2.精彩的文案,敬畏自然,彰显人文
《舌尖上的中国》凭借其生动、精彩又无时无刻不彰显出人文气息的文案让纪录片的观众产生前所未有的时空同步感,“诗意中不乏朴实,细腻中不失粗犷”。而文案的出彩之处不仅仅在于恰到好处的诗意叙述,还在于文案所展现的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剪辑的高超,碎片化的拼贴,故事化的穿插
《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纪录片稳重、均衡的节奏特点,采用了更加活泼、更富有张力的剪辑手段。不同地域的美食、美食食材原料的生长和制作、故事主人公的生活,陈述上采用的碎片化拼贴剪辑方式也是其亮点之一。它的每一集都由好几个故事合成,这些故事穿插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观赏性。它被评价为:“全片基调优美清新,具有国际范,堪称中国纪录片行业的一个新标杆。”据统计,《舌尖上的中国》一集平均有超过800个镜头,远超国内纪录片的平均水准。
4.技术的先进,高清的拍摄设备,国际化的标准
《舌尖上的中国》制作前后历时1年半,整个制作阶段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加入了水下摄影、微距摄影等先进的拍摄手段。与国际接轨的制作水准使该片用真实、鲜活又富有关感的视听语言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全新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