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探讨
2018-07-09郭建军
郭建军
( 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
0 引言
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重塑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贸易、投资格局和运行方式,产业活动的价值链被分割为不同的工序和模块在全球布局,形成了“全球离散,地域集聚”的特征。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理论应运而生。全球价值链理论不仅是分析全球经济网络中企业或产业集群的战略工具,也为政府及非政府机构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全球价值链这一分析工具,基于关键环节、驱动力、升级模式等内容,研究并提出我国江浙地区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升级的战略方向。
1 概述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OEM、ODM、OBM、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品牌授权以及地方产业集群等多种发展方式,目前,电动工具已是永康、武义、启东等江浙地区的支柱产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引擎。
站在新经济的路口,采用GVC理论研究江浙地区电动工具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升级模式,对于电动工具行业以及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理论分析
2.1 价值链分析及微笑曲线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多年前提出了价值链这一概念,通过“价值链分析法”,将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见图1。同时,波特还将单个企业价值链扩展到不同企业间的经济联系,从而成为全球价值链的基础。
图1 波特价值链分析法
GVC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原材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与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过程。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分布特征是“大区域离散,小地域集聚”。
拉姆 ·穆丹碧(Ram Mudambi)在研究“微笑曲线”时发现,由于各国存在不同的比较优势,位于价值链上游和下游的具有高附加值活动往往在发达国家,居于中游的低附加值生产制作环节大多在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导致各国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时获取的收益存在明显的差异,见图2。正是生产链条诸多功能环节散落在全球各地,并结合所在区域的辅助支撑体系、基础条件等形成了地方产业集群,同时成为全球价值链条中的一个从属部分。
2.2 构成环节
经济全球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是国际分工的深化。发达国家对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做了重新定位,将重心由生产制造转移到了创新设计、市场营销、服务和制造业中高附加值环节等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接受了大量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生产制造等价值环节,形成了独特的地方产业集群。
GVC大致可分为四个环节:研发设计(技术);生产;营销;消费服务。在电动工具产业中的具体表现见表1。
图2 微笑曲线:地方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关系
表1 GVC四个环节在电动工具产业中的具体表现
3 驱动力分类
格雷非(Gereffi)根据驱动力来源提出将GVC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生产领域的产业资本为动力的生产者驱动GVC,由掌握重要技术的发达国家跨国制造商为代表的关键性生产厂商,通过投资推动市场需求、形成全球生产网络的纵向分工体系,并行使对不同环节的协调作用。另一类是以流通领域的商业资本为动力的采购者驱动GVC。以国际品牌制造商、国际零售商为代表的购买者通过全球采购或OEM、ODM等方式组织的国际商品流通网络,其关键性治理作用由一个或多个处于链条最顶端的购买者实施。电动工具行业GVC驱动力分类见表2。
表2 GVC驱动力分类
综上分析,现阶段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属于采购者驱动GVC。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采购者驱动GVC类别更强调市场营销、拓展销售渠道获得范围经济,将制造业从产业链条中分离出去、加强信息等软环境的建设,这也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
4 升级模式
产业集群升级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阶段要因地制宜。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升级的目在在于:增强竞争力;获取更多的价值增值;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升级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引入跨国公司的投资达到目的,可称为外生式升级。如IT集群,这种模式见效快、发展迅速。另一种是通过产业集群长期积累后,主动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中,如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大多是这种模式,可称之为内生式升级。我国电动工具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大多跨国公司都已在中国建厂,采用合资、合作、OEM、独立建厂等方式积极融入地方产业集群,未来其主要升级模式应采取内生式升级。
现阶段被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的全球价值链下的集群升级主要表现为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四种类型,其遵循规律是逐步递进的,即:“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可通过东亚众多国家工业化进程加以佐证,见表3。
表3 产业升级轨迹
吉敏,胡汉辉,陈金丹(2011)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通过对启东天汾电动工具产业集群的分析,认为地方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历经三个阶段:以社会关系为主的形成阶段——以经济关系为主的发展阶段——以知识关系为主的成熟阶段。陆辉(2014)针对南通电动工具产业集群研究后,指出集群内、外交互治理。所以,从升级模式来说,整个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处于功能升级这一关键爬坡阶段,而在集群内部企业中龙头企业主要处于产品升级阶段。
5 现状特点
5.1 研发设计(技术)
电动工具研发设计(技术)环节关键在于寿命可靠性、作业效率、单位作业工具重量等方面的整机设计开发和电机、电控、电池技术等关键零部件,尤其以锂电池和无刷电机应用为主要趋势。目前,正处于技术成熟并发生技术转型和大规模替换阶段,把握了这一转型机会,就把握了战略机遇。无刷电机、锂电池、PACK技术和BMS技术在国内已经有自己的产业集群和产品基础,可以看出,研发设计(技术)环节或许不在江浙电动工具产业集群中,但是在国内可以快速配套。
5.2 生产环节
电动工具产品门类齐全,按照用途分为金属切削、砂磨类、装配作业、建筑道路、林木加工、农牧、采掘矿山、铁道和其他总计九大类200多个品种,规格型号更是高达上千种。通过对浙江武义地区2016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区域特点如下:
1)形成“龙头企业+网络结构”
武义地区整机生产及配套加工企业共528家,整机生产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82家。整机厂家和配套工厂之间数量比大致为1:5,配比合理。基本上形成“龙头企业+网络结构”关系。同时,协作能力强,生产效率高,一批骨干企业通过产品的配套带动周边企业发展,同行业中分工协作,产业链前后延伸,达成资源配套互补优势。
2)龙头企业起到带头示范效应
拥有国家级AAA信用等级企业2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整机企业呈现规模化发展势头,配套企业逐步由生产零部件向生产整机转变,放大到整个电动工具产业这个效应更明显。
3)产业集群内驱动机制良性发展
表现在三个方面:外向型经济、地方品牌价值和初涉高端产品研发。2016年总产值80.05亿,出口交货值39.80亿。主要出口欧洲、美洲、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及地区。2008年武义县被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电动工具制造业基地”称号。其中,浙江恒友专注中高端电锤和电镐的研发制造,1992年成功试制了PH-22电锤,自2001年起,电锤(电镐)产量和出口量均列全国首位。
5.3 市场服务
电动工具行业中的工业级和专业级的产品市场基本被欧、美、日品牌制造商所占据,而DIY通用级别市场则由专业级的品牌制造商们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品牌共存,以前者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动工具市场在北美洲,占世界电动工具销售额的44%,其次是欧洲,占35.3%,亚洲第三,大洋洲第四,拉丁美洲第五,非洲最少。可以看出,国际市场和国际品牌在地域上是高度重合的。这也解释了电动工具行业价值链中附加值最高的在微笑曲线的右边的原因。图3为江浙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在GVC下的价值链。
从图3所示的“左低中厚右高”长勺型价值链微笑曲线得出基本结论如下:
1)市场营销环节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也是产业集群向高端价值链延伸的唯一方向;
2)设计(技术)环节加快全国布局,与整体生产企业形成产业协同进步;
3)生产环节集聚效应明显,强化“龙头企业+网络结构”,加快各层级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
6 战略思考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切入点大体一致,大多建立在后发工业国或者后发企业发展落后这一基本事实,认为嵌入全球价值链并向上攀升是产业集群的唯一出路(邱国栋、刁玉柱,2014)。陈倩倩、王缉慈(2005)在对巴西西诺斯鞋谷与墨西哥鞋业集群对比研究中,结合我国制鞋业现状,针对地方产业集群的生产组织形式,指出垂直一体化是成功关键,组建并发挥“龙头企业+网络结构”。
图3 江浙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在GVC下的价值链
同时,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即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实际就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
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力,即要求企业特别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另外,由于集群的众多好处,西方政府都把集群当成一种政策工具,取代传统产业政策来刺激集群所在地区的技术创新和提升区域竞争力,使之成为繁荣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新动力。
综合,结合电动工具产业集群的典型的“右长勺型”微笑曲线的现状和特点,提出江浙地区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升级的战略思考:
1)左侧加速产业集聚
将整机设计、关键零部件这两大类企业通过区外合作方式引入到地方产业集群中,快速形成产业协同进步。
主要集群政策体现在改善集群环境上,如针对整机设计和关键零部件,采取措施包括:制定和实施网络计划,集群政策目标;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经济资源;加强对弱势要素投入;发展对内直接投资;吸引关键研发设备;吸引新企业加入,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建立技能中心和技能联盟,引进专业人才等。
2)中段强化“龙头企业+网络结构”组织
强化龙头企业在品牌和渠道控制两个关键环节,强调网络内部结构是垂直一体化的上下游分工协作和知识信息分享两个核心内容。
主要集群政策体现在集中优势资源有效完善机制上,如针对龙头企业的品牌和渠道控制,采取措施包括:牵线与高端战略机构(航空航天、高铁等)的合作,鼓励企业之间创新合作,共同采购定位与高质量产品和创新型产品,推动工业级、专业级的产品研发和品牌提升;鼓励专利和知识产权;政府引导集群建立全球营销体系,形成牢固的渠道控制,以保证集群在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发展;创立科学园区,为科研人员、企业家和金融家搭建平台,设立企业孵化器,构建集群创新系统并使之制度化。如针对内部垂直一体化分工和知识信息分享方面,可采取措施包括:进行广泛的职业培训,提高集群整体技术水平;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帮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引进新技术或者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网络式协作,形成共同的使命感;运用供应链金融,强化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分工协作等。
3)右侧政府积极政策扶持
政府眼睛向外,出台政策,积极推进掌握国际市场渠道和直接服务消费市场。主要集群政策在于市场需求方面的政策和国际关系促进政策。如引导企业家、政府、集群专家有效辨识并满足市场需求,合理运用公共采购引导需求,消除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加强国际间贸易往来、知识技术转移,方便集群企业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和对外直接投资。朱有为、孙津(2005)在通过苏州和温州两地产业集群的对比研究后,针对温州产业集群指出:温州企业主要通过参与国际商品展览、与国际著名品牌制造商合作、海外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产业链条延伸。实践证明,增长最快的集群一般都与国外保持最紧密的网络关系(包括研发关系、供应采购关系、政府合作项目等),开放度也很高。
7 结语
对于低端道路和低成本型集群,其参与竞争的基础是低成本,需要由低成本性集群向创新型集群攀升。电动工具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正处于这样的技术窗口和时间窗口。所以,针对电动工具产业集群“左低中厚右高”的“长勺型”价值链微笑曲线,适时大胆提出分段各侧重的战略思考,对于集群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刘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7(5).
[2]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以浙江平湖广电产业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4(6).
[3]刘恒江.国外产业集群政策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
[4]乔小勇,王耕,李泽怡.全球价值链国内外研究回顾(基于SCI/SSCI/CSSCI文献的分析)[J].2017(1).
[5]江青虎,颜清阳,张慧.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升级(以浙江慈溪、义乌、桐乡典型产业集群为例)[J].经济地理,2007(1).
[6]陈倩倩,王缉慈.提升我国制鞋业竞争力的地方集群战略思考[J].世界地理研究,2005(3).
[7]吉敏,胡汉辉,陈金丹.内生型产业集群升级的网络演化形态研究[J].科学研究,2011(6).
[8]朱有为,孙津.嵌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以苏州和温州两地为例)[J].2005(4).
[9]陆辉.集群内外交互治理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J].上海经济研究,2014(7).
[10]陆顺平,秦泳元.电动工具发展概况和趋势[J].电动工具,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