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作品“君玉壶”的制作感悟
2018-07-09王小花
王小花
(宜兴 214221)
中国的传统艺术一直崇尚简约,崇尚线条和块面之美,从汉代的陶罐、宋代的瓷器、明代的家具、清代的文房,无不将不同时代对于简约的理解发挥到了极致。紫砂艺术虽然至今只传承了数百年,但其将生活中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是一种质朴的文化享受,简约、率谈,主张艺术表现心灵传达情感。正是由于紫砂具有这样的魅力,才能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创作者、使用者加入紫砂艺术的大舞台之中。紫砂从造型上有花货和光货之分,两者在外在表现上有着很大的区别,通常会说花货重形,光货重韵,但实际上无论是花货还是光货,都是既重形又重韵,都是形意结合表现的典范,这可以说是采用同样的创作思路和创作基础,最终显现出完全不同的审美路线。
紫砂的造型丰富多彩,任何创作者哪怕是初学者都可以创造出与别人完全不同的造型来,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传统的紫砂光货会给人一种以简洁为基础的感觉。历史上紫砂光货也曾出现过其他造型但不为世人的审美所接受,经过岁月的沉淀,最终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当下的很多创作也同样如此,有些作品之所以能够留存下来并不是因为它与众不同,而恰恰是因为它秉承着传统成就了经典。作品“君玉壶”(见图1)便是秉承着这一思路制作而成的。
图1 君玉壶
在我们学习制作紫砂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紫砂艺术可以天马行空,但紫砂壶却是处于一个固定的框架内的定制,要明白在一个框架中,一种艺术规则中,哪些东西可以改变,而哪些不容改变。当造型以简洁为主,并且已然简洁到极致的时候,造型的设计和灵感就越难以获得,想要突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时候强行做出的改变、添加,不但不能创造出美,反而会破坏原有形态的美感,这也是当代紫砂壶制作众所周知的难点之一。
作品“君玉壶”在制作的时候,以“君子如玉”这四个字作为创作的中心主题,制作时以围绕表现这个主题而展开。首先制作泥片,泥片的厚薄要制作均匀,为了表现出“玉”的质感,这就要求泥片烧成后的肌理不是粗放的、疏松的,而必须是光润的、质密的,这样才符合“玉”的气质,所以在泥片制作的时候需要反复拍打,使其泥料的密度更紧密,然后用一整块泥片围成身筒。作品“君玉壶”的壶面要保有一种向外鼓的张力,看起来就像有一股气在内支撑,这十分考验基本功的成型技法,需要用拍子慢慢地拍出壶身的弧度,务必使壶面在保持弧度的同时,向外微鼓起,尤其是壶肩的处理上,可以参照传统“掇球壶”的处理方法,肩线与口盖要保证形成一条平行线,这样前后视觉上才能平衡连贯,制作压盖和壶底,为了表现光滑、玉润的效果,壶盖的处理同壶面一样,光圆素滑,需要经过反复地刮压,并且不添加任何多余的线条装饰,但仅仅是这样的造型处理,是无法点明主题的,所以在壶钮的制作上,特别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表现“玉”的纹样,壶钮的两个角就是从如意纹变化而来的,带有几分玉的韵味,但并不是完全的照抄,而是将这些元素与过桥钮形制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个“山”字,巍巍峨峨既为山,这在中国的传统艺术表现中,常常会引申出挺立、挺拔、坚定不移等等的深层次概念,与玉相结合,则可以解读出君子的志气,如同山一样挺拔巍峨,又同玉一样润泽映照万物,海纳百川,这也是传统文化中我们对君子这一个概念的绝对追求。
作品“君玉壶”以壶钮作为文化及视觉造型的中心,壶流和壶把就要相对进行一些弱化处理,结合壶身的造型,在处理壶流的时候,采用通常的做法就必须将流身加长,亦或者加粗,但这与君子如玉的文化印象并不相符,在一个玉润的身体上加上一个或长、或壮的手臂显然并不符合美的概念,所以壶流采用了更加新颖的设计,将流与身铺开,既加深了两者的结合,又解决了结构上的平衡,前后明接的流把也就共同构成了壶身结构的前后平衡,无论是工艺上还是视觉上都是合理的。
光素器紫砂壶在结合了当代的造型设计理念后,诞生了许许多多更加新颖的设计,这些设计思想再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形态、精神元素,构成了当代紫砂艺术的审美理念,延续了中华文化中对于传统美、和谐、端庄、对称等等的美学追求,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功底。只要传承不息,紫砂艺术就必然能在当代文化艺术的舞台上吸引更多的目光,展现更多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