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度夏,古有妙方
2018-07-08夫子
夫子
《詩经·小雅》有言:“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夏以清爽的初夏开始了它的旅程,而后在热意日渐上升的日子里,夏天在绿叶的清爽气息、不知名的花儿的香味、叽叽喳喳充满生气的鸟鸣中慢慢拉开了帷幕。然而,清爽的初夏过后就是大暑,于是树上鸣叫的知了、晒蔫儿了的树叶、正午明晃晃的阳光,还有吃着冰棍的小孩儿,成了夏日的标志。世人凭借现代化的制冷工具,犹感到酷热难当,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古人消暑的艰难。其实不然,纵览古代书籍可知古人在应对夏季高温时,充分借鉴各种自然条件,发挥奇思妙想,把炎炎夏日过得似乎比现代人更有滋味。
古人夏日避暑的“空调房”
古代尽管没有空调,但古人有许多低碳、环保的避暑纳凉之所。比如先秦时期的窟室、汉代的清凉殿……和现代人一样,古人避暑首先想到的是改造居室环境,建造一个相当于现代带有制冷设备的夏房来度过夏天。
窟室是先秦时期最流行的“空调房”。所谓窟,字面意思就是洞穴,也就是现代地下室的原始结构。由此可知,先秦时流行的窟室,实际上就是地下室,但比地下室更讲究。据史料分析,先秦时的窟室不完全是利用地下冷源的地下室,也有人工冷源。当时的高级窟室内会放置冰块,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到了唐代,夏房则被称为含凉殿,是唐朝皇帝和后妃的寝殿,北临太液池,傍水而建,夏天在里面居住十分凉爽。含凉殿的制冷手段已很先进,是通过机械装置实现的。据《唐语林·豪爽》记载:“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阴溜沈吟,仰不见日,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这段文字的信息量很大,一是当时已有电风扇,当然不是用现代的电能,而是用水来转动扇叶,风扇对凉水吹,形成了冷气;二是殿内有循环冷水源,故四边有水往下流,形成水帘。也就是在宫殿的四檐装上水管,把水引到屋檐上。凉水在屋檐上循环,室内温度自然就降下来了,而且降温效果极佳。
至宋代时,夏日空调房得到了进一步改进。人与自然变得更加和谐,皇宫里的夏用建筑也越来越奢侈。宋代宫中避暑佳处有复古殿、选德殿和翠寒堂。宋代宫中的降温设备设计时尚,并且出现了用鼓风机带动的带有机械原理的电风扇。电风扇对着大厅里摆放的数百盆鲜花吹,清香满殿。在御座两旁,各设有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由此可见,宋代的空调房除了基本的降温手段之外,还采取了空气净化手段吹风,以改善空调房内的空气质量,这不得不说是空调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
古人消暑有妙招
碧筒饮 魏晋时期,齐郡刺史郑悫带幕僚避暑时采摘了新鲜的荷叶,把美酒倒入其中,以簪子刺穿叶心,使刺孔跟空心的荷茎相通,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从茎的末端吸酒。那滋味真是清香爽口,这种浪漫的饮酒方式,被称为碧筒饮。
碧筒饮虽始于魏晋,却盛行于唐宋时期。据悉,唐朝宰相李宗闵善饮酒。暑天,他会与宾僚在水边饮宴,将盛满美酒的荷叶系紧,然后放在嘴边,用筷子刺孔饮之。如果一口喝不完,则要重饮一次。后来一些文人雅士也竞相效法,并留下了不少吟咏荷叶杯和碧筒饮的诗句,如白居易的“疏索柳花怨,寂寞荷叶杯”,戴叔伦的“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绿”等,都谈到了个中滋味。饮碧筒酒俨然成为古人的一种独特的消暑方式。
制冰 古人在盛夏避暑和食物保鲜时常常会使用冰块。当然,这些冰块并非纯天然,而是在冬季利用天然河水制作后保存到夏季使用的。制作和使用天然冰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越绝书》记载,当时在苏州阊门、平门的郊外,曾建有吴王阖闾冰室,在东郊外南山建有越王勾践冰室。这种冰室夯土为墙,覆草为顶,密封性能好,可以长期保存冰块不被融化。
到清代时已出现了制作冰块的田地,称为冰田,而存放冰块的仓库则称为冰窨。每年秋末,冰坊业主就租用当地的空置稻田作为制冰的场所。每块冰田约占用稻田15亩。冰田制作过程非常辛苦,首先用专门的稻根铲把稻田中的稻根挖掉,从而保证质量,使冰块不含杂质。其次,夯实田埂,使冰田贮水不漏。最后,用水车将干净的河水灌进稻田,水深约15厘米。零度以下的严寒天气来临后水面就会冻结成冰,形成晶莹剔透的冰田。
储雪 唐宋时期,每到深冬,官、民冰窖不仅会储藏天然冰,还会储藏洁白、细净的天然雪,待炎暑季节来临时加以反季节利用。北宋时期,纯粹商业性的冰雪经营业十分发达。在大城市,夏天市面上出售冰雪是很平常的事情。冰雪被放在水饭、水鹅梨、金杏、红菱等食物水果之列中,当作时物、杂卖之一,街头巷尾随处都有。可见民间窖藏的数量非常之大。
藏雪、卖雪的规模越来越大,宋代平民乃至贵族使用起冬雪来就不必精打细算了。夏天市面上的各种消暑食物、饮料往往是用冰雪冰镇的,或者干脆用冰雪制作而成。如糯米汤圆与冰或雪同盛在一碗之内,不仅汤圆被冷镇到冰齿的程度,且融化的冰雪也成为可以解渴的饮品。
竹夫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写道“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这是薛宝钗出的一个谜语,谜底即为竹夫人。竹夫人是采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长约一米,中间通空,四周有许多洞孔,供人取凉。
陆游在《初夏幽居》中也写到过竹夫人:“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由此可见,竹夫人这种原始空调器在炎炎夏日备受人们喜爱。
没有热裤短袖,古人夏天穿什么
因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古人夏天依然着长袖长裤,使人不禁纳闷:难道他们不会觉得热吗?热!但他们不能明着对抗封建礼教的制度,于是就把心思放在了衣服的面料上。
布帛 在古代,布帛像真金白银一样,是能当钱用的,因为在那时,有衣服穿是大事。帛专门指平纹制造的丝绸,布也不是今天的棉布,而是用大麻的茎杆纤维捻线织成的。由于帛很贵,不是所有人都穿得起,因此一般人就只能穿大麻做的布。大麻布在北方尤其盛行,因此平民也常被叫作布衣。
当然,平民的衣橱里也不光有大麻布,也有葛。葛和麻一样,是中国原产的拿来捻线织布的植物。葛属于豆科,有着长可至8米的藤蔓,这藤蔓软韧,扯下来直接就能当绳子用,把它用水煮了,半脫胶剥皮制线,可以纺出很薄的料子,最适合夏天穿,还能做贴身小配件,如葛巾。
另一种适合夏天穿的布料叫苎麻,和大麻不一样,它属于荨麻科。苎麻的纤维细长而坚韧,且有光泽和弹性,是比大麻布好很多的料子。不染色的苎麻布白得发光,薄而柔软,它的纤维比大麻透气、吸汗,且干得快,同时又比棉布轻,因此最适合做夏布。织得细密的苎麻布光泽堪比绸缎,在汉朝时就用来做宽袍大袖的深衣,给诸侯、大夫们当家居服穿,这大概也因为它重量轻、穿着凉爽的关系,这种布染色后叫苎丝,在明代做官员常服用。
草鞋 早在夏朝时,人们就开始在夏天穿草鞋了。因为材料、制作方式、时代不同,古代的鞋子有很多种称呼。葛履就是以葛制成的草鞋,把草鞋的鞋带扎起来还可以御寒。草鞋用各种草编成,踩着就很凉快,穿着还透风,这样的凉鞋连皇帝也喜欢穿,因此周朝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为周王及王后制作草鞋。
你以为所有的草鞋都这么朴素吗?其实草鞋还可以换颜色。直接在草鞋上涂上漆,称为漆履,既好看又耐穿。再精致一些的,会在鞋头安放一些鸠、凤一类的装饰,唐代时曾经流行过一种用蒲草制作的高头草履,因为过于奢华被唐文宗下令禁穿。高高翘起的鞋尖,除了好看,也很有实用性。因为我国古代的袍服和裙子,一般都长至脚踝,而高翘的鞋头正好可以承载服装的下摆,既方便行走,又能让衣服不沾到灰尘,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