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梅戏舞台美术的继承与创新
2018-07-08蔡燕平
○ 蔡燕平
蔡燕平先生在莎士比亚故居参观留影
近年,参与了一些黄梅戏舞美和灯光设计,对黄梅戏的继承与创新有了一些体会和认知。
80后的新潮艺术家叶丹说过:“任何人都无法割裂和脱离历史,创作出绝对的新艺术”。因此艺术中没有绝对的“独创”。差别仅是:表现方式、角度、语汇不同而已。
继承与创新实质上就是“故土与新花的关系”,两者之间不是背离和游走,仍然是一个整体,是紧密相连的共同生命。
“艺者异也”,每台戏的舞美设计都应独具鲜明的剧种和个人特色,让观众在众多的艺术观中能有明显的审美新元素和新享受。创作就是创造,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个新戏的设计都有一个新的艺术境界,都会使作品具有新的活力和无限生命力。强调创作的诗性内涵正是现代舞台艺术所追求的最高意境。
由于当代舞台艺术的多元化和现代文明的进步,陈旧的艺术语汇已无法切入当代舞台艺术的呈现。戏剧艺术更是如此,不能再固守原有本体语汇和表现方式。需要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的突破,戏曲艺术涉及借鉴多种媒体类别早已不足为奇了,“越界”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突围”是戏曲明智的选择。如何在艺术和剧种继承的基础上把握创新的新风格、新模式,是黄梅戏艺术创作的新课题。本体突破的样式又往往侧重在舞台美术的风格样式和表现上。
于是乎,一大批表现形式各异的黄梅戏新剧目在舞台上争奇夺艳、竞相展示,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不乏精品之作,也不缺昙花一现,更有风马牛不相及的失败之作。黄梅戏有时成了个别外请专家主创群体的试验田。
成功的黄梅戏舞台艺术作品,哲理展示和抒情意境有机结合,主创人员的艺术群体创作风格统一、舞台作品的虚构情节和主题事件的展开和表现,都具有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好听、好看、好懂、雅俗共赏才是成功之道。
失败的舞台艺术作品,一般有如下问题:主题模糊、语汇浓杂、结构生硬,有些是形式大于内容,大制作、大包装是通病,在舞台艺术中缺少对剧种艺术风格特征的继承和把握,过于歌剧化、话剧化、影视化,非驴似马,大杂烩一个,没有把握住戏曲的灵魂特质是失败之源。
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公开发言:“有的艺术作品沉醉于形式技巧,内容空洞无物;有的追求奢华和大场面、大制作,打造所谓的视觉盛宴,但思想贫瘠、精神苍白;有的甚至消解崇高、扭曲价值。像这样片面追求形式至上,为形式而形式的艺术作品,即使有再华丽的场面,再新颖的设计,再娴熟的技巧,也只能像缺乏灵魂的躯壳,没有生命的假花,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雒部长的话直指文艺乱象,对舞台美术设计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黄梅戏要姓黄,不是歌剧,不是舞剧,黄梅戏的艺术特质决定了黄梅戏舞台美术的设计要点是要把握虚实结合的样式。戏曲舞美本身就追求简约、空灵,为表导演服务。在设计黄梅戏《汉时明月》中,我们强化汉文化元素,淡化环境元素,用戏曲舞美的创作样式去营造环境气氛,把主要空间让位回归给演员的唱做念打,布景软硬结合、虚实相间,便于装台运输保管,用有限的经费营造无限多采的舞台空间。所以坚持戏曲舞美的艺术样式是黄梅戏剧目应有的方向。创作中如何坚持黄梅戏舞台美术的继承和创新?首先要给黄梅戏舞台美术定位。让灵魂和思维感觉到美的技术,统称为美术。在舞台上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和技术,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渲染完成艺术活动的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即是舞台综合艺术的一部分),称为舞台美术。艺术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强调对生活的重复再现;一种是强调对生活的表现模仿。(一种强调形似、写实,一种强调神似、虚拟)。中国戏曲应属于后者。黄梅戏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决定了属性。黄梅戏舞台美术作为一种从属艺术(黄梅戏综合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决定了它的风格化、假定性的写意风格属性。
戏曲舞台美术共性和四个统一:(1)似与不似的统一;(2)神似与形似的统一;(3)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4)有限空间和无限空间的统一。总的一句话:虚与实的统一。以形、色、光、声、动配合剧情和表导演,充分调动观众的想象力,综合完成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四大任务的写意与虚拟的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偏向于虚)。
黄梅戏舞台美术要坚持戏曲舞台美术的创作要素。从继承上来说,黄梅戏舞台美术的样式和风格与越剧极为相似。苏石风、王世英、蔡春山等老一辈黄梅戏、越剧舞美设计师,用的都是类似中国画装饰性的风格。
“文革”前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拍摄后,黄梅戏舞台上的一些景物道具偏向生活化,增加了一些写实元素。“文革”中的革命样板戏打破了黄梅戏舞台美术写意的风格化设计,偏向于写实空间。
从黄梅戏《红楼梦》、《徽州女人》等外地主创专家团队对黄梅戏的介入开始,黄梅戏舞台美术进入了一个多元化设计风格的阶段。在此之前,本土舞美人对黄梅戏舞台美术设计也有过多次探索。如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戴楚东设计的《天仙配》,用湖北挑花组成舞美空间,配合云和花的拟人化表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陈曙设计的《啼笑因缘》、《相思扣》;安庆黄梅戏舞台上,方之虎设计的《女驸马》等,都是用积木式景物和屏风组合式布景营造舞台空间。安庆黄梅戏舞台上蔡欣平设计的《天仙配》、《女驸马》所用的剪纸风格和活动组合式布景。《缉毒女警官》、《六尺巷》、《巧二嫂》等都荣获优秀舞美设计奖。
黄梅戏缺少本土有实力有影响的资深剧种导演。为了评奖和争取经费投入等因素,所以近年黄梅戏的主流大戏还是请外地专家主创团队操作主持。话剧、京剧、舞剧、歌剧、越剧、豫剧……什么风格的导演带来什么风格的主创团队,大投入、大制作。种种多元化很快淹没了黄梅戏舞台的剧种风格,有些甚至成为专家演出样式的试验田。黄梅戏舞台美术的现状和发展不容乐观。所以,黄梅戏舞台美术作为黄梅戏综合艺术不可缺少的艺术元素,难以形成地方戏剧种独特的舞台美术艺术风格。处境艰难而在继承和创新中缺少实践和探索机遇,更难以建设和培养本土的舞台美术艺术创作队伍。这种现状,有必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要给予本土舞美主创人员更多的实践和学习机会。黄梅戏舞台美术工作者,加倍努力,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