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党报典型报道的创作手法
2018-07-07周文韬
周文韬
《人民日报》刊发的黄大年先进事迹稿件集中于2017年7月,计23篇,按新闻体裁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追忆散文、新闻评论、各地学习事迹简讯。系列稿件波澜壮阔,层层递进,形成宣传报道合力,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全景式展现了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气势磅礴,感人至深。
一、既摒弃“高、大、全”叙事模式,又褒扬先进人物
1980年前,典型人物报道带有异常突出的政治宣传功能。典型的塑造,大多是合乎某种政治目的。“文革”时期,在“三突出”理论指导下,正面人物—俊百美,反面人物—恶百丑。正面典型极端类型化,展现出“高、大、全”的人物形象。
新时期,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对典型人物的塑造既摒弃“高、大、全”的叙事模式,又旗帜鲜明地宣传了典型人物的先进精神,使典型人物报道重新获得强大生命力。
温红彦、吴储岐采写的《巍峨》一文,用一组气势如虹的排比,开宗明义地点出黄大年的优秀品格:“心有大我,让他的行为有了山的巍峨;至诚报国,让他的胸怀有了海的辽阔。”但《巍峨》一文并未将黄大年过分拔高,转而展现其普通人的一面。在记述其刚归国工作的经历时写道:“国外养成的惯性思维、行事风格、处事理念,让黄大年对工作中的一些事情经常不理解,很生气,又无奈。”在描写黄大年参加女儿婚礼的往事时,作者转变叙事视角,以“父亲”和“女儿”串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道:“那一天,父亲既高兴又不舍,搂着穿婚纱的女儿,在优美的音乐中翩翩起舞……父亲含泪的微笑,没有逃过女儿的眼睛。”不同于以往塑造的典型人物“为了国家、民族大义,抛妻别子”的故事内核,对典型人物“儿女情长”的描写,使得典型人物可知、可感。
二、既“接地气”、注重细节刻画,又体现时代特征
新時期,典型报道在写作手法上更注重细节刻画,通过行为细节、场景细节、语言细节的灵活运用,展现典型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可亲、可敬、可学。
看似随意的细节选取却极具表现张力,拉近读者与典型间的距离,展现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质。《别后思念长 不了家国情》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详细描写黄大年办公室的场景,如“加班盖的撒花棉被”“窗前的大哑铃”“墙上记满报告、讨论、验收和出差目的地的日历”。文章用直接引语记述黄大年同志在手术前不忘召唤海外科学家回国的往事:“手术前一天,大年还嘱托我们以他的名义给尚在海外负笈求学的留学人员发送电子新年贺卡,鼓励他们回来报效祖国。”这些细节无不彰显黄大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系列通讯通过黄大年先进事迹管窥其所代表的归国科学家、知识分子群体,如《巍峨》一文写道:“在黄大年的感召和努力下,王宪昌、马武芳、崔红军等‘千人纷纷来到吉林大学,他们在不同学部领域相互交叉、融合。”在书写黄大年先进事迹的同时,介绍多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因为,个人的成长、成才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典型人物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才能熠熠生辉。
三、既客观报道、秉笔直书,又对典型人物代表的价值观真正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新闻工作是带有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劳动,记者宣传先进典型,必须对先进典型传递的价值观充分认同、信仰,文章才能起到引领、导向、感召、表率、带动作用,作品才能饱含真挚情感。马克思说:“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孔子曰:“子率以正,孰敢不正。”黄大年系列报道的记者正是黄大年精神的践行者之一,系列报道在尊重新闻规律,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同时,又体现着记者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价值观的真正认同。
感人者需先动乎情。要让笔下的典型人物打动读者,就要先被典型人物打动,这就要求记者要充满真情的扎实采访。温红彦、吴储岐在采访手记中写道:“这是一次充满感动、直击心灵的采访之旅,也是一次十分宝贵、值得珍藏的人生经历。”黄大年同志生前好友的文章,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他们被精神感召,文章发自肺腑。如《地质宫的灯光》一文写道:“作为吉林大学的一员,我突然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怀念,一种由衷的自豪与骄傲!”记者、好友以平视的视角报道、追忆典型人物,发掘典型人物的不平凡精神。通过客观真实又有“情怀”的新闻报道还原人物生态,给人以真实而客观的震撼,从而有助于提高媒介总体的公信力,增强典型报道的感染力。
新时期,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在进行典型报道时呈现出的鲜明特征,体现了党报既坚持党性原则,又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因此,典型报道才真正具有持久生命力。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