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哲学意蕴与当代启示
2018-07-07刘坤原周欣
刘坤原 周欣
毛泽东党建思想具有丰厚的哲学意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是实践唯物主义在党的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当前,从严治党需要汲取毛泽东党建思想的营养成分,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内政治生态良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哲学意蕴
毛泽东党建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党建学说的成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锤炼党性,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线,围绕党的建设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回顾毛泽东党建思想光辉的历史,总结和吸取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精华,对深刻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领会从严治党战略内涵,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新境地,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党建思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在毛泽东看来,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建设。这五大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思想建设是党建的前提,制度建设是党建的保障,组织建设是党建的战斗堡垒,作风建设是党建的保障。五大建设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其中思想建设处于统领地位,围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展开五大建设,体现了毛泽东党建思想深厚的哲学意蕴。
二、唯物辩证法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根基
毛泽东党建思想可以用围绕一条主线、五大建设来概括,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党建思想体系。在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党建学说与中国党建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相结合,具体就是实现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党建理论。毛泽东同志正确分析了党内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采用矛盾分析法来解决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净化党内风气,优化党内活动方式,科学应对党内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得党内风清气正,干部清廉。在广大农村开展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了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提高了党员的理论水平。毛泽东党建思想自始至终都坚持了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思想丰富、意蕴深远、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的党建思想,解决了不同时期党内矛盾,把中国革命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毛泽东党建思想从萌芽到成熟以及完善的过程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几篇著作全面论述了主观主义在党风、文风、学风中的表现及其危害,并且给出了克服主观主义的做法,即用馬列主义教育来消除党内主观主义形成的党风在文风和学风上的表现。毛泽东同志根据党内存在的问题开出“药方”,秉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让人民群众来监督政府,跳出“历史周期律”,以法治的方式确保党的政策的连续性。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灵魂。
三、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核心和当代启示
毛泽东党建思想立足于中国实际,通过宣传党的政策、思想路线、研究马列主义吸收了大量人民群众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党建思想是党的建设的思想指南,靠的是实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责任、敢担当、会执政、能亲民、善打仗、得民心的政党。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党建学说,结合中国党建实际,认真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的问题,科学应对,崇尚实干精神,以身作则,不怕牺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实干家、革命家、建设者的姿态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
毛泽东同志认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他开创了党的建设“系统论、工程论”思想之先河。在革命时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指导革命活动,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当前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建设学习型政党,大胆探索,形成一整套新的更加完善的体系。第一,在全党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扬弃西方资本主义的利己逻辑、主体虚无逻辑以及排他逻辑,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各级党委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克服急躁、冒进心理,正确认识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艰难性和复杂性。第二,加强服务型政党建设。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提升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渠道。第三,着力建设一支创新型政党,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机制。
毛泽东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深入学习毛泽东党建思想能够启发我们当前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进马列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境界。只有这样,我们共产党人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
刘坤原: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 欣: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