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脱硫生产实践应用及分析

2018-07-07

山东化工 2018年11期
关键词:硫化氢煤气催化剂

杨 涛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厉,环保标准更加严格,处罚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焦炉煤气硫化氢含量标准也进一步提升,焦炉煤气硫化氢含量要低于100 mg/m3。

某厂采用HPF脱硫工艺,通过进行不断的调试,脱硫塔后硫化氢含量不断降低,硫膏产量提高,脱硫液各项化验指标均处于较好水平,脱硫效率明显提高,创造了较大的环保和经济效益。然而,受季节交替变化以及外部保障条件不足的影响,近期,脱硫效率出现下降,硫膏产量出现波动。

1 生产运行分析

脱硫运行较为稳定,1~6月份硫膏产量及其走势图分别如表1、图1所示。

表1 1~6月份硫膏产量统计表

图1 1~6月份硫膏产量走势图

由表1可以看出,1~6月份,一系统脱硫硫膏产量平均达到185 t/月, 6月份硫膏产量达到200 t,处于较好水平。由图2可以看出,1月份以来,硫膏产量整体保持较为稳定的趋势。然而,4月份以后,硫膏产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其中,5月份硫膏产量处于较低水平,达到155 t。通过采取一系列脱硫生产保障措施,6月份硫膏产量情况得到一定改善。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如下所述:

(1)进入5月份以来,环境温度日益升高,造成脱硫前煤气温度偏高。受季节交替变化的影响,水系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部分时间受低温水温度偏高(≥19℃)的影响,造成初冷后煤气温度超标、脱硫液温度偏高(最高达到29℃左右),对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煤气发生量在3.3~3.7万m3/h范围内频繁波动,造成初冷前吸力波动较大,煤气中夹带煤粉较多,造成脱硫液被污染、催化剂活性降低,对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3)受电捕温升的影响,初冷后煤气温度由22℃升高至32℃左右,造成脱硫吸收温度偏高。吸收温度取决于煤气温度和脱硫液温度的均值。吸收温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较大,较低的吸收温度能够降低煤气中NH3的分压,减少脱硫液中游离NH3的损失,促进H2S与脱硫液中游离NH3的反应。故脱硫煤气温度控制在23~25℃,脱硫液温度应比煤气温度高2~3℃.从实际生产运行情况来看,脱硫前煤气温度、脱硫液温度均不满足要求。

(4)蒸氨成品氨水外卖,造成脱硫系统补氨不及时,挥发氨浓度明显降低。受加药计量泵故障、泵不上量的影响,给脱硫加药操作造成不利影响,造成加药不及时,两套脱硫系统催化剂浓度偏低。其化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脱硫液化验数据统计表

由表2可以看出,15日开始,1#2#脱硫系统挥发氨浓度逐渐降低,最低达到10 g/L左右,不利于硫化氢的吸收,造成脱硫效率下降,两套脱硫系统均处于较低水平。1#脱硫系统催化剂浓度平均为7.87 ppm,最低达到3.07 ppm。2#脱硫系统催化剂浓度平均为8.11 ppm,最低达到6.01 ppm。两套脱硫系统催化剂浓度均偏低,不利于硫单质的形成。

(5)1#2#脱硫系统硫代副盐增长速度较快,含量较高。从反应机理:2(NH4)2S2O3+ O2= 2S + (NH4)2SO4可以看出硫代硫酸氨与O2进一步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H4)2SO4。脱硫反应比较复杂,副产物非常多,但对脱硫影响比较大的副产物(副盐)主要有三种:硫代硫酸盐、硫酸盐、硫氰酸盐。上述三种副盐均为强酸弱碱盐,可进一步发生水解,水解后均显酸性。副盐中以硫酸氨的酸性最强,危害性最大,最容易破坏脱硫液的碱性环境,对设备的腐蚀性也最强。因此,副盐浓度偏高将抑制硫化氢的吸收。

(6)部分时间受风压波动较大的影响,当风压≤0.62MPa时,2#脱硫系统风量只能达到800~900 m3/h,造成2#脱硫系统风量不足,不利于硫泡沫的浮选再生。2#脱硫系统长期运行,塔底部分风管已表现出堵塞迹象。

2 主要措施

(1)为降低因水系难以保障、低温水温度偏高,造成的初冷后煤气温度超标、脱硫液温度偏高的不利影响。结合实际生产需要,通过调整初冷器中温段负荷,降低中温段煤气温度,确保初冷后煤气稳定在20~22℃。排查换热器效率,提高换热效率,稳定脱硫液温度在27℃左右。

(2)及时与焦炉联系,加强风机操作,稳定风机前吸力。现初冷器喷洒上段、下段均已投用,初冷器喷洒稳定运行后,将有效减少煤气中夹带的煤粉,避免脱硫液被污染。

(3)实施电捕遮阳改造,减少因环境温度偏高、阳光照射升温造成的电捕温升问题,改造完成后,从运行效果来看,脱硫前煤气温度由32℃降至29℃。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发现3台电捕运行,造成煤气流速偏低、停留时间过长,对煤气温升影响较大。故进行2#电捕停运试验。2台电捕运行后,停留时间缩短,脱硫前煤气温度进一步降低至26℃左右,为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4)停止成品氨水外卖,及时向系统内补充氨水,提高挥发氨浓度,确保挥发氨浓度稳定在14~16 g/L,提高脱硫效率。加药计量泵更换新泵,避免因泵故障、不上量,影响加药操作,加大催化剂用量,稳定催化剂浓度在11~13 ppm,确保两套催化剂浓度达到平衡。

(5)加大脱硫液置换量,进一步降低副盐含量,确保副盐含量低于260 g/L向系统中补入提盐清液。

(6)稳定风压不低于0.62 MPa,确保2#脱硫系统风量大于1000 m3/h,提高2#脱硫系统浮选再生能力。待新提盐工段稳定运行后,降低脱硫事故槽液位,择机进行放空检修,对塔底风管进行清堵更换。

3 结论

近期,受环境温度偏高、外部保障条件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造成塔后硫化氢含量波动较大,塔后硫化氢含量偏高,通过及时认真分析、深入查找原因,制定相应措施,确保了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塔后硫化氢含量稳定在100 mg/m3以下。

季节交替期,水系难以得到保障,脱硫系统关键温度点难以控制,对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故需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热负荷调整,稳定脱硫煤气温度在23~25℃。控制副盐中硫代的含量,及时进行脱硫液的置换。加强脱硫生产操作,确保两套脱硫系统挥发氨浓度、催化剂浓度达到平衡。定期对脱硫系统风管进行检查,避免风管堵塞情况的出现。

[1]李 红,赵 刚,刘振义.我国焦炉煤气脱硫技术现状[J].气体净化,2009,9(2):1-5.

[2]库咸熙.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3]何建平,李 辉.炼焦化学产品回收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硫化氢煤气催化剂
煤气爆炸
煤气发电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
沥青中硫化氢脱除工艺研究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
硫化氢脱除镍钻溶液中锌杂质研究
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回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