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塔机租赁行业40年大印象

2018-07-07李红彩

建筑机械 2018年7期
关键词:塔机装配式建筑

李红彩

中国塔机租赁行业在改革开放春风中萌芽,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展壮大,并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他们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先锋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践行担当。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为中国塔机租赁行业发展坚守理想,奋勇前行的人们!

发展历程

从20世纪80-90年代的萌芽和探索,到2000年前后的快速发展,再到2007年后进入资本运营和调整升级期,我国塔机租赁行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塔机租赁市场刚刚萌芽,原国有企业设备管理机构是从事租赁的主力军。他们首先满足所属建筑施工企业的设备租赁需求,在保证内部施工的前提下提供部分外部租赁。当时很少有个体业主购买塔机从事租赁,主要原因是个体业主资金实力有限,而且很多大公司自有设备租赁公司,无需从外部租赁设备。

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土建工程领域总承包模式的推广,个体业主租赁设备也开始逐渐在市场崭露头角。特别在进入2000年后,伴随工程机械行业黄金发展的10年,我国塔机租赁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大量民营和外来资本进入,塔机租赁企业数量急剧增长,并产生了一批较具实力的民营租赁企业。

自金融危机后的2011年开始,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了长达5年的低位运行期,塔机租赁也开始了一轮洗牌调整。尤其2014年以来,大量小型塔机租赁企业自然出清,塔机租赁企业数量大幅下降,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据调研了解,2014 年以前塔机租赁企业数量约有1.2万家,然而到目前只剩下7000多家。在塔机租赁企业比较集中的北京市场,塔机租赁企业数量从之前的700多家速降到400多家。

40年来,我国塔机租赁行业从最初的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发展成为以民营为主,多种企业类型共存;业务模式也由单一的经营租赁拓展为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杠杆租赁、转租赁、回租等多元化发展。特别的,随着移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带动,我国塔机租赁行业诸多业务将会进一步升级发展,线上和移动租赁平台的兴起,为租赁市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我国塔机租赁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一些大品牌租赁公司已经形成,首批塔机租赁上市企业也已经出现,并在市场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但从整体看,我国塔机租赁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市场渗透率相较发达国家还较低。小企业多,规模以上企业少,市场集中度低是塔机租赁行业的现状。我国塔机租赁企业年租赁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只有1家,超亿元的不足10余家,上市企业2家,包括与A股上市公司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984)重组的庞源租赁和在新三板上市的紫竹慧(股票代码834243)。业务范围大部分在国内,涉外的只有少数几家。与发达国家大型租赁企业几十亿美元的营业额还有较大差距。在欧美及日本,虽然从事塔机租赁业务的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的私营企业,但是规模化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很多跨国公司的租赁业务遍及世界各地,美国仅上市公司的比例就约占10%。日本从事塔机租赁业的公司固定资产规模都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上市公司也占一定比例。

市场规模

塔机租赁市场的发展受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建设环境的影响较大。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提振国内经济而积极投资,极大推动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也为塔机租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塔机租赁行业的上游为建筑起重设备制造行业,下游为房屋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铁路工程等建筑施工行业。租赁公司一方面向上游机械设备生产商采购塔机,另一方面向下游建筑企业提供塔机租赁服务,获取租赁收入。

塔机租赁市场的发展受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建设环境的影响较大。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提振国内经济而积极投资,极大推动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也为塔机租赁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塔机租赁业务收入142.77亿元;随着“十一五”期间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

在我国工程机械中,如果推选一种最能见证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设备,那么似乎非塔机莫属。塔机因其单价高(尤其大中型)、使用频率低、月租金高,成为中国工程机械租赁市场中发展较早也较成熟的机种之一。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41.76亿元,2006-2011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9.07%;到2015年市场规模已经高达约750亿元,成为仅次于挖掘机和装载机的工程机械设备租赁第3大市场,年增速约为20%。进入2016年后,随着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复苏和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我国塔机租赁市场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竞争格局

我国塔机租赁服务市场格局极度分散,庞源租赁作为该行业龙头企业市占率仅2%,其他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差距很大。

在中国塔机租赁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有4种企业类型:

(1)大型民营塔机租赁公司。这类公司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品牌知名度较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设备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技术实力较强等特点。代表企业有庞源租赁(后被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组)、紫竹慧、北京正和等。

(2)中外合资塔机租赁公司。这类公司是由国外建筑起重设备租赁公司与国内公司共同合资成立的专业化租赁公司,具有起点高、兼具国内外成功运作经验、设备先进且更新快的特点。代表企业有中核华兴达丰、江苏中建达丰等。

(3)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所属的塔机租赁公司。这类公司主要是在原国有企业设备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设备规模较大、管理基础好、技术水平高、服务规范等特点。代表企业有中国电建集团租赁有限公司等。

(4)其他涉及塔机租赁的公司。这类公司主要是其他众多规模较小的租赁公司,其拥有设备数量较少,管理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

我国塔机租赁服务市场格局极度分散,庞源租赁作为龙头企业市占率仅2%,其他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差距很大。

在市场竞争中,资质等级高、专业能力强、项目经验丰富的塔机租赁公司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特别在大中型塔机租赁市场,由于该市场对租赁企业的资质要求、专业服务能力、安全管理能力、资金实力等方面要求更高,因此行业内参与竞争的主要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专业租赁公司,中小租赁公司较难进入。此外,租赁企业的规模大小对其采购价格与付款方式具有直接影响。大型租赁企业凭借采购规模优势对上游制造商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其采购价格往往低于中小租赁企业采购价格,在付款方式上也相对多样化。

资本故事

回看我国塔机租赁行业的发展,资本力量在其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资本是把双刃剑。近几年,业内有些企业通过资本注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也有些企业在与资本力量的抗争中成为了“故事”。

塔机租赁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租赁公司发展壮大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部分租赁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方式采购设备,也要先行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和首付款。融资租赁期通常为3~5年,所购设备的投资回收期通常也为3~5年。就单台设备而言,在融资租赁期内,经营性租赁的现金净流入不足以支付融资租赁款项,也需要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弥补上述资金缺口。因此,资本就成了塔机租赁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回看我国塔机租赁行业的发展,资本力量在其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07年,新加坡达丰集团通过合资或并购的形式先后注资中建正和、中核华兴,正式拉开了我国塔机租赁行业资本故事的大幕;2009年,庞源租赁成功引进2家PE投资公司;同年底,达丰集团、抚顺永茂、广州海邻组建合资公司四川达丰元正登记成立;2010年,庞源租赁再次引入4家战略投资机构,并在全国设立了7家子公司,初步搭建起全国服务网络;同年底,成立仅1年的四川达丰元正因股东分歧,面临解体;2011年,国内最大的集成房屋供应商雅致股份出资收购深圳海邻;2015年7月,庞源租赁与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984)重大资产重组成功,成为陕建机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同年11月,紫竹慧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4243。

资本是把双刃剑。借助资本力量,加速企业市场扩张的同时,也要求企业更具规范性,由此带来短期内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我们看到,近几年,业内有些企业通过资本注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也有些企业在与资本力量的抗争中成为了“故事”。无论是出于企业规范的需要,还是企业扩张,甚至是企业人才的需要,塔机租赁与资本运作的结合,都将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未来,随着塔机租赁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资本也将随之加速集中,塔机租赁与资本的故事还将继续上演。在这场企业与资本的共舞中,我们不想看到,随着资本推动的加速旋转,到最后落得只剩资本独舞而企业被淘汰出局的下场。因此,该以怎样的运作思维和模式掌控资本运营,实现企业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就变得无比重要。

表1 测算装配式塔机市场空间

装配式建筑窗口期

一方面,我们要抓住窗口期,用最快加速度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窗口期的风险。随着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大型塔机集体涌向市场,一系列伴生问题也接踵而来,管理、技术、人才等是否能跟进,都将进一步考验塔机租赁企业的实力和张力。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6年9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2017年3月,住建部印发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2016年新开工住宅面积大约11.59亿m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占比约为5%,如果要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到2020年至少有3倍空间。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在于建筑施工的预制,无论是预制混凝土、钢,还是木结构,都需要更为重型的吊装设备进行施工。毫无疑问,我国塔机租赁市场迎来了新风口。从近几年市场表现看,也再次印证了上述观点。2015年,我国塔机出租率只有50%~55%;从2016年开始,塔机出租率同比有所上升;进入2017-2018年,塔机出租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适用于PC建筑的中大型塔机,在租赁市场大有供不应求之势。与此同时,租赁价格也明显回升,特别是中大型塔机,租赁价格普遍回升10%~30%。

装配式建筑的兴起,不仅极大拓展了行业结构性成长空间,而且将带动行业设备迭代。从国外以及上海等领先地区发展经验来看,未来随着装配式建筑预制率及预制构件集成度不断提高,行业对塔机设备吨位数的需求会逐步“从小到大”迭代。

据调研了解,国内主流的装配式建筑塔机吨位数为100~300tm,上海作为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最快的地区,其塔机吨位数已经发展到350tm左右,而目前新加坡主流的塔机吨位数在400~600tm,且有往600~1000tm发展的趋势。从国内发展领先地区以及国外成熟产业发展经验来看,未来随着装配式建筑比例提高,塔机吨位数向中大型发展是必然趋势。目前,北京装配式建筑市场以315~400tm为塔机主打型号。

据测算,未来10年装配式建筑对中大型塔机租赁市场带来的增量规模约在300亿~500亿元,相较目前市场规模提升50%以上。

站在装配式建筑的风口,一方面,我们要抓住机遇,用最快加速度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窗口期的风险。关于装配式建筑塔机的市场饱和期何时到来,业内人士有的预计1~2年,也有预计3~4年。随着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大型塔机集体涌向市场,一系列伴生问题也接踵而来,管理、技术、人才等是否能跟进,都将进一步考验塔机租赁企业的实力和张力。

租赁+互联网

面对互联网大潮的机遇与挑战,线上和移动塔机租赁平台开始出现,但受限于行业的特殊性,发展相对滞缓。

2015年,“互联网+”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互联网+”作为新一代客户的一种本能思考工具,必将影响着其设备采购-使用-服务-租赁等一系列需求行为。如何让线上线下的渠道充分结合,打造一个优质、全方位的客户体验平台,就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关键点。

我国塔机租赁企业第一次亲密触网的经历大多来自官网的建立,随之是微博、微信、微网站等“微营销”,然后是电商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云等。而触网最直接的受益除了建立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制造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扩大品牌效应外,就当属营销渠道和服务模式的改变了。借助无线网络和互联网,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使设备、操作手、技术服务工程师与公司总部之间异地、远程、动态、全天候互联互通,引领服务升级。

2011年7月,国内第一家自助式塔机租赁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塔吊365”诞生,成为国内塔机租赁行业试水线上租赁的首个开创者。该平台由中核华兴达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旨在克服传统租赁行业经营服务模式低效、成本高的问题,给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透明、高效的现代服务。“塔吊365”的建立是基于塔机租赁行业已经走向品牌化经营服务时代的背景,是行业领军企业以专业模式开创塔机租赁网上营销电子商务e时代的开拓之举,也是我国塔机租赁行业开启转型升级的试金石。

2012年12月,北京正和建立了全国首家企业“塔式起重机安全远程监管企业平台”,并顺利完成了评估。该平台可实现对塔机工作数据的汇总上传与统计分析,具有工作数据实时监测、存储、查询与统计功能,同时具有GPS定位、视频监视、障碍物避让、超载自动报警等功能。该平台的建立为公司的塔机安全监管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同时也为行业安全管理水平以及政府安全监管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数据。

2018年1月,由庞源租赁首创的反映塔机市场(目前暂限国内市场)价格波动的指数——庞源指数正式问世并定期发布。该指数历经近3年时间摸索,根据众多机型设置动态权重,并结合市场的吨米采购单价反馈至吨米单价形成指数点值曲线,对塔机租赁市场价格进行直观的反映,对所有从业企业的投标报价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此外,指数还可反映出每年随地理气候变化带来的短期周期性;随着指数的累积,可反映出行业随大的经济气候变化带来的中长期周期性。

紫竹慧在2017年报中也将互联网模式作为未来发展战略。公司将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同时,运用互联网思维及金融手段,积极围绕传统租赁服务业务链,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将公司打造成“垂直运输服务提供商+融资租赁业务+二手设备交易服务商”互联网模式的企业,探索出一条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公司建立信息化平台为客户提供租赁一体化服务,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水平,确保为客户提供一流技术和服务,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开拓融资租赁业务,建立二手设备交易平台,对二手设备实现运营与管理,并打造新的设备供给端。

然而相比于行业领军企业在互联网+的快速响应,中小塔机租赁企业对此的重视却明显不足,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将互联网的开拓放到战略位置。当然,这和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承接能力和创新能力直接挂钩。对于塔机租赁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服务,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搭乘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快车,利用好万物互联、信息化技术,深刻洞察客户的根本需求,直面市场的变化,以安全为出发点,坚守产品与服务的商业本质,向服务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图1 庞源租赁塔机吨米利用率

不得不承认的是,塔机租赁企业互联网之路仍处在起步阶段,在行业规范以及运营模式上尚未形成体系,发展的道路仍然崎岖。

加码租赁

近2年来,工程机械市场复苏明显,塔机下游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景气度持续,装配式建筑的兴起带来中大型塔机的刚性需求,行业进入结构性加速发展阶段。趁此良机,行业龙头纷纷提前布局,加码租赁。

建设机械2018年2月23日晚发布《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包括发行费用)不超过15.06亿元,拟投入工程租赁设备扩容建设项目。公告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公司抓住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完善在大中型塔机租赁市场的战略布局,抢占市场先机,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对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实际上,截至2017年11月,建设机械为庞源租赁累计做了12.30亿的融资租赁担保。从资产规模扩张的幅度判断,公司设备保有量已经显著提高。截至2017年9月,公司子公司庞源租赁的资产规模为42.63亿元,较2016年的35.07亿元增加22%。在装配式建筑大力推进,但大型塔机服务不足的背景下,庞源租赁拟乘行业东风进入成长通道。

紫竹慧也认为,国内建筑重心正从地产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建筑体量越来越大,建造模式也在改变,钢结构建筑增多,大型塔机用量增加。与此同时,国产大型高端设备已逐步替代进口,为设备更新换代创造了有利条件。该种设备的结构升级和换代,也是优势企业乘势发展的有利时机。未来公司将逐步以中大型塔机和高端建筑市场、特殊领域为目标进行市场开发,完成从重点区域向全国性业务拓展的布局。通过资本的介入,形成规模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地域性广、具有较强的专业保障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机械租赁建设服务集团公司。积极响应中央“一路一带”战略实施,推动产品服务走出国门,打造企业国际品牌。未来,公司将完成从重点区域向全国性业务拓展的布局,追随主要客户开拓海外市场。

相较而言,达丰系却相对谨慎,规模扩张的步伐相对要小得多。在市场火热之时,难得保持一颗匠心,加大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力度。作为新加坡达丰集团于2007年在中国投资成立的第一家专营塔机租赁的中外合资公司,江苏中建达丰始终坚信“安全、服务、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理念,力争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具有综合性保障服务水平的塔机租赁、安拆、维修、管理和相关技术服务。考虑到塔机租赁业务所面对的工程千差万别、环境复杂多样,所用设备的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各有特点,江苏中建达丰在多年的技术服务中,非常注重技术创新,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特种设备安拆、维修及规范化操作的经验。

在这场以行业领军企业带头加码租赁的大戏中,许多中小企业也纷纷低调布局。

北京天罡星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是一家坐标北京、辐射周边、拥有100余台塔机设备的中等规模的公司。天罡星即北斗星,意喻公司以德取胜,诚信经营的企业精神永恒不变。面对当前市场的火热,天罡星对装配式建筑市场的风险保持着一份清醒的认识,并对增强塔机安全性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公司奉行“安全为天,服务至上,严以求精,勤以务实”的经营理念,做到在租赁市场低迷时设备不闲置,在市场兴盛时服务质量不下降,安全管理更严格,成为区域市场的佼佼者。

当下,正是“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

市场越是火热,我们越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因为,求发展,求速度,更需要稳中求进。千帆竞渡,方舟始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稳步向前推进的所有业内企业。

发展瓶颈

毛利润相对较高,但重资产投入大、应收账款拖欠严重、抗风险能力低、管理水平低,是中国塔机租赁行业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存在于我国塔机租赁行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管理水平较低,设备管理不规范,安全施工标准不统一。建筑施工的难度越来越高,塔机的安装、使用及拆除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目前塔机租赁公司提供租赁服务的同时,在没有具备安全生产许可的前提下带操作人员进行施工分包屡见不鲜。很多塔机租赁企业缺乏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塔机操作、立塔、附着、顶升、拆除施工中,塔机事故频频发生。此外,为了利益最大化,存在租赁企业压缩必要的成本支出,包括产品配件、安全管理、人力成本等,形成安全隐患。

(2)无序竞争、同质化竞争严重。国内塔机租赁行业属于完全性竞争市场,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行业内小企业数量众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租赁服务及技术能力薄弱。企业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没有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盲目的跟进项目。企业之间竞相压价,无序竞争,最低价中标产生低利润的同时,极大影响企业对租赁设备安全服务管理的投入以及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严重制约塔机租赁行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3)租金回收难。塔机租赁公司在经营租赁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租金回收问题。政策法规相对滞后、不健全,信用体制缺失,对拖欠租赁费方面没有法规约束,这也是造成租赁费用拖欠严重的原因之一,严重制约塔机租赁业发展。此外,许多租赁企业也存在拖欠制造厂家资金的问题,如此债务链断节必然严重制约租赁市场的良性发展。

(4)人才缺乏。租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涉及金融、税收、法律等各种专业知识。随着租赁业的蓬勃发展,租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租赁公司操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要达到技术熟练,需要经过认真培训,反复实践操作才能上岗。

此外,国家对安全生产非常重视。从注重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讲,塔机租赁市场需要淘汰不正规的租赁模式,例如塔机租赁市场的准入问题。随着政府部门对租赁资质的取消,虽然可以保证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但却导致了许多刚迈入租赁行业的企业在利益的诱惑下盲目地投入,忽略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另外,规范塔机的拆装市场也是当务之急。塔机的拆装是需要具备资质才能进行,但目前市场上存在一大批不具备资质的拆装队伍,给安全管理及拆装留下了较大的隐患,也对具有拆装资质的租赁公司形成冲击。缺少行业监管对安全乃至整个塔机租赁市场发展都极为不利。

反思我国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有些是可以靠行业自身来解决的,有些则需要行业、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比如信用问题,法律问题,监管问题。但这不能是也不应该是我们推脱责任的理由。

一方面,我们希望政府加强综合监管,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另一方面,我们更愿意看到企业规范运营,明确发展定位,不跟风,不盲从,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规范行业,净化市场需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实际上,多年来针对塔机租赁市场的一些突出问题,住建部曾多次发文,旨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加强市场监管。与此同时,相关行业协会也一直在努力,行之有效的发挥行业监督作用。塔机租赁行业发展到今天,政府和协会的作用功不可没。

从目前市场反馈情况看,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换,我们欣喜的看到,当前行业领军企业已经开始转变经营思路,不过分追求发展速度,不打价格战,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未来趋势

——整合

无论是“强强联合”还是“强弱合并”,企业更多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通过重组整合,利用各自优势,充分发挥互补协同作用,提升竞争实力,从而分享更大市场空间与行业红利。

我国塔机租赁行业市场空间广阔,但格局分散。早在2014年,本刊记者采访欧洲最大租赁公司Arcomet集团副主席Philippe Cohe时,他就曾预言,整合是未来中国小型塔机租赁企业的必然趋势。而实际上,这和业内很多有识之士的观点不谋而合。

市场需要一些大的租赁公司,通过联合重组及资本介入,形成一些规模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地域性广、具有较强专业保障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航母级机械租赁集团公司,并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目前行业在积极向龙头集中,龙头市占率在稳步提升。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美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也经历了极度分散向高度集中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随着租赁公司的整合,规模扩大,业务范围从区域辐射全国,各地市场也越来越趋于一致。

有业内人士预言,整合具体可能分3个层面:(1)以中大型塔机和高端建筑市场为目标的,具备全国业务能力的公司将进行业务整合。这类企业一定是在基础管理方面进行了长期扎实的集中化管控能力建设投入,包括人才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其给予客户的不仅仅是塔机数量的保证,更是安全与服务的真实保证;(2)以中小型塔机和区域市场为主的租赁公司将整合业务。这类企业将集中自身有限的管理资源聚焦一个区域市场,利用服务半径较小的特点,降低管理压力,满足中端客户要求;(3)拥有特定领域用户和市场的专业塔机租赁公司将整合业务。

——两极分化

未来市场将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随着整合并购大潮的启动和市场的自然出清,龙头企业规模将越来越大,而更多中小企业将面临出局危机。

从业务领域看,市场将呈现“大马拉大车,小马拉小车,甚至无车可拉”的局面,即大的租赁企业服务大的重点工程,而小的企业服务小而散的项目。

不过,还有一句话叫“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行业龙头并购整合之后,如果只是循着老路用于规模扩张,而非管理水平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没有形成市场份额集聚和雪球效应,那么企业规模扩张越大,集聚的潜在风险也就越大。恰如危楼高筑,倒塌只在微秒之间。而在这之后,中型规模企业则可能收获无限机遇。

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也是未来要面对的。

正如吴晓波所说,“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挡,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型企业崛起。也许出现的景象是,上一个时代的霸主灭亡,从先驱变成先烈,整个行业面临一次毁灭性重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品牌意识和安全观念的增强,安全成本在企业成本支出中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因为没有了安全,一切发展都是空谈。此外,“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将带给我国塔机租赁企业更多“走出去”的机遇。而随着塔机制造商向“制造+服务型”角色的持续深度转变,厂商系租赁在未来塔机租赁中或将发展成为一支更强大的力量。

40年来,我国塔机租赁行业砥砺奋进,稳步前行。回头看,发展就是一轮接一轮浪潮的结果。谁将永立潮头,谁将笑到最后,现在都还未可知。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中国塔机租赁市场将继续看好,前景光明。

《棋经》“序”中有言:“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罫,以自生于小地。”在中国塔机租赁这场以塔机为棋子,以世界为棋盘的大棋局中,棋盘已经展开,博弈正在蓄势上演。

猜你喜欢

塔机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中天X系列塔机获多项国家专利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塔机主动防碰撞技术探讨
江麓集团高质量完成新型平头塔机研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