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06王艳艳宋振
王艳艳 宋振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和学习形式。合作是一种手段,同时,学会合作也是一种目的,是人学会生存特别需要的一种基本素质。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提高,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也会得以培养和提升。怎样才能更好的在语文课上组织合作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阐述。
一、把握合作探究学习的时机
在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合作学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那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
(一)预习时合作,提高预习效果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能让学生熟悉讲课内容,在听课时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可是有一些同学在预习时,目的不明确,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了预习的质量。还有的同学在预习时只是敷衍塞责蜻蜓点水,结果到了课堂上,有些时候学习感到茫然。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课前预习时组织小组合作,通过集体的力量,能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预习的效果。
(二)练习时合作,激发学习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重点的生字词、课文、以及课文的重点段落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巩固与运用。在练习时,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比如,低年级的生字教学,可以先在组内培养“小先生”,让他把自己的识字方法教给本小组成员,然后在全班中分享。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识字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高年级教学中,可以在小组内开展知识竞赛,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既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凸显学习的效果。
(三)在阅读中合作,激活思维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鼓励学生对文本不同的解读。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理解,可以到小組中讨论交流。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会碰撞出新的思维的火花,还能开启不同的理解途径。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集思广益,打开不同的思路。同时,也可以小组之间互动,相互取长补短最终达成共识。这样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与概括性。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在相互合作中,能为学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思维,开发智力。
二、重视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合作学习”,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能够解除很多不必要的思想包袱,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合作中,学生的团结精神,探究意识等都能得到加强。同时,在交流互动中,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因此,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独立思考。所以说,合作学习必须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任何问题,都要鼓励学生先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和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在没有任何观点的情况下进行的交流,无异于沙上建塔,收获甚微。
(二)要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
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现自我,探索真理。因此,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过程也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在互动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智力的开发,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乃至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不论是否正确,是否全面,都要勇于表达。通过老师的不断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开口说话,乐于表达。
(三)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倾听,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必备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离不开细致的聆听。教师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比如,听清别人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明确别人所表达的观点,同时还能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就需要教师在学生交流前提出的要求要明确,在组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倾听,这是既是一种学习习惯,更是对他人的尊重。
三、注重学习的实效性,避免表面繁华
小组合作学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自主参与学习,自主实践,发挥了学生的各种优势。同时,学生能够积极主动交流互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有很多的小组合作表面轰轰烈烈,但不深入,没有实效性。这就要做到:
(一)合理分组,优化组合
—般来讲,小组由4人或6人组成,最低不要少于4人,最多不要超过8人。还要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如智力,性格,气质等,为了使他们彼此间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组内成员一般不提倡自愿组合。个人意愿我们可以参考学生,但不能作为分组原则。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
(二)因材施教,发挥主动性
为照顾学生的差异,老师在布置的作业分配任务时要体现不同的层次。比如,有些同学只要解决基础题,有些则需要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的题。这样有不同层次的问题,在解题讨论时每一个同学同学都能积极参,让各层次同学的学习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三)教师参与到合作中去,并适时引导点拨
受知识储备,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有时候回出现思路阻塞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到合作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思维进程,还要做好引导点拨,使学生学习进一步的深入。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技能。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翠荣.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2]张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0,(07).
(作者单位:[1]王艳艳,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中心小学;[2]宋振,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马坡镇朱集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