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人”背后的城市发展焦虑

2018-07-06宋慧芳

中国经济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落户政策人才

宋慧芳

这场始于去年春天的“抢人大战”打响之后,“战场”不断扩围的原因,是这些城市在通往产业结构和城市量级跃升的路上的焦虑和竞争压力。

5月16日,天津市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该计划进一步放宽了落户条件,规定学历型人才、資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急需型人才等5类人才可落户天津。自16日中午至17日早上共有30万人登陆并下载“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

5月21日晚间,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表示,自5月16日政策发布以来,截至21日,直接落户5800余人,领取调档函2.7万多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政策不是短期的,没有所谓的‘窗口期,更不会朝令夕改,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天津广纳英才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杨光强调。

再加上此前北京、上海的加入,各城市之间的人才之战进入白热化状态。一二线城市纷纷加入人才争夺,天津人才计划,发布把其推到了高峰。

“抢人大战”不断扩围

据《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统计发现,进入4月份以来,人才政策出台明显加快。从区域上来看,2018年前3月出台人才政策的城市主要为一二线重点城市,而4月份以来,江西新余、龙岩、河北唐山等城市同样加入优惠人才的行列,人才政策进一步深入三四线。而在政策内容方面,各地人才政策各具地方特色。辽宁、山东、海南三个省出台全省人才落户政策,其中辽宁对本科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而山东除高校毕业生取消落户限制外,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可直接落户。城市方面,珠海、合肥、天津等热点二线城市落户门槛为本科以上,而呼和浩特、南昌落户条件为中专以上人才。此外,龙岩和芜湖在人才购房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厦门则为了更好地引进外资,对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员工放宽落户条件。

人才引进一直以来对于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政府对此也早有共识。二三线城市极力“抢人”背后,是这些城市发展的焦虑和竞争压力的凸显。因此近期人才政策变得炙手可热也就理所当然。

进入2018年,多个城市突现“抢人”热潮,西安、成都、天津等地,接连出台放宽人才落户的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50余城市以及山东、海南、江西等省发布了人才引进新政。

对于“抢人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中信证券投资部分析师明明表示,首先是经济增长动力稍显不足,经济增速稳中略有下滑,如果不实现经济结构的改变,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企业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将更加显著;其次是当下的坏境为创新与科技发展提供了温床,国家对科技与创新的重视日渐上升,而人工智能等也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地方发展也将科技与创新纳入战略规划。同时,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全球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带来的效益也有目共睹,各地方政府更加明确了吸引人才,以科技与创新助力未来经济增长的战略重要性;最后,国家监管政策的趋严,对地方政府融资构成了新的压力,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亟需解决等等,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通过吸引人才,引导更多的人口落户则也起到了部分解决政府所面临难题的作用。

“抢人”≠“抢房”

这场始于去年春天的“抢人大战”打响之后,“战场”从武汉、西安、成都,迅速扩展到更多的各类城市,争抢对象也从应届大学毕业生扩展至往届的年轻大中专生,从“人才”放宽到“年轻人”。

对于“抢人大战”与房地产市场间的关系,中原地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张大伟评论说,“地方的人才政策不应该与房地产限购挂钩,对真正的人才应该直接提供居住房源,单纯地将人才推向市场容易带来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过去城市之间的竞争是资金的竞争,但现在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崛起这一结构变化,各地对人才的重视逐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不过,一些城市也出现了‘一箭双雕的现象,把抢人和放松限购连在一起,用人才政策来挖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墙脚。”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约谈12个房价过快上涨城市,其中大部分城市落户政策宽松。为了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楼市发展定位,5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重申了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基调,对各地进一步做好房产调控提出明确要求。

思源地产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首席分析师郭毅表示,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是一个原因但并非主因。“被约谈的原因在于这些城市的投资需求过于旺盛,一部分原因是人才政策导致人口数量增加,更大的原因是城市产业发展导致人们对城市未来价值空间的高度预期。”她认为,通过人才政策落户上述城市的人口对住房的需求是“刚需”,但此次约谈针对的主要是“非刚需”的投资需求,也就是“炒房”。

“好的人才政策不仅要能吸引人才,还要提前规划引入人才之后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要成为一线城市,真正吸引人才的首先是工作机会,也就是产业布局,以及良好的医疗、教育、发展机会等条件。只有如此才能不背离吸引人才的初衷,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而非单纯地推高房价。

“不能否认资金的逐利性。但随着大部分二线城市出台引进人才政策,人才要流入哪里,就更要看当地的就业机会、公共设施和整体环境。届时,那些房价过快上涨的城市,或将因需求被透支而陷入困境。”严跃进说,严格限购的城市发布人才新政不应被一些人当作是一次无往而不利的“套利”时机。未来需要针对一些政策漏洞做填补,包括落户应该是鼓励此类群体既购房又居住,防范只购房不居住、只购房不就业等问题出现。

严跃进预测,随着大部分二线城市都出台引进人才政策,大家又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人才要流入哪里,就更要看当地的就业机会、公共设施和整体环境。届时,那些房价过快上涨的城市,或将因需求被透支而陷入困境。

猜你喜欢

落户政策人才
政策
政策
人才云
助企政策
政策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