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探讨

2018-07-06刘树炫唐鹏王赵宇

祖国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

刘树炫 唐鹏 王赵宇

摘要:大学生生活应激能力有效调节,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实现现代大学生成长自我调节的主要构成部分。良好的应激调节能力培养,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着重对军校大学生的生活应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两方面进行探究,以达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独立意识,促进个人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军校大学生 生活应激 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动力,是社会结构调整、经济进步的实践主体。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人才输出逐步向着综合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当代大学生的培养,除了要不断增加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不断引导大学生形成独立意识和工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因此,有效把握大学生生活应激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引导,是逐步提升大学生能力的基础环节。

一、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存在的问题

应激问题是指人的生活环境,从相对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环境中,主体要通过改变个人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适应新环境。军校大学生应激问题出现的频率中,新生占55.19%,老生占44.81%,由此可见,做好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问题的有效调节,是确保当代大学生阶段性成长的引导条件。同时,依据我国教育部相关性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问题中,30.17%为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66.63%为情感、心理等问题,3.2%为客观性因素影响问题。

我们将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问题归纳为:其一,学生“依赖性”心理较强。当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无法迅速进行个人生活调整,从而出现生活孤单,无法融入新集体的问题;其二,独立调节能力较差。学生在进入军校前,生活受到家人的照顾,一旦离开这种生活环境,个人生活完全失去方向,导致生活迷茫、无主见的情况;其三,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差。当军校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无法以正常的心态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使自身的心理压力增大,生活态度悲观化。

二、有效调节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面对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调节中存在的问题,应实现军校大学生内部调节与外部辅助的协调配合,才能够突破当代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事件在其成长中的阻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积极乐观的思维向导

有效应对现代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问题,实现积极乐观的生活思维向导是首要条件。

一方面,军校教师、班级辅导员通过为学生传播我党发展历史,或者教授诚信、诚实等传统文化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某军校组织在校大学生观看《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片,充分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使学生能够从正能量影片中,学会自我调节,从而循序渐进的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這是一种自我调节式的思维向导方式,其实践成果的好坏,主要受到学生对军校传播的正能量的感悟能力强弱的影响,因此,实际开展时,教师应注重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才能够保障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调节的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进行学生生活应激事件思维引导时,可以采取榜样法进行思维向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榜样,并以此为标准,也能够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心理、情感等问题,达到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问题有效解决的效果。举例来说,某军校辅导员为了避免新生在生活中出现“想家”的问题,首先以军人“为人民服务”的培养目标进行宏观方向上的教导,然后再以个人生活经历为榜样鼓励学生,实现了微观层面的生活应激观念的引导。两者有机结合,为学生后期处理生活应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向导。

(二)充分利用集体环境进行辅助

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问题的有效处理,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性调节,可以充分利用军校集体生活环境,增加学生的生活“安全感”,辅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逐步独立。举例来说,某军校辅导员得知班级中A同学离家较远,每年只能回家一次的情况,在A同学生日时,组织班级中的学生,共同为A同学过生日,使A同学感受军校集体的温暖。

案例中该教师的这种做法,正是从军校具体环境的角度出发,辅助学生生活中出现应激问题和心理隔阂的解决问题。而案例中A同学受到团体气氛的影响,也会逐步融合到军校班集体中,从而消除了自身心理上的困惑;此外,该教师通过组织本次班集体活动,能够使班级中的学生都感受到军校生活的温暖,从而弥补了学生从“依赖”到“独立”过渡阶段的心理缺失,是促进军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效方式。

(三)实行有效的心理指导调节

有效解决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问题,做好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调节,也应适当的实行心理指导。军校大学生大部分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在该阶段的成长拥有同一性和矛盾性特征。学生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寝室生活、人际关系问题和个人情感问题时,会有盲目、迷茫的问题。指导员应结合军校大学生本阶段发展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统一性指导。例如:为军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礼仪课等等,为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做好对军校学生可能存在的生活应激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也能够为学生生活应激问题的解决,起到辅助调节作用。

同时,军校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不同,他们未来所面临的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必须拥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指导员在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也要时刻做好对学生生活应激问题科学处理和心理健康调节的引导工作,使军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方向。

(四)拓展学生的沟通调节渠道

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调节,也可以通过拓展学生人际沟通渠道的方式,实现对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问题长期有效解决。例如:指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天、沟通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实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促进军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探讨,是新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有优化的重要代表。在此基础上,为了有效解决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问题,应实行积极乐观的思维向导、充分利用集体环境进行辅助、实行有效的心理指导调节和拓展学生的沟通调节渠道,辅助军校学生进行成长问题调节。因此,浅析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是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全面推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爱祯,唐茂芹.军校大学生应付方式及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03).

[2]梅清海,李俊丽.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06).

(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四大队11队)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
烘焙有益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老年人不可忽略心理健康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