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扶贫战略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有效性研究

2018-07-06华岚杨阳

祖国 2018年9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大学生

华岚 杨阳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建议》立即发出“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在此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是对贵州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全国同步小康的重要参与,是符合当前时代需要的必要探索。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与精准扶贫背景相结合的时代意义入手,探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践路径,希望通过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认识,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充分优质就业,实现大学生在大扶贫格局下的准确定位,精准发力,为2020年全国实现同步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精准扶贫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研究意义

自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年11月贵州省委提出“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十三五”期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明确要求。2017年11月,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强调,要在之前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基础上,“深入研究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方略、新任务、新举措,真正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机遇,使贵州尽快发展起来,使贵州人民尽早富裕起来,使贵州生态环境更加美丽起来”。精准扶贫是实现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当前中国攻坚克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要与这一时代背景相结合。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价值定位,使之与社会基本任务和谐一致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中,大学生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能否从思想政治的高度挑战精准扶贫这个时代大课题,决定了大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空间,也决定了在这场扶贫攻坚的大战中,大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定位、及时发力,把握和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是否能够与全国人民及各行业的精英们形成正向合力助推中国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只有与时代背景充分结合时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和国家发展、时代需求、个人发展紧密结合,才会更为现实地反映出学习产生的作用和能量,才能更直观地检验学生学习的成绩和效果,才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动力,才能更清醒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研究现状

从现有研究来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与大扶贫战略背景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较少,在大扶贫战略背景下或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对大学贫困学生的现状分析,包括贫困状态、思想特点、心理特征等;二是对“精准扶贫”如何实现“精准”进行思考,对帮扶过程中的“精细化”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对贫困大学生的脱贫路径进行研究,其中有对成功的经验的总结,也有对遇到问题的思考,并提出了决胜脱贫攻坚时期贫困大学生如何脱贫致富的建议和对策,着重强调了大学生精神脱贫和经济脱贫并重的问题;四是对大学生们如何在新时代为祖国建设作贡献开展研究,理论界分别从不同的视域和视角进行了探讨。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自身特征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并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角度对大扶贫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路径。但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对结合时代背景寻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路径的研究不够。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脱贫攻坚是一场难打的硬仗,但这场硬仗非打不可,非赢不可。这样的时代呼唤着我们,这样的使命呼唤着我们,这样的中国呼唤着我们。面对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时期,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呈现出来的现状值得思考。通过对发放的300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大部分大学生有正确价值取向,但总体认识高度不够。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对自己是否有远大的理想模糊不清,甚至可能从来没思考过自己和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二是价值标准不清晰。大部分大学生虽然认为自己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在具体面临成长路径选择时往往会找不到具体参考依据和衡量标准。三是认知不足。包括自我认知不足、环境认知不足、需求认知不足,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目光短浅、定位不准。四是主动性不够。表现在主观判断能力有待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有待提高和个人努力程度亟待提高。

三、大扶贫战略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路径探索

(一)运用“精准”方法找出大学生思想上的问题

一是要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精准”观察。可以将思想状态的一些消极表现和负面表现列举出来,作为风险点进行重点观察。对风险点的观察要有记录和依据,根据责任分工,年级辅导员定期和班主任、班干部或寝室长进行交流,收集本年级各班的突出思想问题。二是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精准”分析。根据工作需要,由具体责任教师负责召集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学生干部集中研究学生行为上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准确定位。三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精准”归类。学生出现问题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其背后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通过前期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将学生思想状态上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有效归类。归类以后更有利于下一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

(二)用大扶贫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勇挑重担

一是结合实际,重点宣传。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往往容易陷入空泛、枯燥和感染力不够等局面,一定要结合实际,从学习大学生熟悉的、喜爱的先进典型入手。可以选择当前有代表性的、影响力较大的、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青年领袖人物、行业领军人物;可以利用大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搜集大学生所熟知并喜爱的明星、运动员、企业家、科学家等的勵志故事,激励学生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热情;筛选与大学生专业相关的,或科教系统内的为祖国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顶尖人物,结合专业背景会给大学生以前景展望,同时发现自己的差距。二是丰富载体,形式多样。利用团组织生活、主题团日活动、班会、学生座谈会、工作例会等,对先进典型做到逢会必讲,并提前安排一定数量学生上台介绍先进事迹。可以组织纪念活动,根据活动主题,确定具体内容,借此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举办先进事迹宣讲活动,宣传自己身边的先进事迹。还可以将先进事迹材料汇编成册,在校内外广为宣传。三是实事求是,公平务实。在号召学生推选和宣传典型时,要坚持实事求是,事迹突出,全程公示的原则。通过组织重点引导保证先进典型的代表性和广泛性,确保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选举过程要实事求是,不溢美、不拔高,用典型人物的真实事例来感染人、鼓舞人,选举重要环节和结果要公示,广泛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保证树立的典型能经受住检验,真正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

(三)开展大扶贫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解决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之间存在的客观矛盾,要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动力首先要解决这对矛盾。首先,我们要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给予大学生当英雄的机会,要把他们放到重要的位置和高度;第二,学校要结合当前的大扶贫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和创新创业的引领上,统筹安排,精心谋划;第三,坚持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持续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要通过开展了解民情、主题宣传、基地学习、课堂展示等思政类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关心时事、关心历史、关注未来发展,学会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要局限在狭隘的视野里故步自封,也不要迷失在谣言和诱骗中被人利用,深刻领悟个人和国家是水乳相融、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积极地投身到对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找到归属感。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类实践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通过加大教育支持力度、探索新型合作思路、提供有效实践路径、奖励突出实践成果等措施,将内容点滴融入学生身边的学科和知识,融入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氛围,融入学生的每一个言行举止。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大学生,要鼓励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形成价值上的共鸣。不是所有的目标都能给人以持久长远的动力和幸福感,也不是所有的目标都指引人走向幸福和成功,内生动力的产生来自于人思想和内心的高度认同感和幸福感,它是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合力形成的。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处在中国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润化的心灵教育融为一体,教会学生有信仰、守规则、讲规矩、肯吃苦、勇担当,鼓舞出大学生的信心和斗志,激发出大学生的潜力和智慧,让他们在大扶贫的战略背景下,勇于实践和创新,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奏响自己的青春华章。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