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恩师张一弓
2018-07-06郭进拴
郭进拴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已故著名作家张一弓更是以描写改革开放而闻名的作家。 . .
正如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题词中所写的那样:“一弓老师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永载史册。”
作为张一弓的南阳老乡,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以“一张强劲文学之弓射出的闪亮鸣镝飞到了尽头,灿烂的文学豫军之星陨落了,他的轨迹深深锲刻为一个时代的年轮”表示哀悼。
河南省文学院院长何弘用“社会意义人性意识文学意蕴熔铸铜钟警世界,乡村情感英雄情结浪漫情怀充盈驿站栖精魂”的挽联将张一弓的著作与文学品格概括其中。
著名文艺评论家鲁枢元则提笔写下“八十年风雨兼程,铁弓铮铮,肝胆照人秦时月;四百万锦绣文章,碧血斑斑,柔情润物陌上云”的挽联,以表达心中悲痛。
张一弓是我的恩师,我当年在临汝县工作时,多次陪同张一弓老师在临汝城乡深入生活,他对我的文学创作也给予了很多指点。我曾在自己主编的《乡音》报1985年总第3期发表的《作家笔下的新时期临汝农民形象》一文中这样写道:“临汝是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特别是这几年,她以崭新的面貌吸引了許多作家的目光,临汝人民中的一些典型代表,已做为文学形象活跃在他们的作品中。张一弓以寄料农民郭明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火神》,现已改为电影,在我县开拍;他还以寄料农民苏东海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山村理发店纪事》;以寄料女司机雷俊情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春妞儿和她的小嘎斯》;他还以我县人民的生活状况为背景创作了小说《挂匾》,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以临汝人为原型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感,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当代农民生活和精神面貌之一斑。”
张一弓老师的《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这部中篇力作,从发现线索到深入采访,我自始至终陪同。在我的故乡河南省汝州市(原临汝县)寄料山区,为了完成资料采集,我们深入生活10余天。
那是1984年的春天,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在洛阳召开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第一次见到了著名作家张一弓老师。
张一弓仪态儒雅,风度翩翩。如果与他深入交谈,你又会发现他坚强刚毅的另一个侧面。就在会议即将结束的前一天深夜,他陪同《当代》编辑、著名女作家刘茵一行风尘仆仆从中岳庙、少林寺参观归来,急不可待地打开录音机收听会议邀请的中共临汝县委书记吉昌荣的讲话录音,当他听到六个山乡女司机,冲破传统观念,积极投身商品大潮时,激动得手舞足蹈,连声叫道:“好!好!就写这个!”在座的刘茵老师也受了感染,鼓励他说:“一弓,这个题材肯定能叫响,快写吧!”他当即借了点粮票,决定进山采访。我自告奋勇,要当一弓老师的向导。
我们于第二天中午驱车来到了临汝县的寄料乡。我们找了一处仅有五六平方米,每天8角的房子落脚,当天下午就开始了采访。乡里要派小车,一弓老师坚决不用,他让办公室的接待人员给我们借了一辆自行车。先是带着我到太山庙采访一位女司机,人家出车未归,他又带着我(我当时不会骑自行车)来到观上村采访另一位女司机,我们刚刚打听到那一家的住处,街上几个中年妇女就比比划划、嘁嘁喳喳地议论开了。我趁他和女主人谈话的机会,装着到街上找厕所,想听听她们都在说些什么。只听她们小声说道:“咦!又来了两个,一老一少,还推着车子呢!”“可能晚上又住下不走了!……真是的,老少都勾引,那三间大房、那汽车就是靠……”她们可能是发现了我,调转头都走了。
我返回一弓老师身边,女主人正鼻一把泪一把地哭诉,她说她们母女连明彻夜到矿上拣铜核,白天换上干净衣服上趟街也有人说是为了勾引男人,立着不是坐着歪。我们一直采访到深夜10点多钟,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女主人还盛情留我们吃了晚饭。返回住地时,由于我上车太猛,再加上天黑路滑,我和一弓老师双双栽倒在了坑坑洼洼的公路上。待我们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推着自行车走到住地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当我把我偷听来的“情报”告诉张一弓时,他语重心长地说:“小郭呀!咱们搞写作的可不能和他们一般见识啊!越是这样的人物,咱们越要采访,她们有说不尽的酸甜苦辣,她们身上才有戏,她们才有东西可写啊!”那些天,他和我谈文学、谈人生、鼓励我掌握“百科知识”,琴、棋、书、画都要懂,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第二天,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这里最先起步的第一个女司机雷俊情,她被我们的诚意所感动,一下子谈了4个小时,连她的学生时代、婚姻、恋爱、家庭问题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们,还把她的几本日记交给张一弓让他写作时参考。不仅如此,她还带着她爱人来找我们,并介绍给我们认识,从此我们都成了朋友,她每次出车回来,都要拐到招待所来看我们。张一弓还计划陪她到湖北出趟长途,进一步深入了解她。
正要出发,女作家叶文玲也慕名而来,他只好带着叶文玲拜会了他《火神》中的主人公的原型郭明、《山村理发店纪事》里主人公的原型苏东海,后来这几部作品都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我们还和他笔下的“英雄们”一块在小照相馆合影留念。他的“主人公”们都很热情,一见面就握住手问:“老张,啥时候回来了?”一句“回来了”道出了沉甸甸的乡情。
路过一座小桥时,我无意说了句“这里曾轧死过一个山里的小姑娘。那是县里组织的为特等劳模郭明牵马夸富、挂匾大游行时,她拿着红薯跑了几十里山路来看热闹而被汽车轧死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后来我在1984年第10期的《人民文学》上读到了张一弓老师写的《挂匾》,又过了半年,我受命下乡传达了中共中央下发的一个有关扶贫的文件。
寄料之行,我光笔记就记了厚厚4大本,可竟连一个字的作品也没发表。但我却看到了张一弓老师深入群众的高贵品格和工作作风。他12点以前没有睡过觉,有时下去采访,有意把本子放起来,让采访对象无拘无束地讲,回到住地再补记笔记到凌晨三四点钟。分手时,他在我的采访本上题了“飞翔”二字。
1984年7月,我筹办《乡音》报,到郑州找他,一是聘请他当顾问,二是约他写篇稿子。当我打听到他的住处,敲了很长时间的门都没有应声,我已不报任何希望准备下楼,同行的老乡冯团彬临走又朝门上使劲擂了几拳,谁知几拳下去,里边竟有了回音:“谁?”门开了,张一弓穿着睡衣,耳朵里塞着棉花球说:“我为了赶写《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已接连七天七夜没眨一眼了,那不,稿子刚写完,咋着也睡不着,我只好用棉花球塞住耳朵,要不是你们敲门声音太大,把我这床都震得动了一下,我还真不知道有人来呢!”我们望着那厚厚的一摞稿子,望着眼红脸肿、疲劳不堪的张老师,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那些天他简直是在拼命,前后几易其稿,天太热他就用湿毛巾披在肩上,外边盖大楼的机器声震天动地,他就用棉花球堵住耳朵、关上窗子,排除干扰。
当他听我们说明来意,就拿出一本1984年第6期的《文艺报》说:“就把这上边有关临汝采访的那段摘登了算了,真对不起,没时间再写了!”
我双手接过一看:《听命于生活的权威——来自农村的报告》,这正是他在临汝县招待所拉通夜写的那篇,文章列举了他写的在推行联产承包制文件颁发之前的《赵镢头的遗嘱》,写在提倡发展大规模商品生产文件之前的《火神》,又写了自己“打起精神,稳住阵脚,我行我素”的决心。他充满激情地写道:“……当我断续写着这篇《来自农村的报告》的时候,正与叶文玲同志在河南省临汝县农村采访……伟大的变革召唤着伟大的文学……我坚信,只要投身于生活的潮头中去,那么,除了责备自己在思想和艺术上的低能之外,不必担心生活会亏待我。”
至今,春妞儿的原型之一雷俊情还和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她还出资赞助过我创办并主编的河南省第一家乡级小报《乡音》。
最近,我又反复重读了这部作品,感到越读越想读,越品味道越美,犹如吃糖,好似喝蜜,不但甜到心窝,而且香到肺腑。这部作品是作家以敏税的政治洞察力,精心构思,精雕细刻出来的,风格十分独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亦庄亦谐,又带点儿乡土味,令人读后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