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镁机械:错位发展前景几何?
2018-07-06武筱婷
武筱婷
2004年,泉州精镁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专业研发生产针织圆纬机。同样是2004年,来自意大利的圣东尼(上海)针织机器有限公司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谁都不曾想,二者还能产生交集。
精镁机械凭借高起点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成长后,在行业中逐渐打响了知名度。而圣东尼也在进入中国后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国内无缝内衣市场的领导者,并增加了袜机、圆纬机生产线。
收购是双赢之举
或许是看到了中国庞大的圆纬机市场机会,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深耕中国市场,圣东尼决定在中国收购一家本土装备企业来进行错位发展,力求扩宽市场覆盖率。通过对几家设备企业做出的产品进行比较,最终他们选择了精镁机械。
2009年,双方开始接洽合作事宜;2010年,圣东尼100%收购精镁股份;2011~2012年,精镁机械完成收购后的人员编制;到了2013年,原本在上海圣东尼公司的汤瑜接到总部调派令,前往泉州担任精镁机械总经理一职。
汤瑜告诉记者:“总部在收购精镁机械前就在国内做了大量的调研考察工作,相较之下,认为该公司的基础条件非常好,并且在经营理念上与总部也很契合,正是我们需要的错位发展企业。”
事实上,所谓的错位发展是欧洲企业以欧洲标准来生产制造和定位其客户层,但这只是一个层面,并不能做到面大量广,而收购其他企业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举个例子,全球每年的圆纬机销售量在20500台左右,圣东尼占其中500台的数量。如果想占据更大市场,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达到1000台或者1500台的销量,几乎是做不到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收购一家有较好技术背景和管理理念的中型企业,使总销售量大幅增加,占据市场。
汤瑜表示:“在收购后的5年当中,精镁机械开始走高端路线。在总部的资金支持,技术、销售网络共享的条件之下,同时保持着精镁机械国内制造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产品的多样性和质量升级,销售情况连年上涨。可以说,此举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的结果,这种发展模式在国内的圆纬机行业内是为数不多的,也是非常成功的一个典型。”
寻找定制化蓝海
2017年对于精镁机械来说是成长的一年,更是收获的一年,产值和产能均创历史新高。此外,精镁机械善用总部市场网络资源,扩展到广东及沿海一带的知名针织企业,不仅产品销量提升明显,也成功打入了国内高端面料服装市场。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精鎂机械也在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从2013年到现在,我们在不断转变中铺垫自己的路。精镁机械坚持不拼价格,不拼产量,只专注于将产品做优。所以,当去年推出细针矩双面机后,便迅速得到广东、福建等市场的热烈追捧。该设备生产出的面料最大特点是针数细且密,可以任意裁剪,不卷边,无需锁边,没有印折,且触感更加舒适、有弹性。”汤瑜说。
据悉,2018年精镁机械将在2017年产品基础上,延续细针矩双面机、超细针双面机的高端产品路线,同时,致力研发彰显精镁机械特色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汤瑜认为,“圆纬机行业的未来一定是朝着高端发展,比如特殊双面机、电脑圆纬机等。但这并不是简单地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否则会在投入很多时间、人力、物力推出产品后,才发现该领域已成红海一片。所以,设备企业必须找到蓝海开展差异化发展,提高产量,减少耗能,才能保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资源整合力求长远发展
去年5月,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圆纬机行业分会在泉州成立,精镁机械作为首届会长单位之一,在前行的道路上,更被赋予了一份行业的责任与担当。
汤瑜说:“都知道我们圆纬机行业的同质化竞争严重,归根结底是大家都走同样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一个产品的研发投入没有200万元是下不来的,如果有十家企业,都投入200万元进行研发,加起来就是2000万元,那其中1800万元就属于资源浪费。我们假设这笔钱只用于一家企业上,进行错位竞争,那么结果就事半功倍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圆纬机从台湾引入大陆后,我们的行业在不断拓展,却没有进行资源整合及技术攻关。汤瑜形容道,“这就像在一条高速公路上,有10家加油站,各自生意都很好,但是如果有100家加油站呢?利润在哪里?在这条公路上,没有餐饮店、便利店,大家只想到了开加油站。这就是目前圆纬机的发展现状。而企业要想生存下来,我认为必须错开面大量广,避免恶性竞争导致的不良影响。”
谈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汤瑜表示,“未来3~5年内,精镁机械将积极巩固现有发展,全力拓展新兴市场领域。在研发上,寻找当下热点的错位发展,以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在总部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即将搬进新厂区。未来,精镁机械将通过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引进更精良的加工设备,助力产品升级换代,更好地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