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国港航业影响
2018-07-06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发展中心
1 中美贸易摩擦目前的进展
本轮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始于2018年年初,美国展开针对中国钢铁和铝制品的“232调查”以及针对中美知识产权纠纷和《中国制造2025》的“301调查”,提出了一是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实施关税、配额等进口限制措施,二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所涉及的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医药、机械等行业的1300多种货物约500亿美元的货物贸易,进行加征25%关税的建议,并给出了60天窗口期做最后的决策。随即,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水果、猪肉、废铝等制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并加征15~25%的关税,以应对美国对钢铁、铝产品的进口制裁措施,涉及128个货类,30亿美元贸易额,已于4月2日生效。同时中国还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飞机等106项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25%关税,涉及500亿美元贸易额,将根据美方行动择机生效。
从年初贸易摩擦进入对相应商品拟加征关税的实质行动阶段,中美双方行动频繁,但并未关闭沟通和谈的渠道。中美双方分别于5月4日和5月19日在中国和美国进行了两次磋商,刘鹤副总理与特朗普总统会面并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为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中方将大量增加自美购买商品和服务。这也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
从目前中美双方公布的贸易限制货物类别,所涉及的货物如表1。
尽管中美双方在贸易摩擦问题上都在进行积极的努力,也出现一些积极的动作和举措。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特朗普在其总统备忘录中反复强调将针对“中国制造2025”相关产业和商品贸易出台一系列的的限制措施。而从中方的核心利益来看,“中国制造2025”恰恰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关键诉求,因此贸易摩擦问题事关双方的利益底线,真正达成共识还需要多方面更深的努力,必须对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有清醒的认识。
2 贸易摩擦的成因
从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受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逆全球化”潮流不断涌现,世界贸易从“自由贸易”向“公平贸易”转变,以对等的条件要求并制裁贸易伙伴从而实现本国利益导致了近年来贸易摩擦逐渐增多。具体来看,贸易摩擦逐步升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原因之一:中美贸易顺差持续增长。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从贸易顺差规模上看,中美之间表述略有差异,其中美方宣称中美贸易顺差已经超过3700亿美元,而通过中国海关统计中美逆差为2758亿美元,其中差额的1000亿美元可视为通过香港等地转运产生的中美贸易,但总体规模中美贸易逆差从加入WTO之后快速增长。对于这种贸易不平衡,美方认为是由中美双方市场开放程度不对等造成,且一直以中国入世后履约情况为由向中国施压。
图1 中美贸易顺差规模
原因之二:中美制造业争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美国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两头强、中间弱的格局,一方面美国保留了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高端产业和由生物技术和规模效益带动的农业,另一方面则将中间产业剥离并转移到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成为加工贸易出口大国,制造业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加工中心,对美国的制造业产生一定的冲击。近年来,美国制造业对实际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在逐渐下降,1992~2000年之间,保持在0.5~1个百分点左右,2010年之后,拉动作用下降至不到0.1。因此,美国一部分人反全球化的情绪高涨,来自于制造业的逐渐走弱。
表1 中美双方贸易限制货物类别
图2 美国制造业对GDP拉动
原因之三:以贸易保护争取选票。特朗普上任以来,支持率就一直不太高,甚至被称为历任最差。为了兑现其竞选期间的承诺,以及为下一个连任期竞选做准备,在中美贸易失衡的压力下,不排除特朗普通过贸易保护和摩擦争取选票的可能性。
我国一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实现更均衡更充分的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4月10日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习主席主旨演讲宣布,在扩大开放方面,中国还将继续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积极举措。
中美贸易摩擦有其长期复杂的原因,解决摩擦的争端解决机制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双方有很大可能性寻求利益共同点,以推动本轮贸易摩擦的妥善解决。
3 历史上的美日贸易战争
在世界经贸发展和国力竞争中,贸易争端频繁被领先者用来作为遏制追赶者的重要制裁手段,上世纪美日贸易战争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形势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随着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和国力崛起,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摩擦日渐升温,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到8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商品贸易逆差已经达到500亿美元,美国与日本间的贸易战争就此展开。美日贸易战与中美目前的形势共同点是美国想从关税施压,迫使日元(或人民币)升值、通过“301调查”逼迫对手国打开本国市场等方式扭转逆差地位。1960~1990年三十多年时间,日美之间爆发了无数次贸易纠纷,涉及领域包括纺织品、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等等,争端规模逐渐从具体行业层面最终上升至系统层面,美日贸易摩擦的角度转向结构性因素,直至最终广场协议的签订,美元对日元汇率迅速贬值,强行改善美国贸易逆差状况。
美国发起的美日贸易战并没能扭转其逆差地位,在广场协定实施之后,美日贸易逆差有短期的下降,但由于产业分工和比较优势对贸易的影响,美日贸易战并未能抑制日本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日本汽车、电子产品等贸易品类的出口在经历了短暂的波折之后,继续保持增长的步伐。1990年后美日贸易逆差又再度扩大。
图4 美日贸易逆差
图3 美日贸易战时间线
以美日贸易战为借鉴,本次中美贸易摩擦的特殊之处在于:
一是鉴于中国崛起和产业发展带来的全球影响力增加,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难以改变。
二是与美日贸易战有所不同,中美双方贸易互补性大于替代性,全面发生贸易对抗的可能性较为有限。
三是对特定行业和特定企业的局部打击,有可能成为美国政府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手段。
4 对双方贸易的影响
2017年我国对美出口规模为4297.5亿美元,其中多为消费品和制成品,以机电产品、杂项制品和纺织品为主,这三类产品占我国对美出口的比重分别为46.2%、11.9%和9.9%。此次贸易摩擦美方提出的所有涉及的货类贸易额占比达到13%。
我国从美国进口规模为1539.6亿美元,以植物产品、化工产品、机电设备、车辆航空船舶运输装备为主,占比分别达到11%、9.5%、22%和19%。从目前我国商务部公布对美国终止减税领域的货类来看,涉及面较为集中,除冻肉、食品、钢铝制品之外,大豆等大宗进口的粮食作物以及车辆航空器等商品,在中国进口美国商品中,占有相当比重。根据2017年中国对美国进口贸易统计,此次我国公布的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的产品占比达到35.3%。
将中美贸易规模折算成重量,中美双方贸易的商品结构见以下图表。可以看到,中国出口至美国商品以适合集装箱运输的工业制成品、生活日用品、金属制品等为主。而另一方面,大豆和废纸是目前我国进口美国商品中占比最大的两个货种。其中,大豆是我国食品和饲料加工的重要基础原料,由于在我国种植大豆的经济性不高,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出于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事态考虑,3月份我国自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同比锐减27%,同时自巴西大豆进口量则增加30%。
另一个影响较大的进口商品是以废纸为代表的废物原料进口,尤其为平衡双向运输的装载率,我国从美国回程的集装箱中,废纸的比例相对较高。随着中国环保等要求的逐步提升,对于废物原料的进口政策逐渐处于收紧中,而且对于废物原料的开箱、掏箱检验标准逐步提升,使得相应的原料成本不断提升。根据海关统计显示,3月份我国废纸进口数量同比下降54.2%,一季度累计进口393万吨废纸,同比下降49.5%。随着废弃塑料、废纸、废弃炉渣、废弃纺织品、废弃矿渣等废物原料的进口成本逐渐提升,一方面对中美双方贸易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推高我国相关原料的价格。
图5 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结构
图6 中国进口美国商品结构
5 对我国港口的影响
此次美方公布制裁中国的货物除钢铁和铝制品之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集装箱货物较多,对我国港口的出口货物影响较大。我国反制美方的货物类型以粮食等初级产品和部分适合集装箱运输的货物为主。2017年我国港口吞吐量为126.7亿吨,与美国的进出口吞吐量约5.6亿吨,其中出口3.1亿吨、进口2.5亿吨。根据初步测算,贸易摩擦所涉及的货类对我国港口的影响约为1.6亿吨。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钢铁和铝制品。
2017年中国钢材出口总量7541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的118.1万吨,占我国出口总量1.6%,所占比例较低,而且此次美国钢铁贸易限制措施不仅仅针对中国,还包括欧盟、日韩等钢铁产地,所以对中国钢铁行业影响较为有限。而铝制品我国每年出口量在670万吨左右,其中出口至美国的数量约为111.2万吨,占比约为16.6%,是美国铝制品的重要供给国,但从中国的产量和规模来看,属于贸易规模较小的货类,总体上对港口出口钢材和金属制品的影响在230万吨左右。
二是以大豆为代表的农产品。
我国自美国进口小麦、玉米、大豆等货品规模约为160亿美元,占我国相关商品总进口的36%。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9553万吨,其中有1/3份额自美国进口。由于我国农业种植作物的结构和比价因素等影响,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若对进口自美国的大豆实施加征关税,则将影响港口吞吐量规模在3500万吨左右。
三是集装箱。
扣除空运的影响,以2017年我国港口出口至美国箱量作为计算基础,根据此次贸易摩擦所涉及的货类及制裁规模,从目前模拟测算结果,影响重箱量170万TEU,空箱量100万TEU,对我国对美航线集装箱影响程度在12.5%。
图7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港口美国线集装箱吞吐量影响规模
由于我国对美集装箱运输业务集中在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舟山、厦门及深圳等主要港口,因此对部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将接近70万TEU。
图8 对主要港口影响箱量(万TEU)
对港口装卸收入的影响:如果按每TEU装卸费80美元计算(约合人民币500元),影响我国港口集装箱总收入约为1.4亿美元。
6 对航运业的影响
随着经贸格局的改变,新世纪以来倡导的WTO框架下贸易机制受到严峻的挑战,多极化发展冲击着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分工协作格局,贸易摩擦的扩大化带来的贸易量减少以及贸易成本增加将对航运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所涉及的商品在全球贸易中占比非常低,对航运企业的直接影响短期来看十分有限。根据测算,若贸易摩擦影响效果完全释放,中美集装箱贸易12%的运量将受美方高征税完全停滞,则将影响中远海运集团在远东-北美航线上的运量约21万TEU左右,折合运费收入约为2亿美金,占其目前航运业务收入比重约为1.4%。
但从目前发展来看,贸易摩擦有扩大化的趋势,一方面所涉及的货类范围逐渐扩大,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国家逐渐增多。欧盟、日韩、加拿大、墨西哥等陆续出台了一些贸易反制措施。同时,由于涉及贸易摩擦的国家在贸易中的限制行为,使得贸易成本逐渐增加,甚至对粮食、能源等重要贸易品的流向产生较大影响。
随着中美之间贸易摩擦进入到反复协商博弈的阶段,未来对航运业的影响将逐渐由短期的、心理上的影响转变为长期的、贸易行为改变上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从几个航运市场的影响来看:
集装箱运输市场:短期内贸易摩擦对市场信心打击较大,市场下行的预期明显。2018年一季度集装箱运输市场因为中国春节假期影响以及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预期,大量商品加快出货,运价水平一路走高,但进入3~4月份过后,运价迅速下滑已经低于2017年最低水平。由于对目前贸易摩擦双方行动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得贸易行为无法做长期预测,贸易订单更加短期化、小批量,贸易商对未来的形势发展需要保留相当大的灵活度,以免造成较大损失。长期来看,目前围绕“制造业2025”产业领域的争端,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至知识产权、环保、劳工保护等非关税领域,这些领域的壁垒将对我国适合集装箱运输的贸易品在现有影响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加深。
干散货运输市场:本次中美贸易摩擦中,影响干散货市场最大的货种是以大豆为代表的粮食商品。中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限制,使得农业对外依存度一直存在,尤其是种植经济性较低的大豆、高粱等农产品。随着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中美之间农业领域合作加深,中国农业也将向适度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未来中国在粮食方面的需求依然会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而且在进口来源方面也将多元化。从这个层面来看,未来对干散货市场不论是运量还是运距的带动都是正面的影响。
能源运输市场:随着中国能源领域的去产能和基数升级,我国原油和天然气需求上升较快,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超过4亿吨,成品油进口超过2000万吨,天然气进口约800亿立方米。而美国在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掀起的能源革命,已经促进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并开始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中美贸易联合声明中,明确将在能源领域中开展更多合作。未来若加大从美国进口的能源产品,则将因为更长的航程推动能源运输市场的需求增长,而美国目前能源下水口岸主要集中在德克萨斯州及墨西哥湾区域,需要绕道巴拿马运河运往中国,因此超大型VLCC船舶的使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巴拿马型船舶的需求将会有增长,在部分细分市场一定程度上对运价有推升作用。
7 后续措施建议
第一,积极应对贸易摩擦长期化趋势,港航企业通过业务多元化规避贸易争端风险,同时寻求替代方案和应急预案处置,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长远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有限,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等要求,应对美方贸易制裁我国可选择的替代方案较多,但有必要对相关替代方案进行合理的测算和量化,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我国合理的贸易权益。
第二,在“走出去”过程中,加强融合发展与区域共荣。
随着我国资本、产业“走出去”规模逐步扩大,我国港航业对外拓展和全球化布局的脚步日益加快。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应该走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将中国在港航业领域的建设、运营经验介绍给“一带一路”及更发达的国家,同时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以促进投资目的国的经济发展、以拉动就业为目标,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实现区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以贸易摩擦为契机,倒逼改革,以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中美之间在经济总量和产业链位置的差距在快速收窄,未来在人工智能、通信技术、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将展开正面竞争,国际贸易体系必然会有所调整,贸易冲突也难以回避。不必畏惧当前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和逆全球化的趋势,相反应当继续深化部分领域的改革开放,继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倒逼产业升级并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