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自然博物馆创新办馆理念
2018-07-06吴宏堂
吴宏堂
武汉自然博物馆由武汉园博园(题图)、长江文明馆和肯尼斯·贝林大河生命馆三大板块组成,其中武汉园博园与长江文明馆已于2015年9月25日建成开放。肯尼斯·贝林大河生命馆将于2018年6月底开馆迎客,她的建设填补了自然博物馆界没有以世界大河为背景办馆和武汉市114座博物馆没有一座自然博物馆的空白。为了突出办馆特色,在运行机制、办馆模式和办展理念上坚持了“三大创新”。
创新运行机制。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收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观众参与管理。”和《博物馆条例》关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结合武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长江文明馆加挂武汉自然博物馆牌子……为不定级别、编制、职数的事业单位”的实际,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总经理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武汉市人民政府、长江水利委员会、武汉大学、省市文化(物)行政部门的领导与专家学者、社会名流、武汉园发公司、长江文明馆馆长、总经理、律师职工代表等15人组成,任期3年。事关武汉自然博物馆发展的一切大政方针都由理事会说了算,“去行政化”的自主管理模式变成了现实。“一套班子,四块牌子”,内设“一办五部”,包括办公室、典藏研究部、展陈教育部、安全保障部、市场开发部、财务管理部。馆长与总经理相互协作,互不隶属,馆长全身心地致力于武汉自然博物馆的业务建设与发展,而与之配套的所有经营及行政管理工作全部由总经理负责。这种决策权力机构、管理执行机构、监督约束机制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和精干高效的运行机制不仅标志着法人治理结构在武汉自然博物馆正式落地,而且也是政府转变保姆式管理思路,让武汉自然博物馆真正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迈出的可喜一步。
创新办馆模式。武汉自然博物馆突破了一般自然博物馆的办馆模式,是一座以肯尼斯·贝林大河生命馆为主体、长江文明馆与武汉园博园为两翼、特色十分鲜明的自然类博物馆,集中展示了长江流域自然文化精华和我国灿烂的园林文化艺术精品以及世界主要大河的生物多样性。已经或即将成为武汉旅游观光的新景点、城市生态的新地标、文化展示的新高地和精神文化的新家园。其中武汉园博园紧紧围绕“生态园博,绿色生活”的主题,采取“北掇山,南理水,中织补”的手法,规划设计“荆山”与“楚水”两大生态地标,其中一脉三峰、一湖四溪七岛更是全面展现了湖北武汉山水园林文化之美和“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生态园林之神奇。占地面积213.77公顷,公共绿化面积119.9公顷,园内栽植苗木4.8万株,大乔木约3.6万株,灌木60.8万平方米,草坪约36.5万平方米。通过观花、观叶、观果植物的合理搭配,实现了“春季山花烂漫、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的文化美学效果。尤其是园中的117个城市展园,更使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达到了完美的有机融合,如乌鲁木齐展园的“坎儿井”、葡萄房、胡杨林和“阿以旺”展现了新疆原生态景观与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北京展园酷似天坛的平面布局,类似颐和园的装饰景墙与红色回廊表达了北方园林的规整、庄重、大气和富丽的文化底蕴;广东惠州园的“半城山色半城湖”景观突出了岭南传统造园手法;湖南岳阳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造园理念,传承了“先忧后乐、团结求索”的爱国主义精神;杭州园的“一塔、二湖、三潭、四亭、五桥”等景观元素的展示,使“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建园理念得到了完美展示。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詹姆斯·科纳以“月亮”为主题设计的“月亮园”、法国著名设计师杰奎琳·奥斯蒂设计的“雾中芭蕾”、中国著名设计师王受之设计的“缺园”,既活用和升华了传统艺术技术,又展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感化力的参观氛围,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欣赏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和灿烂园林文化艺术精品的绿色家园。
长江文明馆展出的大熊猫特写
长江文明馆展出的高原戈壁荒漠生态系统
长江文明馆展出的长江中下游珍稀动物
长江文明馆位于武汉园博园的核心位置,北靠荆山,茶园飘香,南面楚水,波光粼粼。建筑形态为湖畔飞鸟,与武汉黄鹤楼的屋檐造型形成了时空对话,简洁而舒展,美轮美奂。馆舍面积3.1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展览面积1.28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3.1米,主体空间一层,为常设展览“长江之歌文明之旅”的序厅、“走进长江”厅、“感知文明”厅、临展厅、商务区、报告厅、多功能厅和贵宾室,局部二层为“梦幻长江”厅和办公区。拥有藏品9141件(套),展出的动植物标本包括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藏羚羊、华南虎、江豚、珙桐、红豆杉;展出的文物则有反映巴蜀文化的玉璧、柳叶剑,荆楚文化的盘龙城大玉戈和曾国第一剑以及吴越文化的良渚玉琮,等等。至2017年底,已免费接待观众190万余人次,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水情教育基地”、被湖北省和武汉市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肯尼斯·贝林大河生命馆位于长江文明馆的北边,建筑面积为2.9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布展与文物标本征集经费3.9亿元人民币,入口区为贝林荣誉墙与导览服务区,一层空高11米,为常设展览“大河之旅生命之歌”的序厅、大河沧桑、大河珍灵展示区、藏品库房和标本修复室;二层空高3米多,为大河沉思、大河探秘、贝林文创展示区和咖啡厅、丛林餐厅;三层空高3米多,为临展厅、科普空间和办公区,是一座集中收藏、展示、研究世界主要大河流域的动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地质矿产的自然类博物馆。
创新办展理念。为了避免在肯尼斯·贝林大河生命馆中重复展示长江的内容,坚持以长江对话世界大河的布展理念。长江和黄河曾与世界其他三大古老而璀璨的大河文明一道在地球的同一纬度竞相辉映。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与北方的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羌文化并耀于世,共同构建“二元耦合”的中华文明。“长江之歌文明之旅”展览为了彰显文化软实力,“以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于生态”为布展理念,以讲好长江自然生态与历史文明的故事为主线,紧紧围绕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为展示重点,分十六个单元,集中展示了长江流域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水利文化、航运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红色文化及其生物多样性,热情讴歌了长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勇立潮头,不断书写传奇和长江文明的源远流长和薪火相传的丰功伟绩。该展览荣获了第十四届(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和2016年湖北省博物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为了使长江更好地对话世界大河,又对原展览进行了提升和改造。其中“走进长江”厅的一、七、八单元分别重点展示了长江的形成与气候、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使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展示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长江流域全景沙盘
长江文明馆展出的四大绣品
长江文明馆展出的长江中游青铜器
长江文明馆展出的古蜀青铜器
长江文明馆展出的玉器
大河,滋养生命,孕育文明。常设展览“大河之旅生命之歌”秉承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属性,兼顾人文需求,以大河为背景,以生命为主题,以3000多件古生物、动植物标本为基础,集中展示了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叶尼塞河、黄河、多瑙河、恒河、湄公河、墨累河、尼罗河和马拉河的生物多样性,并科学运用AR、VR、MR、CR、地面投影、全息显示体感互动场景等让“展品”活了起来。为观众了解各大河流及生命的发展历程,研究世界大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探讨水对自然物种生存、繁衍的关键性作用,思考自然、文明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这种以长江对话世界大河的布展理念,不仅妥善解决了长江文明馆与肯尼斯·贝林大河生命馆的关系,而且更加凸显了生命的彼此联系、文明的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