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游牧文明下的穹庐毡帐

2018-07-06

中国勘察设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藏式蒙古包藏传佛教

北方草原游牧文明的一个核心标志便是蒙古包。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北疆畜牧业文化的传承区,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古老的“穹庐毡帐”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内蒙古牧区的住居类型虽有了深刻变化,但蒙古包作为一种主要住居形态,依然屹立于牧营地中,成为游牧文明的记忆载体与活化石。蒙古包实为一种历经数千年而始终能够维持其原始形制的奇妙建筑。(图1)

在内蒙古东西狭长绵延的5000里区域内共有东、中、西三大蒙古包地域类型。各类型在包体形态、形制规格、装饰风格、构件命名及住居习俗5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东部类型以巴尔虎部为代表,下覆苇帘,冬覆毛毡,顶设架式天窗是其形制特征,包内左右对称设置两张单床是其室内首要特征(图2);中部类型以苏尼特部为代表,包体小巧低矮,顶设轮式天窗是其形制特征,地面铺设绣毡而不设单床是其室内首要特征(图3);西部以土尔扈特蒙古包为代表,包体高耸而具有浓郁的中亚风格,顶设十字形天窗是其形制特征,包内左右两侧的单床靠拢上位,形成八字形扇面空间是其室内首要特征。(图4)

图1 蒙古包依然是牧民喜欢的住居类型。在一处苏尼特冬营地里并排搭建了3顶蒙古包,右侧为上位,老人住于此位。

图2 陈巴尔虎蒙古包的夏季覆盖物为芦苇顶帘与柳条围帘。芦苇包室内空气清新凉爽,光线温和均衡,十分舒适。

图3 至20世纪90年代,中部地区的蒙古包室内不设任何除箱柜外的家具。地面铺设布匹或塑料布,节庆时掀起布匹,外露出铺垫于其下的精美绣毡。

图4 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包室内的两个单床明显靠拢上位佛龛。睡眠时将头朝向上位。木制单床是较为古老的室内家具,在13世纪的蒙古文文献中就有记载。

时至今日,传统蒙古包的制作技艺虽有一定程度的遗失,但在西至额济纳东至阿鲁科尔沁的广阔区域内,仍有不少民间工匠传承并实践着蒙古包木架构的传统制作技艺。民间匠人仅用地灶、压弯木、刮削刀、穿孔器4种古老器具,以生长在草原上的沙柳、榆树等木材为原料,便能制作出蒙古包的3大木件——天窗、哈那、乌尼。并在相材、选材、加工、制作的全部过程中遵循着远古的习俗惯制。至于毛毡的擀制与绳索的编织技艺,在今天的牧区仍保有着完好的记忆与实践。

与所有传统民居相同,蒙古包的“传统意义”不仅表现在其材料与形制上,也体现于其本土的住居理念与行为秩序方面。以天窗十字形架构及中心火位区为参照,蒙古包圆形平面可分为右侧男性区位、左侧女性区位、上侧神圣区位、下侧世俗区位。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加丰富有趣的起居习俗被居住者所奉行,从走进营地、开门入室到席地就坐、出门告别的整个过程中均要遵守多种禁忌。例如,无论骑马还是驾车,接近营地时忌讳直对包门快速靠近,而需从一侧斜靠并缓速接近;开门入室时需从左侧开启包门,并忌讳踩踏门槛及手扶门楣;进入室内需从火位右侧绕行,并就坐于天窗横木下侧,即右下区位;虽要听从主人之邀请调整座次,但忌讳坐于正北区位;出门离开时需从包门右侧开启,忌讳后背朝向西北区位佛龛及起身从在座的客人面前走过;在多人相伴走进蒙古包时要请年长者先入门,出门时年则由幼者先出门。蒙古包丰富的住居习俗虽已简化许多,但从没被忘却。(图5)

图5 在蒙古包中,对区位、座位甚至坐姿均有一定的习俗讲究。例如,直到20世纪中叶为止,除喇嘛之外,忌讳盘腿就坐;男性与女性,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坐姿均不同。

图6 在今日的内蒙古草原仍有百余座不同程度地保留古建筑特点的藏传佛教寺院。其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分布特点,如在乌兰察布市鲜有汉式,而在锡林郭勒盟以汉式为主,在赤峰市东部又以藏式为主等。

图7 内蒙古中部区蒙古牧民自行营建的生土住居,其类型虽与蒙古包截然不同,但功能分区与布局属性完全吻合传统的住居习俗。

蒙古包是草原最为古老、首要的,但非唯一的建筑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曾有多种公共建筑与民居建筑被引进草原社会。16世纪大量修筑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域外大型建筑被广泛移植于草原社会的开端;至19世纪中叶,已有2000余座藏传佛教寺院被修筑于今日内蒙古地区,形成寺院林立、毡包点缀的独特地域景观。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建筑的类型丰富、风格多样,共有汉式、藏式、蒙古式、汉藏结合式等4种主要类型,并在主要殿宇的建筑风格上具有条状分布的地域特点。若将清代内扎萨克蒙古6个盟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则西部地区藏传佛教建筑以藏式为主;中部地区早期以汉藏结合式为主,晚期以汉式为主;东部地区又以藏式、汉式并重为特点。(图6)

19世纪初,内蒙古南段区域开始出现多种形态的生土住居,至20世纪80年代时已遍布于内蒙古全境。经长期的文化互动,当地人熟练掌握了生土住居的营造技艺,创造出圆顶土坯房、柳笆房等多种地域建筑形态。至21世纪,草原住居已有多种形态与类型。然而,蒙古包依然作为一种辅助性住居,被牧人所广泛使用。(图7)

猜你喜欢

藏式蒙古包藏传佛教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我爱我的蒙古包
蒙古包
蒙古包
“藏式”年味:“洛萨扎西德勒!”
这是蒙古包吗
藏式碉房建筑形态与装饰色彩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现代藏传佛教系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