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因”《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发布式暨第三批汇报会在京举行
2018-07-06张颖
本刊讯 记者张颖报道1月16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发布式暨第三批汇报会在京举行。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尚春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施设,丛书指导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常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同滨等出席并讲话。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副司长卢英方、村镇司小城镇建设处调研员林岚岚等出席。发布式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主持。
2012年,住建部组织了首次传统民居全国普查,编纂了《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详细、准确、系统地展示了我国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与建筑风貌。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调查研究工作,编撰出版《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系列丛书。丛书共分三批,第一批9卷已于2016年9月出版发行。此次发行的是第二批,包括天津卷、山西卷等共10卷。第三批12省卷,预计今年年底出版。
赵晖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研究课题是对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份覆盖面最广、历史挖掘最深、涉及建筑类型最多的调查,许多调查成果具有首创性。它是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最深入、最系统的分析总结,解释了传统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内涵性和图解性,充分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地域精神和民族精神。丛书的出版,对各地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评价依据。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认识不同地区的建筑差异性,进而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施设在发布式上强调,《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丛书系统解析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及其建筑细部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传承优秀建筑传统的途径和手法,对于深入解析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焕发传统建筑文化新的活力,彰显传统建筑文化时代价值,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繁荣发展,推进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设中的传承、创新,使中国建筑师以中华文化为本走向世界建筑文化前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施设表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将积极配合住建部开展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等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引领广大设计企业和设计工作者,在古村落修复和古建筑保护中,在“美丽乡村”及人文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的成果,为中华优秀建筑文化的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尚春明、常青、陈同滨分别围绕《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丛书出版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发展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会上,第二批福建、陕西两省作了经验总结,第三批北京、河北等12省区市参与了汇报与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