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擎起一片绿色希望

2018-07-06宋继红韩金鑫

北方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营林林场小班

文/宋继红 韩金鑫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却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他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长年累月奔波在青山绿水之中,顶风雪、战严寒,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为林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翻开他的简历,既没有惊天的业绩、也没有壮烈的事迹,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和33年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坚守。他就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林业局新林林场营林技术员宋士宝。

无私奉献不言悔只缘心在此山中

1985年,17岁的宋士宝从新林技校营林专业毕业,成为了新林林场一名营林工作者。从清林工人到森调队员,到今天的营林技术员,一干就是33年,当年英俊的小伙子,变成了眼角爬上细纹的中年人。33载的磨练,33载的风霜雪雨,林场施业区143926公顷的每一个沟沟岔岔,每一个林班、小班,都留下过他的脚印。岁月沉淀的不仅是他脸上的皱纹,还有他那丰富的经验和朴实无华的性格。参加工作33年来,他始终工作在营林生产第一线,把自己的心血和才智无私奉献给了“绿色事业”,每年林场的造林当年成活率都达到 95%,3年保存率达到85%以上,顺利通过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自2014年停止商业采伐以来,累计指导完成补植补造一万多亩,幼中林扶育每年3万多亩。全部达到上级主管业务部门的验收标准。宋士宝的工作可不是像说起来那么轻松,作为营林技术员,一年四季都要在山场上忙:春季,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要踏着遍地泥泞,抢抓时节做好更新造林;夏天,要顶着虫咬雨淋,安排幼林抚育;秋季,一身露水的伐区踏查;冬天,大雪封山,天寒地冻,要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安排生产和抚育,查看作业区边界,跟踪检查作业质量,这些工作的责任和艰辛是巨大的。他硬是战胜了自己,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

大义凛然护山虎先人后己称楷模

在新林林场,一提起宋士宝,不管是山场上的工人,还是林场的领导,没有不竖大拇指的。2002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正是他的直爽,让山场上的工友们接受了宋士宝。他以身作则、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折服了每个人。春季的更新造林,宋士宝在做好充分的踏查、劳力组织、调运苗木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坚持全天跟踪各个作业班组,和工友们一起工作,随时监督检查造林质量,一旦发现问题马上整改,保证苗木成活率。幼林抚育是一年四季都在做的工作,为加强抚育质量,宋士宝与现场人员一道深入作业现场指导作业,无论是割灌、清林、修枝,每项工作都严格按照作业质量标准和作业流程,确保森林抚育有成效。

作为林场的营林技术员,不管是在伐区拨交、采伐作业量控制,还是林地清查等方面,他都缜密安排,严格要求。连续多年,新林林场的更新造林、中幼龄林抚育等工作都代表新林林业局迎接了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各项工作得到了检查组的认可。在宋士宝眼里,领导、同事的信任和支持是他干好工作的动力和责任。在接手营林技术员工作的几年间,他反复深入辖区内了解施业区情况,对照林相图做好标注。每年在采伐作业中,他都积极为设计队提供第一手资料,保证了采伐作业小班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他积极跟随设计小队一道深入施业区选择确定设计小班,及时为采伐作业做好准备工作。

在采伐作业过程中,他安排现场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资料进行采伐,确保采伐作业质量的有效控制。每当下达营林抚育作业任务时,宋士宝都会现地踏查,实际复查小班边界,严格按照设计资料安排生产作业。他坚持做到作业前对生产作业班组进行交底,作业中跟踪检查、指导生产,对作业完成后的小班全面检查验收。为做好伐区清理,他要求作业班组做好采伐剩余物的捡集,保证采伐到位、总量控制到位、作业质量到位。

冬天的林场,气温在-30℃,山场上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生疼。每天在山场作业林班查看一遍,别说帽子和围巾,就连眼睫毛上都挂满了白霜。可他还笑呵呵地说:“只有冬天我的皮肤是最白的!”常年的野外工作,考验意志的同时,也考验了他的身体,多年的不按时吃饭就对付一口的结果是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这也是多年来一直胖不起来的原因,有时候疼的直冒冷汗,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几天,去医院看看,他总是说挺挺就过去了,吃几片药,就和大家一起投入到工作中了。为了到山场工作方便,夏、秋季节,他每天穿着迷彩服、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各个作业林班。几年来,宋士宝的足迹遍布施业区,不知道刮破了几套衣服、不知道穿坏了几双鞋、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不知道自己被蚊子咬了多少包,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只是知道林场山脉的走向、知道个个支线的位置,知道树木长粗了多少……他熟悉施业区里的每个林班、小班的位置,了解每个林班的林相结构以及经营培育方式,成了新林林场的“活地图”。他就像春天里的小草装饰着森林的绿,就像夏天里的花朵点缀着大地的美……默默无闻地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着。为确保抚育设计合理,他一个地块一个小班的逐一落实,既考虑到工友通勤,又考虑到生产作业劳动条件;既要减少一线生产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又要让员工能挣到钱。

2014年4月 1日,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冬天的营林就以抚育为主,清林的小队每天通勤,宋士宝和大家一起,每天顶着星星走、踏着月亮归,始终坚持在一线山场跟班监督伐区质量。冬天山场作业地点偏远,工友们只能吃住在山场空地上搭建的塑料棚子里。没水、没电,晚上冷得要命。连给家人打个电话都要找个高点的山头上,要不手机没有信号。宋士宝时时惦记着吃住在山场的兄弟们。他们手机电池没电了,宋士宝就帮着拿回自己家充电,第二天再给送到山场。工友们在山场忙时,他是勤务员,无论是谁,只要有事,给他打电话交待一声,他都是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捎口信、送药、买菜、捎日用品等跑腿的活,他从来不嫌烦。

劳模精神播火种士宝风采染红旗

随着营林工作不断细化,为适应新的经营管理形式,宋士宝不仅在工作中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丰富自己的业务水平。2016年3月,他参加了新林林业局举办的营林技能大比武,以过硬技能和丰富的经验,获得了大赛第一名。

2016年,新林林场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由一线的生产能手和劳模组成,宋士宝担任这个工作室的组长。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技术攻关、操作简单、方便实用为原则,充分发挥劳模业务专长、技术优势和劳模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主要围绕营林生产、公路养护等方面的问题,创新课题、设立攻关项目,让创新成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宋士宝带领大家创新改革,解决营林生产等方面的问题,培养一批精通业务、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务实高效的优质技术能手。在秋整地中,细心地宋士宝在跟班作业中发现刨穴镐使用不顺手、效率不高,他发现镐头重、使用中特别累、效率低,他带领工作室的成员,经过反复的琢磨和无数次的实践,借鉴防火专用锹的宽度,把原来10厘米的镐头改成22多厘米,这样一来,镐头宽、薄,用起来轻快、切草皮的面积还大,即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几年来经传,帮,带,已培训出技师1名,高级工1名,中级工2名,每年岗前轮训一线生产人员每年120多人次。极大地充实了一线生产的技术力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以过硬的业务素质,踏实的工作作风,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的风采。

是金子,无论在何处都会发光。宋士宝虽然是一名普通的林业生产一线的采伐工人,但他的务实精神和辛勤付出却得到了各级组织的极高赞誉,他的工作履历上写满了劳动者的骄人辉煌。在营林生产一线奋斗33年来,他先后荣获省级2016年度“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度“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劳动模范”,2017年9月荣获大兴安岭补植补造劳动技能竞赛二等奖和兴安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16年他当选新林区人大代表。201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称号,光荣地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颁奖表彰。如今他仍然坚守在生产第一线,用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的先进性谱写着一曲林区工人的奉献之歌!

猜你喜欢

营林林场小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The Last Lumberjacks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试论营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加强营林造林工作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