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之写作心得

2018-07-05张倩雨

求学·素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范文作文题

张倩雨

作者简介:曾获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意作文大赛初赛二等奖、决赛三等奖,第十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高中组优秀奖,论述作文《时间不止,奋斗不息》作为范文被编入浙江省《名校作文》杂志。

我是浙江考生,从2016年开始,浙江高考作文就明确规定了文体:论述类文章。所以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积累的关于论述类文章的写法技巧。

深刻说理,充分议论

很多同学写这类作文的时候,通常会保持这样一个“套路”:开头一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然后过渡到自己的主要观点;第二段则直接举例,一大段冗杂的事例描述之后,另起一段发表议论;接着再是一段举例,最后匆忙议论收尾。

这跟现在很多公众号文章的写法类似,基本上可以归纳成“事例+议论+事例+议论”的格式,如果故事讲得好,很容易吸引大批读者,但是放到考场上就行不通了。我使用这种“套路”时就没拿过高分,撑死也只能勉强够上二类文,而且我的字是公认比较好看清秀的,如果没有干净的书面作为加分项,作文分数会更低。

这种写法最大的弊病就在于本末倒置,即用大片的事例材料弱化了最为重要的说理部分。想让老师打出高分,就要让他在阅卷时能感觉到你缜密的思维、清晰的逻辑,甚至被你打动说服,这就需要你的立意新颖没毛病,议论说理足够深刻充分。

那么先来说说最为重要的议论说理部分。我的观点是,议论应该出现在你作文的全篇之中,因为它是撑起整篇作文的钢筋结构,不能用材料的叙述来粗糙搪塞。首段最好就能亮出自己的观点,接着遵循“由浅入深”的方法,慢慢阐述,娓娓道来。

既然整篇文章都需要议论,在立意的时候除了考虑新颖与否,还要尽可能挑你有話说且能说得头头是道的观点。这里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你的论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的“上升高度”很重要,将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

可以举几个例子。有作文题的材料是关于“法与情”的,那么我们选择的立意一般就是“遵守法律”“法律不能僭越”之类的,但是如果能在作文后面点出“法律无情人有情”“法律也需要温度”, 那作文的思想将更富有深度和更加务实可信。

再比如这样一道作文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趋多元化。有的人喜欢追逐新潮,有的人偏爱信守旧习,更多的人喜新而不厌旧,兼容新潮和传统。当然还有人认为,本质上人们其实是无法选择的……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作文应该围绕生活方式的选择展开,但不能忽略材料中的一句话,“当然还有人认为,本质上人们其实是无法选择的”,如果最后写出“所有的选择都建立在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就又使文章高几个档次。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些“找亮点”也是对辩证思维的考验,需要打破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逻辑。这就需要你勤加思考和仔细审题,这些提示一般都隐藏在题干的关键字句(一般在最末尾)中。

概括热点,精炼素材

接着来说说必不可少的材料。考生应时刻牢记:材料的运用是为你的议论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一方面,它使说理更具信服力,起到弥补的作用,所以你在插入材料的时候要尽量概括叙述,并且要说得明白透彻且具有针对性,切忌堆砌材料,也不要一个材料运用于所有观点;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稍显枯燥的议论的一种滋润,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所以材料需要新颖,一些老梗就不要再使用了。

材料在于积累,高三的时候我准备了一本素材本。一般来说,新鲜出炉的社会新闻热点、信息时代比较特立独行的人物都很适合用作作文素材,但是我在记录的时候不单单是抄下来,还尽量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然后再加入自己的评论,类似于写一小段的新闻评论稿,这样在消化这些素材的同时,也有助于锻炼犀利独到的思维见解和精练的语言组织能力。

采用在整体议论中时不时插入精简材料的形式,并且适当升华之后,我的作文就经常作为范文被打印。强调文章的广度、深度、梯度这些是不变的,所以大家要格外注意议论的深刻。希望我的方法能够给你带来帮助和启发,高考作文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大家自己摸索琢磨,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祝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范文作文题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春色几许(简谱)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学滑板的启示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