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规守法不可无,合理要求尚可有

2018-07-05

求学·素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气度守法论据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材料中合肥、宝鸡等地发生的事情,我认为应不予提倡。正如央视媒体所说的:法律不容破坏。但在不破坏法律的前提下,大家都赞同的合理要求,我认为是可以满足的。正所谓:遵规守法不可无,合理要求尚可有。(谚语结合材料引出论点,简洁、准确)

为何说遵规守法不可无呢?原因在于违反法规,受伤害的将是绝大多数人。材料中女子高铁扒车、堵车门等做法既可能使自身安全受到威胁,也可能使整车乘客利益受损。材料(3)中华盛顿地铁愿为留学生等6分钟,也应是其有正当理由。法律并不一定是冰冷的,也可以为人所改变,但不可随意更改。所以说:遵规守法不可无,合理要求尚可有。(分析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質)

康德曾说:这世上有两样令我敬佩的东西,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准则。同样的,法规也应是我们敬佩的。遵规守法展大国(领袖)气度。2012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佛山调研时,坚持走斑马线过马路的风度令我们叹服。而美国无视规则发动科索沃战争令世人不耻。习近平总书记遵规守法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魅力,而美国无视规则的做法,令其颜面尽失。因此,遵规守法展大国气度。而材料(1)中的两位女士不也正因破坏规则而气度尽失吗?(采用对比论证方式来论证分论点一,但是两个论据缺乏可比性,而且分析不到位,说服力不强)

伏尔泰曾有言: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每个人均有申诉的权利,在法律下的合理要求的满足便尽显人文关怀。无论是英国航空公司损失巨额费用只为照顾一位乘客的正常出行,还是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入内阅读,都是在不破坏规则前提下,满足他人合理要求,彰显了人文关怀。由此可见,符合法规的合理要求的满足尽显人文关怀。材料中伟大国家为人民放慢步伐也是因其符合法规的合理要求。(分论点二的论述因论据贴切且分析到位,有说服力)

遵规守法与合理要求二者并不冲突,我们如何才能在遵规守法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要求呢?愚以为,当秉持理性,为他人着想。(过渡自然,核心观点的合成水到渠成)

海涅说过,点亮人生的唯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唯一手杖是良心。理性让我们面对法与情的冲突时,做出正确判断。因为感情蒙蔽了双眼、缺乏理性,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出现了亲信干政事件;因为缺乏理性,美联航强行拖乘客下飞机造成声誉受损。试想,若美联航面对飞机上座位已满,机组人员无法入座情况时,保持理性,合理沟通,不无视乘客利益,怎会使其蒙受阴影。故曰:理性助我们遵规守法,合理提要求。材料中两名女士不正缺乏理性吗?(新组合核心观点既以前两个分论点为基础,又能挖掘思维深度,还巧妙地“解决问题”)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应以理性思考做到遵规守法,合理提要求。遵规守法不可无,合理要求尚可有,共同建设法治(社会),美丽中国!(升华主旨,恰到好处)

点评:文章立意准确,构思严谨,谋篇布局大气,思辨色彩浓厚。关键词“遵规守法”“合理要求”巧妙关联,新组合核心观点与全文浑然一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层层推进,有思维深度。另外,论据充分,巧妙回扣材料等优点也值得肯定。不足之处是第三自然段对分论点一的论述牵强附会,是文章的硬伤。评52分。

猜你喜欢

气度守法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
争做守法好少年
推敲文本,把握有“度”
伤不起的误判:被“艾滋”10年让老农“生如死囚”
浅析紫砂《仿古壶》的气度、工艺和文韵
大街上撒满黒钉
论据选择“四要”